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偏执皇帝的炮灰宠后(57)
墨遐哭笑不得:“怎么,你当这是听书呢?还带捧场。”
墨清挠挠头,央求墨遐:“二哥,你就别吊我胃口了,你快说吧。”
墨遐却没有单刀直入,而是卖了个关子:“阿清,我问你,在鸿钧书院,谁家子弟最受众人吹捧。”
墨清想都不想,脱口而出:“当然是崔家。地字院便也罢了,天字院中,哪怕是崔家旁系子弟,那些小官之子,也是供着吹着,生怕委屈了半分。”
墨遐又道:“鸿钧书院,不设言禁。这是开朝便有的规矩。想必你们那也是时常讨论朝中大事吧。”
墨清点头:“自然。”
墨遐得到满意的答案,笑得像一只偷吃的仓鼠:“那你们平常,是如何讨论崔家的呢?”
墨遐怕墨清不理解他的意思,强调:“听清楚了,我问的是崔家,不是大皇子殿下。”
墨清耸肩,似乎对墨遐提出的问题很是不屑:“还能如何说?无非就是崔家如今权势熏天,门生故旧遍布朝堂......”
墨清说到一半,反应过来,睁大眼,不敢置信:“二哥,不会吧......”
墨遐及时起身,按住墨清的肩膀,制止他差一点脱口而出的话语:“行了,知道就好。这种事,可不好说的。”
尽管崔家这些年,越发炙手可热。但德临帝一如既往地表现得重用崔家,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这是德临帝在为大皇子铺路的错觉。
包括崔皇后自己。
可惜德临帝捧杀的心思,瞒不过手握剧本的墨遐。
哪一个皇帝,能够忍受权臣在自己头上指手画脚?哪一个皇帝,能够忍受一个年轻力壮的儿子,随时威胁自己的地位?
早在一年前,崔太傅干涉进士任职一事,大皇子在德临帝心中,就已经失去了夺嫡的资格。
除非大皇子起兵造反,或者在德临帝培养出下一个继承人之前,把他熬死。
否则,大皇子几乎没有任何机会,登上皇帝的宝座。
这些事,除了陆尘彰,墨遐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
但墨遐肯定,墨思珍定是从不知道何处揣摩出了德临帝不为人知的小心思,这才急于摆脱大皇子这个天坑累赘。
“所以这就是墨思珍不愿嫁给大皇子殿下的原因?”
“没错。”墨遐把松子剥好,一股脑地倒进自己的口中,“当然,我今日和你说的,藏在心里即可。切不可对外人道。”
墨清有些嫌弃地瞅了一眼墨遐:“二哥,我又不傻。你何必如此提醒?”
墨清不亲近墨思珍,平日只和墨思芸关系好。哪怕在明襄侯和老夫人面前,也是墨遐和墨思珍暗打机锋。墨清从不参与半点。
今日得知墨思珍的心思,墨清有些感慨:“我一直觉着墨思珍只是个心机过重的小女孩,如今看来,倒还是小瞧了她。”
“小女孩?她?”墨遐夸张地抖了抖身子,拼命摇头想要把这个形象从自己脑海里甩出去,“她若是男子,明襄侯府至少还可以辉煌百年。只可惜墨冯氏满脑糟粕,一心想让她嫁入皇室,诞育子嗣。好日后扶持墨云阳。要我说,十个墨云阳都及不上一个墨思珍。”
“既如此,二哥为何不阻止墨思珍入宫?任由她在宫中兴风作浪?”
“我为何要阻止?”墨遐有些好笑,“我正愁殿下出宫建府,宫中没人替我制衡打探皇后娘娘的动向。这现成的人物摆在眼前,两全其美的好事,我何不好好利用一番?墨思珍的脑海里可装着一个远大的志向。你等着看吧,往后的日子,可是会越来越精彩。”
墨清再次:“?”
墨清对墨思珍,实在是不如墨遐熟悉。
他甚至觉得,墨遐与墨思珍之间,竟是有着棋逢对手,惺惺相惜之感。
“你可知墨思珍最崇拜的人是谁?”
“宁北昭公主?”
“错了,是懿圣太后。”
若论能与宁北昭公主相提并论的巾帼,世人绝对会提及前朝懿圣太后。
懿圣太后本为前朝光狩帝三皇子的皇妃。
苏太后年轻时名动天下,及笄之龄嫁入皇室,与三皇子举案齐眉,更是传为世间佳话。
奈何冬狩之际,光狩帝被英姿猎猎,红衣怒马的苏太后吸引,不顾朝臣反对,强纳儿媳为妃。
背靠苏家一族存亡,苏太后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谁料光狩帝竟是活了五十四年之久。
皇子争储,你死我活。等光狩帝驾崩归天,年长的皇子要么被贬,要么被废,要么被杀,要么被圈禁。
数来数去,能够继承皇位的,竟是只有苏太后年仅九岁的幼子。
自那以后,懿圣太后垂帘听政长达数十年之久,开启前朝中兴先河。
苏家更是因着苏太后的荣光,煊煊赫赫近百年,直至前朝被灭,苏家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族。
墨遐对懿圣太后的评价就是:拿着杨贵妃的烂牌,打出武则天的王炸。
墨清饱读史书,懿圣太后的荣光举措,便是如今都时常被鸿钧书院的夫子提及赞扬。
墨思珍把懿圣太后当成榜样,简直就是路人皆知的野心勃勃。
“二哥,您的意思是,墨思珍她不想做太后,她想做......”
摄政太后。
“聪明。”墨遐赞扬墨清,“所以你知道为何我不阻止墨思珍进宫了吧。有她在,少说也能分去皇后娘娘一半精力。”
“我和大皇子在明鉴阁同窗多年,他是什么资质,我最清楚不过。山间竹笋一枚,也就是因着他的身份,大家才把他当作天神一样吹捧。实际上真论学问,他连墨云阳都比不过。外人看着的风光得意,背后全是崔皇后为她出谋划策。现在有个人能够成为皇后娘娘劲敌,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鸿钧书院到底学生居多,大家未入朝堂,心思单纯。想得最坏的,也不过是嫉妒他人好成绩。
墨清每次听墨遐梳理这些心计脉络,总会觉得既遥远,又复杂。听着听着,便是一脸迷茫不解。完全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二哥,我是不是很笨?”
墨遐很能理解墨清的感受,哄孩子一样拍了拍墨清的脑袋,安慰:“当然不是。阿清,不用觉得惭愧。我自幼出入皇宫,读于明鉴阁,浸淫在皇子争权夺利的环境中,便是不学,也会无师自通。你没有我这种经历,只是听我诉说。光靠言语,当然无法理解这些阴谋诡计。人嘛,都是要成长的。若是天生什么都会,还要鸿钧书院作甚?”
墨清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墨思珍今日给他的打击有些大:“墨思珍和我一样,可是我却连她都不如。”
这点墨遐承认,也不因着墨清心绪低落而说反话,而是道:“那又如何?一万个人中,总会出那么几个天才。你和这些人比,岂不是自取其辱?”
“阿清,你很优秀。十五岁便考取了秀才,读书人中,你已是万中无一的天才。但世上总有比你更加厉害,更加算无遗策之人。你不应该与他们比,而是应该想尽办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