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师现代修行录[古穿今](31)

作者:窗前雪 阅读记录

傅乐:“这不是景老二么?”

“你说谁?”

傅乐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景家老二景澄啊,我之前不和你说过吗?就那个毒瘤。”

景老二……景澄……

秦炎仔细回想这两个名字之间的关联,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嘴上却道:“认错了吧?他应该不是你说的那个人。”

“不可能!”傅乐立刻反驳道,“那孙子就算化成了灰我也能认出来!”

秦炎的关注点很奇异,第一个反应竟是:“你跟他什么关系?”

化成灰都能认出来,这能是一般人的关系吗?

想到这里,秦炎的表情越发不善。

傅乐脊背一凉,迷之第六感让他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选择,“没什么关系,我就是看他不顺眼!”

秦炎脸色缓和了许多,但眉头还是紧紧皱着。

傅乐小心地觑他的表情,他怎么觉得炎哥这几天有点奇怪,可究竟哪里奇怪他又说不上来。

于是傅乐开始没话找话:“我还以为景家要是知道咱们学校闹鬼的事,应该不会让他转校了,想不到这孙子还是来了。你说咱学校又不是废品回收站,这种垃圾也往这里送,以为这里的学生都是吃素的吗?”

秦炎冷声道:“你说谁是你孙子?”

“要我说这种人就应该送到劳改所去改造个十年八年再放出来……什么?”正在滔滔不绝的傅乐冷不丁被他打断了话语,愣了一下才回答,“孙子,就是景澄啊。”

秦炎继续冷声道:“他没名字?”

傅乐:“……有啊。”

傅乐被他冷淡的目光看得一脸懵,心说炎哥你难不成今天吃枪药了?怎么说话夹枪带棍的呢。

“人为什么要取名字,取名字就是要叫的。”秦炎语气淡淡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要什么传言都相信。”

傅乐:“???”

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听不懂?

等他回过神来再想问时,却见秦炎已经撇过头看向窗外,满脸都写着“不要和我说话”。

傅乐:“……”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为什么了。

因为下课后景澄被班主任带到教室里来,还没来得及跟大家介绍,就见那个“毒瘤”一脸惊喜地看着他们炎哥道:“嗨!是你啊!”

傅乐正要嗤笑对方“真是不要face了居然还敢跟他们南明第一霸总炎哥攀关系,胆子不要太大”。

话未说出口,就见秦炎正襟危坐,脸上不知何时挂上“热情过了头”的微笑,冲对方微微颔首,声音是刻意压过的低沉:“嗯,好久不见。”

傅乐:“………………”

傅乐不可思议地扭头看向秦炎。

见他眼角眉梢仿佛都在说“红杏枝头春意闹”,嘴角微勾,喉咙滚动。

见他抬起手一只手不自觉地打理衬衫领口,另一只手捋了捋前额挡眼的几缕发丝。

那动作,那神态,那语气。

无一不是在表明一个态度——都让让,老子要开屏啦!

傅乐张大嘴巴,懵逼都难以解释他现在的心情。

脑子里后知后觉冒出来一个想法。

难怪不让他“孙子孙子”的叫,敢情他差点就升了两级辈分儿?

--------------------

作者有话要说:

很多年后,秦炎发了朋友圈,第一个点赞的总是“大橙子”。

单身狗们纷纷在评论底下酸他的“秀恩爱”行为,语气里难掩羡慕嫉妒恨,每每此时秦炎总会嘚瑟地挑几条评论怼回去。

正在看电视的景澄:“手机用完了没有?用完了还给我。”

“等会儿。”秦炎用“大橙子”的微信给自己发的朋友圈下面评论:永远爱你呦~[比心]

那四个奇葩菜我都吃过,那个滋味真是绝了。。。

第23章 (修)

景家费了不少功夫,才把景澄的学籍从向阳区的学校转移到南城区的南明中学。

原景澄的学籍档案上处分太多,实在难看,景父深感面上无光,便勒令大儿子景嵘来办这件事。

为此,景嵘在心里给景澄又狠狠记上一笔。

找学校撤销处分这种事实在丢脸,而且景家主业在向阳区,手再怎么长也伸不到不到南城区那片。要不是景澄的名声太臭,已经到了向阳区的所有中学都闻名色变、无论景家怎么施压都拒不认收的地步,景家何必要把他送到南城区?

景嵘没想到的是,景澄最终能“成功转学”还有徐老出的一份力,徐老交友甚广,其中就有一位老友在教育界颇受尊崇,徐老特意向这位老友打了招呼,这事儿才算了结。

景嵘知道后还想去徐老家里拜访,不料却吃了个闭门羹,四处打听得知徐老最近心情不甚美好,景嵘不想去触那个霉头,只好作罢。

当晚在某商界名流酒宴上景嵘遇见徐家二少,对方端着酒杯,似笑非笑地跟他打招呼:“景先生有一个好弟弟啊,想要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景嵘当时听得云里雾里,但对方毕竟是他父亲同辈人,算是他的长辈,明知对方话里有话,他却只能干笑表示“不敢当”。

回去后景嵘就质问他的“好弟弟”怎么回事,他很清楚徐老二跟他说得这些话是在讽刺他,以为又是景澄在背后惹祸给他添乱。

熟料景澄不但不心虚,反而认真叮嘱他:“那徐家老二生了一双斗鸡眼,鹰钩鼻,为人虚伪冷漠,唯利是图,不是什么好东西,最好离他远点。商业上更不要跟徐家人合作,他们家已是日薄西山。”

景嵘听后大感惊奇,这小子还有脸说别人,这世界上难道还有谁比他更不是东西的人吗?

至于徐家日薄西山,那就更不可能了!

徐老爷子打拼了一辈子,赚下的家业连他们景家都要望其项背,徐家是日薄西山,那他们家岂不是连太阳都没升起过?

哪知几天后,徐家的事就在全小区里传开了。

他的好弟弟居然“一举成名”,不仅挽救了徐老的命,还成功将徐家拆了个四分五裂。

徐家五个兄弟姐妹以往在上流社会里的名声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他们家的“规矩”,向来都是各家人学习的典范。徐家人的团结也是各家都羡慕的,谁能知道原来这家人只是金玉在外,内里却藏污纳垢,污秽不堪。

一连几个月,小区里的退休大爷大妈们都有了新的聊天谈资。

后来徐老不知怎么想开了,报了一个全球环游的老年团,临行前有记者来采访,镜头前的徐老穿着最朴素的老年运动服,精神抖擞地对媒体表示,他已经将自己名下的所有动产和不动产变现,全部都捐献出去,徐家五个兄弟姐妹一毛钱都捞不到。

徐家五兄妹得知消息后全都疯魔了,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大打出手,造成的社会恶劣影响不提。

总之,徐家短短几个月就彻底从上流社会上除名,景澄功不可没(景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