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剧本已送达(187)+番外
藏在衣袖里的手却本能地蜷了起来,缓缓握紧。
显然从楚澜下意识的动作与眼睛里泄露出的情绪来看。
他暂时还没有做好妹妹再次消失在他世界里的准备,那件事在楚澜心里留下的阴影没那么容易被克服。
没事的,就像妹妹说的那样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不过是一年的时间而已,十五年他都等了……
楚澜在心里默念,重复的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嘴角提起的笑意也真实了些许。
虽说只有几分,但比起狐酒刚住进皇宫的那段时间,他好似一个不留神她就会消失的敏感,此时他已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金灿朦胧的阳光照在她背上,狐酒遥望着站在城楼上的楚澜,看出他眼中细微的变化,便知道他的情绪已经自我调试到平稳。
风拂动狐酒的发丝,她对着他绽出一个明媚的笑脸。
一如在红色的宫墙外相见,她对他打招呼时的那个笑容。
当初楚澜迎着那个笑容只觉得五月的骄阳都成了她的陪衬,如今也是一样,他非常庆幸妹妹能成长为现在的模样,哪怕历经坎坷。
狐酒笑过之后,与楚澜定定地对视几息,眼神转化为平静与期待,无声地诉说着,她会时刻期待他的到来。
那夜,楚澜说出他要随她回南桑的决定后,狐酒便将一早想好的安排叙述出来。
首先,楚澜暂且还不能直接了当的从北楚离开,那样很不负责,她想让楚澜留在北楚一年。
这一年也不是单纯的让他留在这,狐酒想让他从楚家的旁系血脉里选一个有潜力的接班人。
培养一年就退位去到南桑,而那个接班人顺势接替成为新帝。
至于,一年的时间能否培养出德行皆优的好君主?
这个未知的问题谁也不知道,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楚澜肯定会用心培养他。
他该做的都会做,该教的都会教,至于那个人能否把握住送到手的滔天权利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毕竟,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可不是吃素的,他把握不住,定会有人能替他把握的住。
万一接班人真的不堪重用,北楚改朝换代就此灭亡?
楚澜表示他根本不在意,他争夺皇位仅是为了寻找丢失的妹妹。
在他这里,前朝北梁改为北楚,包括如今北楚的存在也只是因为北楚帝的身份更方便他寻找妹妹。
现在妹妹重新回到他身边,楚澜手中的权利以及北楚帝的名号,都在他心里变得微不足道,无法再打动他半分。
北楚帝的身份对楚澜就像一个工具,一个快捷有效更快找到妹妹的工具。
既目的已然达到,那手中无用的工具便变得不足轻重。
甚至因某些原因还变得有些累赘和碍眼,这样的一个工具楚澜会丢开它,不过意料之中罢了。
前世找到楚酒时,楚澜没有退位或丢弃皇位这个工具的想法,是因为两世妹妹的处境几乎天差地别。
楚酒被歹人掳走后又卖给拐子时,才仅仅是个5岁的幼童稚子,后面被楚澜找回来的时候,也不过是个未成年少女。
她完全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面对危险更是毫无反抗之力。
这样没有任何盔甲武器护身的楚酒,能在王家那样险恶阴郁的环境活下来。
没有因为惨无人道的打骂侮辱被折磨的自残寻死,只是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问题,她已经很棒了。
而狐酒不同,首先,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子。
她真正的灵魂是一只身受重伤,并在慢慢恢复,还能使用些小法术的九尾狐妖。
并且拥有过人的睿智和历经风浪的经验,虽然只是小孩子的身体,但狐酒懂得变通和示弱。
完美拿捏了程婆婆的同情心获得她的怜弱,后又仗着一副好皮相卖萌与真诚的依赖,使得程婆婆收养她为孙女,呵护她疼爱她。
与程婆婆相伴到13岁时,狐酒便提出了自己要去报名参军的想法。
狐酒有着数不清的实战经验,很快就凭借优越的实力在军营中脱颖而出。
后来,更是以16岁还很稚嫩的年纪被封为丹宁将军,因自身优越的履历功绩被王室注意到,同年被下旨立为王储。
而没两年,南桑先帝就突发重病逝世,狐酒18岁就作为王储接手王位,成为南桑历任君主中最年轻的一位女帝。
两人的自身情况不同,结果不同也很正常。
并不存在谁比谁差,虽然相差甚多,但她们都在认真努力的活着,这就足够了。
前世,楚酒的身心都饱受摧残,身体上遗留的皮外伤,精细的养着很快就能恢复好。
她心理上的伤痕也不算严重,心理防线比较坚固,只是在王家人的冷暴力与打骂之中,性子处事变得怯弱封闭。
楚澜会带给楚酒无限的疼惜和温暖,大概率她只会向好的方向慢慢好转,重新变得开朗大方。
这大部分都离不开北楚帝这个身份,能给楚酒快乐无忧且富足的生活,是皇位在楚澜心中仅剩的价值。
在并未寻到楚酒,他登基那日,楚澜便在心中珍重的承诺过:他要让妹妹成为北楚最尊贵的长公主。
楚澜前世给予楚酒的地位、庇护与疼惜,狐酒前两者都已经拥有,她是南桑最尊贵的女帝,第一领导者。
实在不需要楚澜的庇护,甚至她可以给楚澜带去庇护,只有他身为兄长对妹妹温暖如春的疼惜,是狐酒身为南桑女帝拥有不了的。
权利、钱财、地位,狐酒都有。
楚澜看的很明白,既然妹妹有了,那就不需要他再多此一举。
跟随妹妹去到南桑,不要让她因为和他的离别而难过,就是楚澜对眼前这个妹妹唯一能做的。
再者,楚澜也愿意这样做,他不忍心让妹妹抛下历经艰苦才拥有的一切,或被他的感情禁锢在他身边。
虽然楚澜清楚,骨子里宁折不弯的妹妹也不会这么做便是了。
兄妹俩都清楚这件事情,妹妹想让他迁就并做出退步,楚澜便依着她,心甘情愿。
其次,在知道妹妹是南桑女帝后,楚澜就派人收集南桑的信息,详细阅读并了解。
楚澜对南桑了解的更透彻之后,便觉得她在那里会活得更好,更自由。
如同狼一般高贵冷锐的妹妹,不应该有什么东西拘束着她,包括他这个兄长。
其实,南桑和谐安乐的生活状态,只要在同一阶级便没有高低的律法,每个人都比北楚的人活得更好,更知理。
楚澜看清这一点,便在培养接班人的一年里,同时多次下达改革北楚的律法。
哪里疏忽不足便修改填上去,对他从旁系挑选的接班人,他也是按照南桑的律法与男女地位去教导、训诫。
北楚也有愚钝人群中的智者,但非常少,因为自小生活在弥漫污水的大染缸里,没有哪些能真正的维持初心,保持洁净。
楚澜多年来忙着寻找妹妹,并费力保持做好君主的工作,他的生活里只有妹妹与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