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这两年在庄子上忙的风生水起,日子过的相当不错。
冬老太的丧事对于冬桃他们稍稍有些影响,不过孙子辈的嘛,以月代年其实也是可以原谅的。
毕竟民间嘛,有的时候也没那么多讲究。
不过儿子辈的,多少还是要讲究一些。
毕竟是他们亲爹娘嘛。
所以,冬桃跟刘念之间的婚事定在了明年。
原本是想今年的,又怕场面不太好看,所以想了想定在了明年。
两个人已经商量过了,成婚之后,包点地,前期可能不太大,但是慢慢来嘛,冬桃如果空闲的时间多了,还可以绣点东西,做点手工。
这些,她都是拿得起来的。
刘念还能帮着人跑跑腿,搞点技术之类的。
他们没想过事事都要靠着冬暖,能借着冬暖的庇佑,在诺大的京城好好生活下来就可以了。
冬枣那边,冬吴氏已经开始着急帮着相看了,她前两年还有点飘,觉得这个不行,那个不配的。
如今已经老实很多,大概是见惯了京城的见风使舵吧?
所以,如今就想找个门第差不多的,踏实肯过日子的人。
冬枣偏爱美食,对于权利这些倒是没有太多的追求。
所以,挑个会过日子的人也可以。
这些就是冬三春他们需要操心的事情了,冬暖不会多管。
冬暖在府上休养了两日,就准备收拾着回靖县的。
毕竟离开这么久,她还想夫君了呢。
但是,皇帝又把她接进宫了。
如果不是明确的知道,皇帝就是馋她技术,冬暖会以为,对方图谋不轨。
但是,显然,事实并不是如此。
皇帝就算是按头把她跟太子按在一处,都不可能把自己跟冬暖捆在一起,直接接人进后宫。
是的,皇帝年初的时候,立了太子。
太子如今也算是立住了,年纪慢慢长大之后,早夭的可能性不怎么大了,为了朝堂稳固,皇帝直接立了太子。
他与皇后少时结发,年少情谊不浅,如今对于皇后依旧敬重,太子又亲得他指点,所以他对这个儿子很满意。
立为太子之后,也方便他更明目张胆的偏爱与指点嘛。
“朕今日唤暖暖来,是有件事情想与你商量。”皇帝叫冬暖进宫,自然是为了公事。
一看皇帝颇为严肃的神情,冬暖心下转了转,一时之间倒是不太好猜测,皇帝叫自己进宫是为了什么?
为了寒江楼之后的升官之路怎么样安排?
还是说对自己之后的安排?
玉米什么的,要到秋天才有结果呢。
所以,就算是有奖励,估计也得等秋天。
难不成对自己过于盲目相信,想现在就奖励了?
不不不,皇帝已经学精明了,不见兔子不撒鹰的。
所以,为了什么呢?
第591章 得加钱
冬暖不解,却也不急着问出来,而是安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皇帝开口。
皇帝也没想着,冬暖会说什么。
所以,把地图找出来之后,示意冬暖看了看:“如今定州叛事已平,一应官员朕这边也已经安排了,但是知府的位置,其实是暂时的,于大人就是去过度一下。”
冬暖一听就知道,皇帝如此安排,这是另外有打算啊。
但是让寒江楼去定州当知府吗?
冬暖不算是特别满意,因为过去之后,又他娘的从头开始啊!
西北环境可是比西南恶劣很多,冬暖也不是没有把握,把一切搞好。
但是太累了,只想想又要从头开始搞,从无到有,就觉得心累无比。
去靖县这几年,如果不是有心爱的人陪在身边,冬暖早撂挑子不干了。
所以,她不动声色的紧了紧眉。
如果皇帝就是要让他们去,也不是不行……
嗯,得加钱。
总不能一直白干吧?
皇帝一直悄悄的盯着冬暖看呢,难得看到小姑娘露出来这样的神情,皇帝险些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不过他也没特意吊着冬暖,而是笑了笑道:“放心,你们已经给朕的靖县建设好了,朕不会把另外一个难题也抛给你们,这个位置是为了你义父准备的。”
义父曹大人?
这个结果倒是让冬暖有些意外。
要知道,曹府众人守孝到明年的,虽然说于大人是过度,万一到时候人家不想走了呢?
啊,也不需要担心这些,这不还是皇帝说了算嘛。
西北刚出了这样的事情,一众官员肯定是小心翼翼的。
所以,于大人应该不至于为了留在西北,而干出来抗旨的事情,再者,定州也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凡于大人没有想不开,也不至于还想赖着不走。
就是不知道,义父对于这个地方是怎么看的?
但是皇帝如此安排,肯定是有他的打算的,冬暖并不会多干涉。
想到这些,她点了点头道:“多谢陛下。”
要知道,曹家起复,也不是说可以直接官复原职的,毕竟还需要有空位才可以。
而且,如果没有人脉跟安排,说不准还要降职复起呢。
对于很多官员来说,丁忧回来,能在朝堂上站住脚就已经不错了。
皇帝对于冬暖的反应十分满意,笑了笑道:“放心,于大人真的就是暂代,很快就能回来了,至于你义父愿不愿意接受这个地方,朕这边还有几个县的县令需要人过去,他如果不满意,就安排他去这些喽。”
是去当知府,还是当县令,只要不是个傻子,都知道怎么样选。
而且西北只是荒凉,不是被朝廷遗忘,甚至陛下还惦记着呢。
如今的冬暖,其实已经不太需要靠山了。
她就是自己的靠山,但是吧……
她需要人脉,还有关系网。
总不能自己孤寡伯爷一个,有什么用啊?
关键时刻,别人人海战术一堆,自己也没招的。
皇帝如今这是在给她铺路,圈人脉呢。
冬暖对此是感动的,点了点头:“多谢陛下。”
皇帝对冬暖是越看越满意:“也不必这么客气,暖暖以后得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第一时间分享给朕就行了。”
当然,对冬暖越满意,就对太子越不满意。
年纪太小了,不争气啊?
但凡他大个一两岁,还有寒江楼什么事儿?
太子:???
大个一两岁,我当初也还他娘的是个孩子啊?
亲爹你有事儿吗?
冬暖没多问,曹大伯怎么办。
因为她知道,皇帝这边肯定是有安排的。
很快,皇帝就说起了曹大伯这边的安排:“至于你大伯,从前在大理寺也算是颇有经验的,只不过如今空缺已经补上,毕竟这些部门的日常耽误不得。”
这一点,冬暖也明白,地方与京城终归不同的嘛。
皇帝一句话说完,稍稍停顿,见冬暖点头,又放心了不少,便接着说道:“不过,都察院那边,过个一两年,会有位置,有位副都御史,朕觉得放他在都察院,有些可惜了,准备调他去别的地方,到时候位置空出来了,就给你大伯安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