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237)

伙夫长绕了好几道弯,突然脸色一变:“首辅家的小郎君,那不就是——”

不就是平川王殿下吗?

我的老天爷诶!

满营帐的大兵小兵齐刷刷跳起来,惊疑不定地看向楚溪客。其实他们还不是很确定,但是,万一呢?

楚溪客一脸和气:“知道我是谁了么?”

伙夫长豆大的汗珠唰唰往下掉,然而还是顶着压力磕磕巴巴地说:“没、没有手令,即便贺兰大将军亲至,我等也不能认……还、还请小郎君出示一二……”

楚溪客点点头,很守规矩地掏出平川王手令,递到他面前。

伙夫长膝盖一软,五体投地:“末、末将该死!”

楚溪客笑着拍拍他的肩:“你按规矩办事,哪里就该死了?回头我还要跟大将军说,让他赏你。”

伙夫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猛地抬起头,怔怔地看向楚溪客。

楚溪客故意板起脸,话音一转:“不过,你得先完成一样差事,若做不好,还是得罚。”

伙夫长忙道:“殿下尽管吩咐,末将万死不辞!”

楚溪客失笑:“放心吧,不仅不用死,还有好吃的。”

他把人都叫过来,亲自演示,教给兵士们如何晾挂面,如何榨豆油。

兵士们起初还有些惊魂未定,然而很快就被楚溪客娴熟的动作吸引住了,渐渐地忽略了他的身份。

有人壮着胆子问:“殿下灶上功夫怎会如此了得?”

楚溪客毫不避讳地说:“我在长安那会儿是卖烧烤的,后来又开了奶茶店和丸子铺,生意可好了。”

兵士们惊奇又感慨,不由觉得眼前这个手上沾着面粉、笑容温暖和煦的小郎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平川王,而是他们中的一员。

因此,兵士们不再束手束脚,积极地干起活了。

楚溪客倒是清闲下来,只需要在旁边指导就好。

他再三强调,这些干粮是给远行的商队准备的,要用最好的材料,还要注意卫生,决不能马虎敷衍。

有一个小兵不明白他为什么如此重视商队,不都说商人是末流吗?

楚溪客道:“他们虽是商人,却和平川军的将士一样,担负着关乎国计民生的任务。就像你们,负责整个平川军的伙食,并不会因为军职低就不重要。”

小兵呆呆地说:“我们……很重要吗?”

楚溪客笑道:“当然了,如果没有你们,贺兰大将军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冲锋陷阵?”

伙夫们瞬间支棱起来,原来他们这么重要呢!

一时间,上到伙夫长,下到烧火小兵,一个个精神抖擞,可卖力了!

楚溪客没想到小小的一句鼓励竟能有这样的效果,看着兵士们高兴的样子,他自己也很开心。

既然大家都挺开心,当然要多说几句啦!

于是,楚溪客就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到“每个小兵都是潜力股”,最后以“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伙夫”迎来高潮,完美地结束演讲。

——至于“潜力股”这种洋气的词汇,不用担心兵士们听不懂,楚溪客顺带着就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

起初,只有伙夫营的兵士们在听,后来,附近的巡逻兵也过来了,继而是听到消息赶过来的下层军官,甚至一营校尉。

所有人都静静伫立,认真倾听,努力把楚溪客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印刻在脑海里。

没有人怀疑他在说大话,也没有人把他和某些不干实事、只会耍嘴皮子的文臣画等号——毕竟,这是武将们最讨厌的一类人。

楚溪客就是有这样的能力,无论说什么都是发自内心,自然流露出真诚的力量,令人信服。

在场的兵士们不约而同地想着,他们的小殿下一定是全天下最好的君王,一定要好好当兵,为殿下效力。

这日的情形一传十,十传百,一夜之间就在整个平川军中传播开来。

“每个小兵都是潜力股”鼓舞着每一位出身微贱的兵士,“好好当兵,为殿下效力”的誓言也在越来越多人心里扎下了根。

在此之前,平川军只知贺兰氏,不知平川王;从今往后,贺兰大将军依旧是将士们的奋斗目标,平川王则成了他们的信仰。

这一切的转变,仅仅是因为楚溪客过来做了一顿干粮……

贺兰康一边笑骂“臭小子”,一边得意洋洋地写信向各路节度使炫耀去了。回家后再装出一副伤心失落的样子,在姜纾面前博同情。

姜纾象征性地安慰了他一下,转头就召集中书省开小会,重点讨论如何帮助自家平川王在军中巩固威望。

可以说偏心得相当明显了。

***

楚溪客对此一无所知。

此刻,他正在兴致勃勃地向商队炫耀他“苦思冥想”研究出来的“超级远行大礼包”——

“楚飘飘速溶奶茶,封在罐子里,想喝的时候舀一勺,用开水一冲,补糖又解乏。”

“小猫头干脆面,走路可以吃,下雨可以吃,被骆驼追、被大象踩的时候也可以吃,一个字,就是‘方便’!”

“还有这个自热火锅,这里面可是透着神奇的智慧……咳、具体原理不需要知道,因为我化学也不好,总之感谢阿淼的友情支持——关键是!里面有腊肉啊,鱼丸啊,脱水蔬菜啊,亲亲肠啊,可谓是荤素搭配、解馋圣品!”

“最后这些胖嘟嘟的小罐子,可以称之为‘暗度陈仓坛子肉’,坛子里有上下两层,上层是香喷喷的熏肉,下层藏着盐。”

最后一项,才是商队此行的关键。

西行一队的目的是去西域做宣传,让那些安西、北庭、西洲、波斯、大食的商人都知道,平川城有精盐,有瓷器,有丝绸,有数不尽的新奇物件,若想要就带着你们的好东西过来换吧!

顺便,楚溪客还给每一个队员发了一本《果蔬辨识手册》,上面画着土豆、红薯、玉米、南瓜、花生等高产作物,期待着商队沿途找一找。

对了,还有华夏美食的灵魂之一,辣椒!!!

万一《血色皇权》的作者是个吃货呢,说不定就把这些作物提前写出来了!

相比之下,南行二队的目标就“单纯”多了。

楚溪客让他们去林邑国,明面上是用盐换“王妃爱吃的榴莲”,实际任务是在民间偷偷收集占城稻种,带回平川。

楚溪客打算培育高产水稻。

他努力搜寻了一下自己贫乏的历史知识,终于想起来有个“占城稻”,是在宋朝的时候引入中原的,据说大大地丰富了宋朝的粮仓。

楚溪客记得,占城稻抗旱、高产、长得快,想来可以在平川存活。

实在不行,就让它和本地稻谷相个亲,生小崽呗!娘亲来了不适应,混血崽崽总得有那么几个争气的不是?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西北又干又冷,种不了水稻,实际上还是有一个地方能种的,而且,因为得天独厚的日照条件和昼夜温差,这里种出来的水稻软糯香甜、颗粒饱满,不亚于后世的五常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