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哥哥会武不服就打(6)+番外

作者:空白喵 阅读记录

倒是自己小人之心了,他带林远,可是打算带去当个人质的,他懒得在这些庶务上分心太多,尤其是金陵扬州一带,交给林章,再扣住他的儿子,就不怕他敢出什么幺蛾子。

可林章却是感恩戴德,看样子确实忠心不已。

当下态度也缓和了那么一点,还随手赏了他一张银票。

为什么随手?因为他手边就是林海放银票的小箱子。

对于银票的金额,他只能说,父亲还挺廉洁的。额,还有一句话,两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

林章出去后,他就把银票箱子推到一边,反而拿过另一个箱子,很有兴趣的打开细看。

里面是一些往来信件,有林海的故交同门,更多是跟荣国公府的信件。

荣国公府,始终是他一个坎。他甚至小心眼的以为,圣上是不是要让他保贾家?他可是知道,贾家有位大小姐要封妃了…

回头还是要多打听一下,看看这贾家什么个状况,若是还好,爵位也已经那么低了,等再削一次也就没什么威胁了,那就看在黛玉的份上,且下手轻点吧。

晚间用饭,林宥果然说了画舫跟小戏子的事给黛玉听。

“哥哥竟可以带我出门?”黛玉小小的惊呼。

“为何不可?你怕人多?没事,我们包了一个画舫,只在河上赏景就好,并无外人。”

“玉儿只是没想到我也可以出门。”昔日父亲也曾带她ᴶˢᴳ出门踏青,可黛玉在国公府这些年,从未出过内院。

“自然可以,我们身在孝期,不可饮酒听曲,但是你来一趟金陵不易,就赏一下秦淮夜色,也没什么的。”林宥也是怕黛玉日日在家伤怀,反而身体更糟。

黛玉点头,小心的拿起汤勺给哥哥盛了一碗汤,“玉儿谢哥哥。”

林宥笑着喝了,又问小戏子的事:“原我也不懂的,可忠顺王府以前总爱设宴唱戏,我去过那么几回,听说不少人家都不从外面叫戏班子,要自己养的才干净利索。”

“我,我并不怎么听过戏。”黛玉实话实说。

“大闹天宫听过吗?”

黛玉摇头。

“八仙过海?”

黛玉还是摇头。

“那你听过什么?”林宥想,或许女眷应该听的不一样的吧?那时候自己哪里会留意女眷,又不是登徒子。

“麻姑拜寿。”黛玉好不容易想出了这个。

“就这个?”

“幼时听过,都是折子戏,如今并不很能记得了。”

林宥敏锐的抓住了关键词:幼时?

荣国公府不听戏的?转而一想,那时黛玉尚在母亲孝期,不能听戏实属应该。

“养戏子可要一年半载方好,我们到时养在庄子里,出了孝再接回去。日后你跟姐妹来往应酬,请客赏花,没有几折子戏人家可是会笑你小气。”

他不知,小气二字触动了黛玉,她帕子拭拭眼角:“她们说我小气的地方又何止这个?便说去吧!”

小脸倔强,虽伤感却不怯懦自哀。

林宥想莫不是素日来往的有些身份高些的贵女欺负了她?

“可是那个南安王府的临宁郡主?她素来爱取笑人,不过我知晓她有个弱点,回头哥哥与你出气。你虽暂时只是个侯府小姐,可你哥哥才多大,来日我封王拜相,便只有她们喜你的份了。”

“就是如今,你也不必怕的,喜欢的,就多来往,不喜的,也不需理会,撞你跟前了,只管还回去,万事有哥哥呢!”

林宥心里琢磨着,回头就给黛玉配个会武的丫鬟。

黛玉眼泪一下子停了,她微微蹙眉:“哥哥说的什么郡主?我并未见过的?”

“啊?不是她?那京城还有哪家贵女那么没教养?实在不是哥哥孟浪打听人家女子闺阁之事,这个郡主可谓凶名在外的。”

黛玉虽不解,不过也知哥哥待她之心,只凭那句万事有哥哥呢,就让她心里一片温热。

“就是在外祖家,姐妹们的说笑罢了。京中贵女,我并未见过,何来欺负?”

“你没见过旁人?哦,原是母亲孝期,你不便出门,那国公府请人来,也不曾与你见过吗?”算算时间,黛玉在国公府两月就已经出孝了才对。

黛玉摇头:“姐妹们也不曾请人来。”

这下轮到林宥懵了,难道自己离京两年,世道就变了?京中贵女也不互相交往了?

想想就不太可能啊?

作者有话说:

新手发文,啥也不懂,磕磕绊绊。

谢谢大家的暖心评论和包容。

第6章 吃亏是不能的

◎要把吃亏的苗头从开始就掐住才好。◎

待用饭漱口后,两人移至东阁。

林宥方又问:“妹妹以前素日里都做些什么?”

“读书,写字,做些针凿之事。”

针凿?

“妹妹是不喜欢投壶,双陆,这些吗?”林宥想,可能黛玉身子弱,玩不得打马球,不过投壶双陆还是可以的吧?

黛玉摇头,“未曾做过,书上倒是有写,听说别有乐趣。”

看来有些兴趣,只是没玩过,那荣国公府不是武将起家吗?怎么比书香门第还无趣?

林宥端茶饮了口,“那日后你可以试试,并不费太多体力,待你身子好转,我带你去庄子跑马。”

黛玉眼亮了亮,林宥见了,又教她如何选马,养马这些趣事。

“我那里马虽不多,可个个不凡,明年春日若有小马驹,就给你选上几匹,你慢慢熟悉。”

黛玉点头,甚是欢喜。

“玉儿定好好学那行针刺绣,给哥哥做身衣服。”

到底小儿心性,内心欢喜,只想力所能及之事于哥哥,聊表心意。

却见林宥微微摇头:“做个香囊荷包的,哥哥出去显摆显摆也就够了,衣服自有下人去做,你何苦伤眼。”

“且,针凿之事无需上心,日后内院归你掌管,你学持家治院方忙不开呢。”

黛玉忙摇头:“内院岂有我做主之理,日后嫂嫂进门,我自听嫂嫂的。”

林宥噗嗤一笑:“你那嫂嫂可要等些年月了。”

又把大师批命这些告知她,黛玉却笑:“哥哥这会子又信那些了?”

“不信不行,阿姐临终让我务必听大师所言,她方安心。我虽不耐那些,可阿姐也是为我之心,我岂能辜负?”

黛玉了然,遂安慰于他:“那哥哥之后数年,便只能被我扰烦了。”

林宥佯装叹息拱手:“既如此,还望妹妹手下留情些才好。”

黛玉被逗的娇笑不止,又咳了一会方停。

林宥也不多留了,让她早些歇息,明日再来。

林宥回去,李青河就在院里候着了。

“侯爷,都办妥了,那个琢玉匠人一共请了两个,是父子二人,连同家中妻小一并买下了。”

“匠人难得,他们如何肯跟你背井离乡,你没仗势欺人吧?”

“哪里,他们得罪了人,正怕着呢,我愿意买下他们一家老小,他们可是感恩戴德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