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尊国皇太女穿成娱乐圈花瓶后爆红了(197)

如果是别人,她定嗤之以鼻。

但他是陆之琰。

“我当然爱你。”姬玄静遵从自己的内心,如是说道。

“我宠你,纵你,你不在时念着你,我从未对别的人如此。”她凝神注视他,轻声说道:“如果这都不是爱,那什么才是呢?”

从两人说开以后,蜜里调油,感情更上一层楼。

陆之琰以前就爱黏着姬玄静,现在在黏字前面,则要加个更字。

并且,自从说开之后,陆之琰便发现,原来他是极为喜欢听甜言蜜语的。

每天变着花样要从姬玄静口中听见我爱你这三个字,听不见便是浑身都不舒服,吃不下睡不着书都看不下去,定要姬玄静张嘴说了,这些症状才能好。

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越来越喜欢待在姬玄静的身旁,也不自觉就爱将视线落在她的身上。

至于晚上,更是变本加厉,缠人得很。

很快,便入了冬。

京城纷纷扬扬的下起大雪。

陆之琰去年已经在玄国经历过一个冬天,知道这里的冬天有多冷。如同冬眠的蛇,每天烧了暖炉的室内窝着,门都不愿出。

快过年时,是京城最冷的时候。

连着下雪,外头积雪很深。

这日,忽然有公公推开了门从外跑了进来。

“不好了,不好了!朝臣们一起跪在御书房门口,长跪着不起来了!”

御书房到寝宫尚有一段路要走。这天气冷得,陆之琰连御书房都不愿再去了。

陆之琰躺在塌上,悠闲看书。闻言抬起眼皮子,看了过去。

“哦?”了一声。

公公是殿里的人,服侍陆之琰也很久了,意会这句“哦?”的意思,继而说道:“就选妃的事!陛下始终不同意,大臣们今儿个都来了啊!还扬言,如果陛下不同意,他们就绝不起来!”

这一两年下来,陆之琰十分清楚这些朝臣的套路了。

他们要你做的事,你不同意他就逼。

管得比天皇老子还宽!!

第101章

“陛下,国不能一日无君,君不能无后,请陛下三思啊!”

“是啊陛下!陛下与皇夫成婚一年余,至今无所出,陛下后宫空悬,选妃之事势在必行啊陛下!”

“求陛下听听臣等的意见!”

“请陛下三思!”

“陛下,莫要被妖夫迷惑,三思啊陛下!!”

……

御书房外,臣子们一声又一声。

姬玄静于御书房内,端坐于案前批阅奏折,她凝神敛目,看起奏折速度极快。对于外面传来的声音,如同没有听见一般。

她丝毫不受外界影响,可她身旁的听兰却沉不住气。

“这些臣子一天天正事不做,就专管这些后宫琐事,脑袋里究竟装的是什么?真是奇了怪了!不理她们,她们越发的得寸进尺了!”

听兰气道。

平日里听兰待在姬玄静身旁最多,由幼时到现在出生入死过培养出来的感情,她平时在姬玄静面前,便就没有什么约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姬玄静没有搭理,头也未曾抬起一下。

听兰也就抱怨抱怨,她知道这群臣子的脾性,忠心是真的忠心,但有时候气人也是真的气人!

一会儿,结实数落了一阵,后又开始担心。

“外面的雪虽没在下了,但地上的积雪还未化开,天寒地冻的,龚丞相那一些个老骨头,跪得久了怕是身体受不住。”

大家同朝为官,听兰还是还有点儿同事的情谊的,“不若让御膳房的为她们熬点姜汤端过去。”

姬玄静挥挥手让她去了。

陆之琰来御书房的时候,跪着的臣子们不仅喝上了姜汤,还搭上了棚子,棚子里,还专门为她们添置了暖炉,如若不是仍然跪着,还以为她们来御书房门口度假来了。

为了以表决心,臣子们喝这一口姜汤,也是公公们劝了又劝,汤凉之后都换了三次,臣子们才喝。

大家是来请命的,但大家都不傻,不过就是做个样子逼迫一下,天寒地冻的,来之前双腿上早让家人们缝上了厚厚的软垫带在里面,又不是什么军机要事,真把身子骨跪坏了不值当。

朝中多的是看不惯皇夫独宠后宫还懒散成性的样子,且撇开皇夫不提,国家子嗣乃重中之重,女皇今年二十有五,她就娶了皇夫一个,结果皇夫还是个生不出的!这怎么能行?

皇女皇子,就算十个八个都不算多!

当然,臣子们都有自己的私心,家族中旁枝错节,谁家中没个待字闺中的郎君啊?与其嫁给别人,还不如嫁给女皇陛下。

陆之琰来时,就见臣子们中场休息,歪坐在地上,揉着腿儿喝着汤,他瞧了一眼,施施然推开御书房的门,大摇大摆走了进去。

散乱坐在地上平时自恃身份现在却丝毫没有任何形象大臣们:“……”

还剩下半碗姜汤端在手上,不知道到底喝还是不喝。

老脸丢尽了啊!

竟然恰恰就被皇夫撞见。

早知便不喝这碗姜汤,刚才她们跪在这里的时候,是如何的庄严肃穆!

失策!!

……

陆之琰走进御书房后,姬玄静抬头看见他,顿时脸上便多了笑容。

“你来了。”

说着,便招手让他过去。

听兰见陆之琰来了,便很识相的自己走了出去。

外头臣子们,有一些想得开的,反正脸丢都已经丢到皇夫那里去了,无法挽回了,那姜汤该喝还喝,总不能丢了脸,身体还垮了,多不划算!

因此,听兰出来的时候,刚好有一部分大臣刚喝完了姜汤,端着空碗在抹嘴。还有一部分臣子,格外注重外在形象与官威,还沉浸在脸面尽失的深渊中走不出来。

索性姜汤也不喝了,复而又跪了下去,腰杆挺得笔直,仿佛这样,出走的威严和脸面就能自己回来。

见着听兰出来,大臣们表情不一,五味杂陈,总之就是非常精彩。

都不是那些个沉默寡言的,顿时说开。

“皇夫来御书房做甚?”

“他来看我们笑话?”

“我看皇夫推门前,似乎还笑了一下。”

“一定是在笑我们,哼!”

……

听兰由着她们说,站在一旁,也不说话。

待她们说够,自觉将脸面找补回去了一些,终于才将目光复而又放在听兰的身上来。

听兰姓尹,尹听兰。

“尹大人,我们想让陛下尽快选妃,全是为了陛下,试问,有哪个国君年过二五,却连一个子嗣也没有的,陛下不急,我们为她急啊!”

“就是!陛下早就到了生育子嗣的年纪,以前没有成婚,才一直拖着,现在婚成了,子嗣却还是没有见着,这如何使得!”

“尹大人,你平时是最忠于陛下的人,你与陛下一起长大,感情也最深,不若你也帮着去劝劝陛下,选妃这事,对陛下而言,只有好处,不知陛下为何就是不肯!陛下生育子嗣,并不是她个人的事。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国民着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