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203)+番外
他和弟弟嘀咕了一阵
,小六从荷包里面,捡出了一个金瓜子,这可是二舅母给他的呢,拢共有十八颗。
他都舍不得让家婆帮忙保管,每日自个儿带着,听说能买好多好多好吃的。
小六恋恋不舍的看着他的金瓜子,好肉痛啊。最后咬牙,把金瓜子交给捡儿,对他耳语了几句,捡儿连连点头。
「哥哥们,打人费力气,这是我们少爷赏你们的,让你们买肉包子吃!」
领头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子,看见这个胡家贵客给他们的金瓜子,激动的问:「真是给我们的吗?你们能做主吗?」
小六背着小手,肃着小脸:「这是小爷自己的私房!」
这群半大小子这下可不客气了,赶忙道谢,从捡儿手里接过了金瓜子。他们一看就明白,贵人是对他们打这野小子来了兴趣啊。
几人对望了一眼,揣好金瓜子,对着躺在地上的牛长水,又是一阵的拳打脚踢后才扬长而去。
牛长水咬牙切齿,他奈何不得几个主子,但对着捡儿:「你个臭要饭的,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是靠着装可怜,才攀上贵人的吗,说白了你还不就是人家养的一条狗,我呸!」
捡儿俯视着躺在地上的牛长水:「能做忠勤伯府的狗,也比你现在过的日子强,你就是烂肠烂肚心肝,不配过好日子!」
这等羞辱,比肉体的疼痛更强,牛长水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了他,可惜,看见站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护卫,他不敢动弹。
第一百七十六章 娃娃亲
远在京城的忠勤伯府,在冬月先后迎来了新生命,樊青荷生了一个女儿,樊青菊生了一个儿子。
袁老二很得意,这可是袁家头一份,袁府大姐儿!对,小名也叫大姐儿。
袁老三哀怨极了:「婆娘,你啷个没给我生个闺女呢,咱们府上可不稀罕小子,小子太多,不值钱!」
马氏追着袁老三打:「谁说不稀罕,老娘稀罕孙子,你再多生几个都不嫌弃!」
袁老三被打得嗷嗷叫:「婆娘,下回,你可一定要生闺女啊!」
新生命的到来,到底给即将离别的府邸带来了新气象,老袁头都从大梨村回了府,参加了孙女和孙子的洗三礼。
现在老袁头可是有钱的爷爷,给孙女和孙子都送了平安小金锁,虽然几个大孙不在府上,但是过年的红包他都给准备好了。
向氏挺着肚子前来喝喜酒,她吃着核桃仁,笑眯眯的对翠花说:
「我们家爷可说了,我肚子里的,是你家儿媳妇,已经同伯爷说好了的,你可不能不认账啊!」
翠花蒙圈,回忆了半晌,没这印象:「我可没听说过这茬,你这生男生女还不知道呢,就想订娃娃亲了啊?」
向氏得意洋洋:「我这叫未雨绸缪,现在满京城,谁家闺女不想嫁来你家,还好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反正不管,咱们这亲家做定了!」
「行行行,等你生下闺女再说,我家小的两个,一个是饭桶,一个是个小貔貅,你要看上哪个,我给你送家去!」
「有你这么说儿子的么?你都给我送家去,我都乐意!」
远在下游村当小霸王的双胞胎打了一个寒颤,他们还不知道,小小年纪,就可能要做人家的童养夫了。
他们在竹林里终于把竹耗子给抓来了,吃得满嘴喷香,玩得乐不思京城呢。
今年的腊月袁府比往年更忙,翠花要做的腊肉香肠得上万斤,要给黑娃带在大海上吃,腊味的保存时间比较久,就当他们府为水军做贡献了。
三个庄子里,养的几千只鸡鸭也被宰杀,做成了腊鸡腊鸭。
黑娃从外面拉回了好几大车的盐巴,给自家媳妇儿做腊肉用,盾鱼岛那批海盐可真耐用,几年的豆瓣酱做下来,居然还没用掉十分之一。
比起那堆无法见天日的金元宝,这盐巴可真是派上了大用场。
冬日里,庄子里的雇农们还不得休,要把地里的泥土做深挖,今年的蝗虫产下的卵,可得给通通冻死才行。
朝廷从皇后娘娘的蚝油坊里,源源不断的,给各府送去了大量的昆布、海藻、紫菜等海菜,米粮也给受灾的百姓免费发放了一些。
都察院几乎全员都给下放去了地方,这等赈灾物资很容易产生贪腐,索性就把监督放在了明面上。
秋日里,种下的蔬菜都长势很好,萝卜白菜能当半个家,放点米粮进去,总能混个半饱。
地龙养殖很是成功,烂菜叶子切碎了,和煮熟的地龙一起喂鸡鸭,真的一点都不费粮食。
才几个月时间,鸡鸭们都长到了三斤以上,过完年,说不定,母鸡都能开始下蛋了,家里的娃儿能隔几日吃个蛋,其余的还能攒着换些铜板。
有些嘴馋的,和家里老娘媳妇商量,想要在过年宰了没用的公鸡炖昆布,据说,可是绝配,想想都流口水。
这话才说出口,就被老娘臭骂了一顿:「就你这样,还想吃鸡?我看你是想吃鸡屎,老娘的公鸡还留着配种呢,这火炕孵小鸡,老娘也可以,等到明年,咱家养它五六十只,我乖孙可就能日日吃上蛋了!」
你说啥?蛋多了不好保存?
咸鸭蛋,咸鸡蛋,松花蛋,了解一下,
张孺人可还附赠了这些做蛋配方的!
胡家的独门配方,洗净后的鸡蛋或者鸭蛋,晾干蛋壳儿后,在白酒里滚上几圈,再裹上盐巴,放在坛子里密封保存,一个月咸蛋黄就能冒油。
除了当咸菜吃,咸蛋黄可以做的菜肴实在太多,忠勤伯府的特色菜之一。
生咸蛋不好携带到船上,松花蛋,翠花给她男人准备了数万个,看得黑娃都心疼,这媳妇儿还挺败家!
翠花对黑娃的心疼,视而不见,她又不蠢:
「你是不是傻?这半年,我把咱们府上的小厮培养出了十几个厨子,就为了让你带上,去了国外,这些可都是银子啊!
布料瓷器咱家没有,这会海外那些人吃的是啥?随便教做几个菜,还不得卖个天价?」
「牛,媳妇儿,你这技术才是最值钱的买卖啊!带,带,带,媳妇儿,你给我装多少,我带多少!」
「咱家火腿只有一百多只了,都给你带上吧,这玩意,比腊肉更耐放,硬得跟石头一样!」
「得嘞!咱们给那些只会吃,牛羊肉的家伙们长长见识!」
今年不但不是丰收年,家里银子还损失了不少,庄稼都给蝗虫糟蹋了,翠花免去了佃农的租子,还给在挂面坊做了几年的女工们,一人发了五两银子的补贴。
何氏何总管,对着一群领了福利的女人们说道:
「咱们东家,满朝也找不出几个来了,你们出去打听打听,谁家作坊里,没有活儿干,还能有银子拿的,你们可要念着东家的好!」
「那肯定的啊,咱们作坊做活儿多轻松啊,这些年,我家可全指望我这份工钱了,只要东家还开这作坊,我能干到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