靠两个人就可以一次性耕种三垄田,而且也不需要太多力气,哪怕是山地之类的地方,只要轮子修的好,也不是特别费力。
而且庄稼汉原本就一把子力气,比牛是差些,但是两人合力,怎么也能干过牛。
所以,这东西可行!
成功之后侍郎大人先抱着东西哭了一通,对方是寒门学子出身,自然更加的关注民生民意,所以如今东西研究出来,他忍不住一阵阵的感叹,然后一个没控制住,就哭成了一个孩子。
哭过之后,就是把这个东西递到尚书那里,他头上还有领导呢,肯定不可能直接跃过去见陛下。
然后尚书送达到陛下那里,陛下也惊着了。
所以,小姑娘还有这个本事呢。
“留下,让她留下,先研究着。”陛下一个激动,便决定将冬暖留在京城。
不止把人留下来了,他还特意把户部尚书叫来了,让给冬暖拨钱。
“小姑娘懂的东西多,让她把脑子里的东西都变成现实,给她钱,让她祸害。”陛下如是说。
户部尚书:……
这个时候他敢说没钱,陛下大概率要搞他了。
毕竟经过了一个冬天之后,玻璃的销售热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持续走高。
你说京城也没那么多人家啊。
但是人家的庄子啊,铺子之类的地方,亲戚之类的,还有京城周边的也有不少的权贵,他们不知道吗?他们不想用吗?
想啊!
而且不止玻璃,冬暖还搞了很多漂亮的琉璃饰品,什么花瓶啊,茶盏啊,太好看了,这谁顶得住啊!
所以,买它!!!
这东西皇家制造,钱几乎都进了国库,户部把持着呢,这个时候你说没钱,陛下不打你才怪呢。
所以,户部尚书一脸麻木的开始往工部拨钱。
工部尚书笑得见牙不见眼,他也不敢压着款项,老实的送到冬暖这里,陛下这边的意思不需要他表达,因为陛下直接下了旨意。
冬暖:……
嘿,一下子走不了了,真刺激啊!
因为冬暖的关系,最近琬美人颇为受宠,啊……
不对,已经不是琬美人了。
冬暖这边的播种机出来了,琬美人直接晋封了。
晋封之时,陛下又觉得琬字不够好,不够表达他对于美人的看重,所以特意挑了一个荣字。
满门荣光的荣字。
琬美人如今已经晋为荣嫔了。
她进宫未满三年,却已经连晋几次,这是未有皇子的妃嫔中,晋升最快的了。
荣嫔最近颇为得宠,陛下有些事情不好说,就找她来说。
“你说,朕要怎么样安排,直接封郡主?哪块封地好呢?梁州吗?霁州也行,都有钱。”陛下已经在考虑着,把冬暖的身份往上再提一提了。
主要还是冬暖的贡献大,他就算是提升,也不心虚什么的。
人家本事在这里,有本事你行你上啊!
陛下觉得自己准备了很多说辞,朝臣真敢反对,他就直接硬怼过去。
冬暖之前的竹心县主,就是个荣封,有俸禄,有福利,但是却并没有封地。
但是郡主不同,如果这个时候还是个荣封的话,很多人估计要看轻冬暖,所以他得把封地的事情,也提上日程。
冬暖贡献大,陛下也大方,想挑块繁华肥沃的封地,虽然说郡主并不参与封地管理,但是她吃封地福利啊。
这个时候,封地越是繁华,郡主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荣嫔居于深宫,自然是没机会看到冬暖,又因为冬暖忙,她也不好打扰,所以一直没机会把人召进宫里瞧瞧。
不过,曹家其他人进宫,倒是跟她说起不少。
荣嫔年纪不大,正是一个女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纪,她长的又随了母亲,属于那种很精致的美。
年轻的后宫美人,一举一动都带着诱人的美,可惜陛下如今满眼都是搞钱,搞民生,没心思看美人。
荣嫔举手投中之间,都是习惯性的带着美感,也不是有意勾引。
陛下问起来,她还真就认真的思考了一番,想着曹家人之前说,小姑娘想未婚夫了,荣嫔不由笑着打趣:“陛下,小姑娘有个关系不错的未婚夫,人家原本定好今年成婚的,咱们这一耽误,人家暂时成不了亲,心里估计还念着这事儿呢。”
陛下对于这件事情也是知道的,对此他还颇为遗憾。
怎么就有未婚夫了呢?
这孩子才多大啊?
就不能等等吗?
他的长子也不小了啊,5岁了呢,再等几年也是可以的。
皇长子:?
父皇,听我说,谢谢你!
不过,事情已定,又是小姑娘愿意的,陛下也没什么棒打鸳鸯的爱好,所以嫌弃过后,对于这个未婚夫还查了一通。
当然,这一查还真就查出来些有意思的事情。
------题外话------
可爱二更
第352章 寒江楼的身世
正因为查出来了,皇帝之后也就没多管这件事情了。
如今荣嫔一提出来,陛下微微拧眉,一看他表情这样,荣嫔心思流转,柔声问道:“陛下是觉得这个未婚夫不好吗?”
“那倒也不是。”皇帝很快否认了,摇了摇头之后,轻叹一声:“就是这位小郎君的身世啊……”
荣嫔一听这里面就有狗血啊。
他们家是查过冬暖一家的情况的,但是关于这个未婚夫,却并没有细查,所以如果说这中间有什么事情的话,荣嫔和曹家还真不知道。
荣嫔此时正在心里思考,这个问题是要问还是不问,陛下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见陛下并没有什么不悦之色,只有澹澹的嫌弃,荣嫔心里思考了一番,然后尝试着问道:“小郎君的身世有什么不妥吗?小郎君久居梁州,想来已经将那里当成了家,就算是有些复杂身世,想来他也不是那么在意的吧。”
听了荣嫔这话,皇帝的面色好看了不少,荣嫔一看就明白,自己猜对了圣心。
她倒也不骄傲,也没有再继续多说,准备听听陛下的意思。
皇帝在面色缓和了几分之后,这才轻叹一声:“朕跟你说,这个小郎君有可能是礼部主事韩家当年走丢的那个幼子。”
听了这话,荣嫔心里一个咯噔。
如果真是韩家,那就不意外了。
毕竟韩家在京城那是相当出名了。
当然,这个出名,可不是因为他府上出了什么风云人物,而是因为……
满门奇葩。
府上的公子不是满腹功利,为了向上爬,当狗的事情都做的,再就是纨绔闹街,隔个几天,总有折子奏到皇帝这里,控诉韩府公子的行径。
至于姑娘嘛……
除了几个低调的,剩下的都是些一难尽的。
像是几辈子没见过男人似的,听到有贵公子出来的动静,那真是恨不得直接马车撞上去,然后碰瓷讹上人家,直接到人家府上享受富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