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242)

中央大街北达宫城,南通南大门,把平川城划分成东西两个部分。

西部自北向南分为三个区,为了方便就叫西一区、西二区、西三区;东部则是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

每一区中又各自划分为六个小片,分别为一区一号,一区二号,一区三号……以此类推。每一号就是一个居民区。

住宅的设置类似于现代的街区,一个“号”就是一个小区,民宅在中间,皆是坐北朝南,规规整整。外围盖一圈朝向街道的二层小楼,用于开设店铺,类似于现代的“底商”。

除了东区和西区之外,王城以南还有一大片地方,同样划分成三个区,分别称为中一区、中二区、中三区。

中一区紧挨宫城,用于驻军;中二区在平川城的正中,集中修建佛寺、道观,以及驿馆和邸店。

楚溪客特意在中三区留出一片地方,用于牛、羊、马等大型牲畜的交易,冬季雪灾的时候还能收留受灾的牧民。

酒楼、食肆、杂货铺等百姓日常所需的店铺每个街道都有。噪音大、影响城市卫生的行当则安排在专门的街道。

比较特殊的就是医馆、学堂、武侯铺,按照楚溪客的要求,固定设置在了每个居民区的四角,有且必须有。

楚溪客一早就颁布了一项优惠政策,在平川城内开设医馆、药铺、学堂不仅不收房租,每个季度还有补助,并有武侯轮值,保障治安。

此刻,百姓们正聚在一个空置的学堂前,热烈地讨论着。

“听说了没,学堂里不仅收男娃娃,还收女娃娃!”

“我怎么听说,不仅收娃娃,多少岁想上都行呢?”

“行是行,但不是在这里,而是咱们平川王殿下专门叫人开设的‘成人班’,说是在忙碌之余补习知识,还教手艺。”

“这敢情好!让你家三妞儿上去呗,那孩子打小就机灵。”

“我也想呢,又觉得男男女女在一处上学实在不像样……”

“天爷爷,这话可不能说!没听说吗,一个大官就是因为说了这个,当场就被平川王殿下解了官职,赶回长安去了。”

“……”

其实,楚溪客犹豫过,要不要把男学和女学分开,这样百姓们还容易接受些。

没想到,反而是向来稳重的姜纾提出反对意见:“既然想做这件事,那就从根源处做到位。倘若此刻把男学、女学分开,将来科考时是不是把男子可考的官职和女子的分开?再往后,到了朝堂上,是不是女官和男官也要站成两排,甚至女子根本没有站在人前的机会,需要拉一道帘遮上?”

一番话,把楚溪客说得一愣一愣的。

贺兰康却笑了。

曾经那个目无下尘、宁折不弯的姜氏小郎又回来了。

他不再故作圆融,不再小心谨慎,他可以像父兄还在时那样,肆意地说自己认为对的话,做应该做的事,不打一丝折扣。

这是平川城给他的底气,是他们的小崽崽给他的底气。

第133章

百姓们只站在学堂外面伸着脖子往里瞅, 谁都没好意思进去,生怕踩脏了似的。

楚溪客也就没往里走,学着百姓们的样子透过窗户往里看。

总共有一大一小两个房间, 小的是“启蒙班”,大的是“拔高班”, 从命名就能看出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来分班的。

每个班里都有黑板、挂图和现代化的桌椅, 这样学子们不用像从前那样跪坐着读书,也不会只是死记硬背而弄不懂意思。

现在学堂还没有正式招生,因为教书先生还在培训中,楚溪客希望培养出一批真正懂得“育人”的启蒙先生, 而不仅仅是“教书”。

至于怎么培训他就不太懂了,交给姜纾和钟离东曦去商量就好。

看完学堂, 楚溪客沿着街道继续走。

整个街区都是一排商铺,所有权在官府手中, 居民只能租赁,不可购买。

小区内的住宅则是免费发放给百姓, 只要有平川户籍就可永久居住,还可以传给下一代。

不过, 居民需要交纳一定的物业费,官府再组建“物业处”, 统一清扫街道、处理垃圾、维护绿化等, 谁家的茅厕、屋顶、灶台坏了,物业处也会负责维修。

这一套,就是楚溪客从现代搬过来的了。

钱不多,但有些百姓还是不太乐意, 软磨硬泡地跟收钱的小吏说, 不需要物业打扫卫生, 他们自己就能打扫。

一个小区上千户人家,小吏走了一圈下来,收上来的钱不足一贯。

楚溪客整个蒙了,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每个月只有十文钱啊,之前烧砖盖房子的时候,每人每日的工钱都有五十文了,一家五个壮劳力的话,每日工钱足足二百五十文!

一个月十文钱都不愿意交了?之前在长安的时候,单是廊桥一条街的物业费都是这个的十倍!

最后,还是贺兰康出马,别的都没动,只把“物业费”这个说法改了一下——

保护费。

然后,百姓们就诚惶诚恐地交钱了。

楚溪客:“……”

就离谱。

沿着外墙走一圈,四面都是商铺,四角分别是学堂、医馆、武侯铺和望楼。望楼旁边是潜火队,主要用来观望火情、及时灭火。

平川城共有九个大区,每个大区里有六个小区,除了中一区、中二区、中三区用途特殊外,其余六个住宅区都是同样的设置。

楚溪客随便选了一个进去参观。

站在门楼上,俯瞰整个小区,最直观的感受是整齐、统一、治愈强迫症。

每条街道都是笔直的,每个月亮门都齐刷刷往东开,每个房子都一样高,就连下水道的开口距离都是等差数列……

不用说就知道,王城的督建者是谁了。

楚溪客碰了碰钟离东曦的胳膊,偷笑的样子不能更明显。

钟离东曦轻咳一声:“不好么?”

“好,瞧着就舒爽!”楚溪客旁若无人地拉住强迫症男朋友的手。

官员们司空见惯,只默契地落后几步,假装平川王殿下和他的王妃在过“二人世界”。

楚溪客就一路拉着钟离东曦的手下了城楼,走入十字街,在六个一模一样的月亮门里选了一个看起来最顺眼的走进去。

里面便是一排排联排“小别墅”了。

每家房子都有两层,屋顶是平的,可以晒粮食,一楼是堂屋、灶房和杂物间,二楼则是三间卧房,足够给祖孙三代居住了。

屋前还有一个小院子,院内有菜畦、鸡舍、羊圈和厕所,厕所和羊圈连通着一处隐蔽的化粪池。

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为了节省土地,多盖房子;二是为了鼓励居民发展家庭养殖,哪怕每家只养一只羊、两只鸡呢,到年尾的时候就是一笔收入。

“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楚溪客笑眯眯地自夸。

其余官员纷纷笑了,真心实意地夸赞他的巧思。

只有钟离东曦拢住他的手,想着往后必要好好护着他,再不让他吃一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