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要在火坑里打滚,就算是冬暖也救不了她。
冬旭如今在书院那边也低调很多,据说也开始接些抄书之类的活计。
毕竟其他兄弟也要开始陆续成亲了,成家之后,那有媳妇了,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再不可能掏心掏肺的供着哥哥读书了。
今年下场,冬旭若是再不中,几兄弟就准备分家不再管他了。
若是冬大伯愿意,他接着供着就行了。
这可能还是当初冬老五的事情,暴露出来给了他们灵感。
他们不想供来供去,再供出去一个冬老五。
冬旭应该也是有了紧迫感,所以这才开始抄书,意图讨好家里,让他们接着供自己。
毕竟今年能不能中,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二伯家,其他兄弟还好,但是冬杏和廖明坤那是闹的挺厉害的。
当初图的是廖明坤这个读书人读书好,结果冬杏嫁过去之后,鸡飞狗跳,最后把廖明坤读书的机会,都弄没了。
廖明坤有没有意见不知道,但是廖氏一族,这些年对廖明坤多有照拂,为的自然是他高中之后不忘族里。
如今对方被县学退学了,族里意见颇大,对于冬杏这个媳妇,已经十分不满意了。
冬杏和二伯娘一看形势不对,又忙重新给廖明坤找了私塾读书。
因为去年只是院试耽误了,县试和府试是正常进行的。
所以,廖明坤想再考进县学,就需要明年下场试试看了。
读了这么多年书,结果又要从头开始,廖明坤心头的郁闷可想而知。
冬暖听完,倒是颇为满意。
廖明坤这样总是算计别人的,碰上二伯娘一家,也算是碰上对手了。
哪怕他再有心算计,但是二伯娘一家可不吃这一套。
冬暖没想过,刻意去报复他。
只不过间接的报复,也算是给原主报了仇了吧。
晚上的时候,三个人留在府上休息。
三个人里,一个是自己未来得力的伙计,两个是心腹,所以冬暖没送他们去下人的罩房去睡,而是送到客房。
第二天,天气不错,冬暖一早起来,打了一套拳之后,便准备去庄子上了。
当然,路上顺便把刘念送到果脯铺子里去。
果脯铺的掌柜的,还是曹府安排的,冬暖一直没多管。
能老实干事儿就行,别的她也不多干预。
一看冬暖过来了,掌柜的愣了一下,好在这会儿早上,没什么生意,忙笑呵呵的迎了上来。
掌柜的对冬暖那印象可是极好的。
毕竟,东家不常来,只每个月报账的时候能看到人,年底封红的时候,还特别大方。
掌柜的如今看到冬暖,就忍不住心里的愉悦,十分想笑。
这种事少钱多的东家,可是不多见,哪怕从前他为曹府做事,也没这样的自由和钱财呢。
所以,冬暖一来,他可得好好哄着。
“这个是刘念,跟着你先学习一番,我想着之后,安排着别的铺子让他先练练看,你多费些心思。”冬暖把刘念送过来,是为了让掌柜的多带带他。
有专门的,又是经验老道的掌柜的带着他,刘念也能早早出师,好早点为冬暖做事情嘛。
冬暖又不会觉得铺子多不好,一个果子脯明显不够用,可以再搞一个香料坊嘛。
刘念见过了掌柜的,又有冬暖特意交待,掌柜的自然是连连应好。
安排好了他之后,冬暖就带着石竹和石青去庄子了。
等到了,看着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庄子,两个人连连惊叹。
“这么大呢?”
“就是啊,都看不到尽头啊!”
……
“走,咱们坐驴车去果林区,那边缺人,石青去那边先当大管事的。”冬暖直接示意两个人上驴车,然后去了果林区。
那边有些早果的树,已经结了小果了。
还有一些,如今刚开花,野生的蜜蜂正在悄悄的为花授粉呢。
看到冬暖过来,正忙活着的管事们,忙过来见了她。
冬暖把石青介绍给他们,大家互相见了礼,冬暖又看了一会儿,便带着石竹走了。
管事们也不傻,一看是冬暖亲自送来的人,估计就是心腹之类的,所以对石青十分客气。
石青虽然看着年纪小,但是办事老成,又很会收买人心,所以不到半天时间,几个管事的就相处的不错了。
------题外话------
可爱二更在15点
第414章 院试开始
石青安排完之后,接下来就是石竹。
石竹也不需要去别的地方,庄子这边有个小的香料工坊,她去那边就可以了。
白竹和绿竹也在那边,她们如今是技术人员。
调香的技术,冬暖也没多教给别人,虽然说调出来的香料数量可能少,但是石竹过来之后,还可以再添一点人力,估计量会多一些吧。
冬暖并不在意,有的时候,物以稀为贵,太多了之后,反倒看起来不太值钱的样子。
“石耳如今在书院那边,下个月就要考试了,估计月底才能回来,暂时也没办法探望。”冬暖怕石竹惦记着弟弟,特意解释了一句。
石竹自然是知道的,连连应下自己知道了。
都安排好之后,冬暖也没折腾,在庄子里玩了几天。
当然,也不全然是玩,时不时的去去花田,果林,看到有不合适的就悄悄用本源之力,给稍稍改良一下。
因为动作不大,很多也没开花结果,所以也发现不了什么。
这一忙,就从五月忙到了六月初。
六月初九,京城这边的院试正常开始。
凡是户籍在京城的学子,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前面的过程,跟县试和府试也差不多,需要作保,需要互结。
这些流程,不需要冬暖操心,寒江楼他们有相熟的同窗,再不济,还有曹府的兄弟,或是苟家兄弟呢。
只不过,苟家二公子年纪小,今年不下场,只有大公子下场。
然后互结的五人就变成了寒江楼,曹家兄弟,苟大公子,魏四公子。
五个人正好,曹卓则是回梁州那边去考试了。
五月底的时候,寒江楼虽然回家了,但是除了吃饭,也只跟冬暖说了几句话,其他的时间,都是在读书,根本没心思和时间看别的。
六月之后,那就更忙了。
只不过,考前两天,书院就放假,让学子自行安排时间,也是不想他们把脑子里的弦绷得太紧了。
所以,寒江楼回了府,读了两天书。
六月初九这一天,院试正式开始。
这天,天气晴好。
看着这天气,冬暖还庆幸,还好他们是在京城,地处北方,六月初还不算是太热。
不然这么热的天,在考号里待一天,想想就难受了。
不过再一想,八月的乡试……
呵!
那个时候,京城也热的够呛。
寒江楼若是能通过院试,八月份就可以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