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多年后战死的糙汉回家嘤嘤嘤(302)
但是家里其他人,也都牵挂着他的伤。
只是对于家里人,沈云清就弱化了这件事情,说是从燕春楼门口经过的时候,受了无妄之灾。
这样半真半假的话,不容易被戳穿。
第二天,海棠要陪着韩氏出门之前,先跑来沈云清,有没有什么要买的。
沈云清听说她要陪着韩氏出去买香烛纸钱,便笑道:“不用了。估计到时候,那些东西,也够你拎的。”
海棠笑道:“不怕,奴婢力气大。您不用带东西,那老爷呢?买点什么东西,回来给老爷补补身子?”
“不用,家里年货够多了。”
庄子上已经送来了好几车东西,现在天气冷,能放得住,家里什么都不缺。
海棠这才陪着韩氏出了门。
她们俩直奔杂货铺子。
没想到,半路上经过菜摊的时候,竟然被云徐拦住了。
海棠见他摊位前今日竟然没什么人,不由惊讶道:“今日是怎么了?你的菜怎么不好卖了?”
云徐:“……卖不出去了,送你!”
他的随从:“……”
难道不是您,让人把客人都撵走,说是剩下的菜给人留的吗?
现在嘴皮子一张一合,就成了卖不出去的了。
海棠:“那怎么好意思?这菜都还是很好的呢!”
“没事,都给你了,反正也没人买。你这是要去哪里?”云徐打量着韩氏,揣测着她的身份。
难道,是她娘?
“我陪着我家老夫人出来买点东西。”
老夫人?
原来,她是丫鬟?
云徐有点生气了。
这情绪,是对韩氏的。
——家穷还学人家买什么丫鬟!
看看对海棠多么苛刻!
买菜都不给够银子。
也就是海棠,这样还傻乐傻乐的。
云徐不由分说地把菜放到海棠篮子里,然后等她们走了之后,又偷偷跟了上去。
他要看看,海棠到底是哪家的丫鬟。
打听清楚了,他准备拿着银子替她赎身,给她一个巨大的惊喜。
韩氏和海棠都没有发现,两人说着话,来到了杂货铺子。
韩氏和小二讨价还价。
这是她从前在乡下养成的习惯,买东西一定要讨价还价,尤其这次她买那么多,不砍价那是傻子。
海棠也在旁边帮腔。
云徐抬头看着杂货铺子的幡子,莫名觉得眼熟。
身边的随从:“……您眼熟就对了,这是咱们家的产业。”
“是吗?太多了,谁能记住这么一间破杂货铺子?”
“这是老祖宗当年的陪嫁。”
老祖宗,是云徐的祖母,最为宠溺他。
“怪不得古香古色,好着呢!”云徐道,“你进去,把掌柜的给我喊出来。”
海棠正在里面红着脸和小二砍价。
那侧颜,让云徐看得心里痒痒的。
不就是还价吗?
听她的。
她说多少就是多少!
韩氏:我的砍价技巧是,先祭出我四十米的大刀,砍到脚踝,然后再慢慢加。
海棠:我的砍价技巧是,配合老夫人。
于是,她红着脸,就一个脚踝价和小二争着。
小二本来都有点不愿意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被掌柜喊了进去。
韩氏有点心虚:“海棠啊,咱们俩,是不是砍价砍得太过分了?”
该不会,把她们给撵出去吧。
第324章 意外惊喜(海棠vs云徐)
海棠也有点心虚,但是她还是安慰韩氏:“不会的。这不是村里那些小店,京城里这些大铺子,都挺客气的。”
“也是。”韩氏道,“一会儿要是不成的话,我再加点,到时候你看我眼色行事。”
虽然家里不缺这点银子,但是节俭度日总是不会错的。
而且砍价这件事情,让人超快乐。
海棠忙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忐忑,甚至已经做好准备,待会儿小二要是出言不逊的话,她可是要好好理论理论的。
片刻之后,小二笑容满面地从里面出来,连声致歉:“久等了,让两位久等了。”
如果仔细看的话,其实不难看出他眼底的探究之色。
然而韩氏和海棠见他这般,都松了口气,并没有发现他的异常。
“我刚才进去问了掌柜,掌柜的说,少有人要您这么多香烛的,让我给您便宜点……”
韩氏一听,喜出望外道:“那多少钱?”
刚才小二报价一两银子,她砍到三百个钱。
现在韩氏的心理预期是四百到六百之间,准备在这个区间再拉锯片刻。
没想到,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小二道:“二百个钱,然后小的再给您搭一些卖不出去的货,算是送您的。”
“多少?”韩氏和海棠,都怀疑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卖东西,还带讲完价后,卖家再自砍一刀的?
“二百个钱。”小二道,“再送您点东西。您觉得这个价格怎么样?”
不行咱再降。
反正少东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就是要把铺子送给您,那做小二的,不也没话说?
不,那更得殷勤伺候,说不定眼前这位年轻的姑娘,就是未来的少奶奶呢。
韩氏以为自己脑子坏了,看向海棠:“这,怎么……”
海棠忙道:“行,这价格行。”
这个价格,买不到吃亏,买不到上当。
帘子后面,掌柜擦擦汗,问云徐道:“少东家,您看这成吗?”
简直要了老命了。
这位从小顽劣,被老祖宗宠得无法无天。
东家实在看不过去,狠狠收拾了他几次,扒了他的好衣裳,让他换上粗布衣裳上街卖菜。
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就去了。
云家老祖宗听说后,在儿子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非要逼着他把孙子找回来。
云徐的父亲云竟山道:“娘,不是儿子忤逆,而是这逆子,马上就及冠了。您看看他,文不成,武不就,天天在后院厮混,能有什么出息?”
“他上头还有三个哥哥,不用他继承家业,你待他那么苛刻做什么?”
“娘,就算他不用继承家业,以后也得养家糊口吧。您看他现在,烂泥扶不上墙……”
“扶不上墙,就趴着。”云家老祖宗道,“我也没见你多出息。”
云竟山:“……”
涉及到幼子的问题,原本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的母亲,就像被灌了迷魂汤,变得胡搅蛮缠起来。
“云家的产业到不了他手里,但是既然是你儿子,总要给他分点银子吧。”老祖宗道,“我的东西,百年之后也都留给他;他就是随便花,也够他花用一辈子。”
云竟山:“……”
疯了疯了。
然后老祖宗又开始抹眼泪:“你说徐儿不好,其实他再乖不过。小的时候身体弱,大夫都说很难养大,吃药比吃饭都频,这孩子喊过苦吗?”
云竟山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上,逆子还有点可取之处。
“他娘从生了他之后就缠绵病榻,你又纳了两房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