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走出世外gl(203)
故而周督茂也劝孟太后别打这些主意,孟太后才不甘地打消念头,准备为周督茂寻一个出身高,又能为他助力的皇后。
金陵的冬天确实冷,好在周督茂好歹还是皇帝,衣物和取暖的煤炭都少不了他的。在这儿,他见到了白雪皑皑的金陵城,若非有人拦着,兴奋的他怕是要去玩雪了。
不过,他也没有玩物丧志,见到如此雪景,不由得担心百姓的生活来。
他将江勋召来,问道:“雪这般大,百姓可安置妥当了?”
邺沛茗主张迁都,自然不只是国君、大臣及其家眷迁徙来,随着他们来的还有大量的手工业者、工匠、读书人。
江勋也不知,于是君臣二人携带了一些亲卫便出了宫,到坊市去瞧一瞧。
一路到金陵来,周督茂都可看见沿途州府的变化,天兴府繁荣昌盛,往东过福建等处,人口和繁荣程度都不如天兴府。直到到了杭州,才能感受到安定,到了金陵,便发现其繁荣程度不亚于天兴府。
因为金陵不是海岸的州府,与外邦人的贸易往来也很少,故而金陵城没有天兴府看起来那么杂乱无章。坊市之间虽然没有墙隔离开来,可区域与区域之间都是十分整齐的。
周督茂和江勋走了一圈,心中越发不是滋味,邺沛茗攻下金陵城一年不到,竟然能将它治理得井井有条。
她在军中的威望甚高,朝中也颇多以她马首是瞻的官员,民间的百姓都知道她的姓名和功劳,吴越的百姓都只知道邺北,却不知道穆宗和他周督茂。
周督茂心中煎熬,他甚至想直接将皇位禅让给邺沛茗,不过当初便是邺沛茗让他坐上这个位子的,他就算禅让,邺沛茗怕是也不会同意。
正当他失落之即,便闻到了一股香味,他循着香气找去,却见是一个小贩推着一辆小车子在路边叫卖:“烤红薯、好吃的烤红薯咧!”
周督茂惊诧道:“红薯还能烤?”
他也吃过红薯,不过他并不觉得红薯美味。而且红薯产量虽然高,不过多数用作军粮,以及救济饥民,像他这等身份的人,一贯都是吃的米,而且还是南岭村种出来的稻米。
南岭村是邺沛茗发迹之处,那儿所种的米的品种也是邺沛茗当初找来的,它所产不仅多,而且味道香,吃起来香糯可口,故而从好几年前开始,那儿所产的稻米便只当作皇粮。
红薯问世之时,他也十分好奇地尝了尝味道,却发现第一口吃起来很是新鲜,可吃了半根后便觉得吃不下去了。吃得多了,觉得嘴巴都是没有味道的。
不过那些红薯都是煮的,烤红薯,他还真未尝过。
于是君臣二人要了两根烤红薯,便站在路边吃了起来,几口下去,发现它虽然烫嘴,可是却十分香甜,跟以往吃得完全不一样。
俩人津津有味地吃着,江勋又跟那小贩聊起了天。
“你是怎么想出用红薯来烤的法子的?还别说,这烤出来的红薯又甜又香。”
小贩笑道:“嗨,这可不是我想的,是我跟人偷学的。”他放低了嗓音,“这可是容王想出来的,军中都这么吃。”
周督茂疑惑:“真的?”
“那是自然,据说有一年冬天要行军,但是冰天雪地的多冷啊,于是容王体恤将士们幸苦,便想出了这个法子,在行军的时候,往队伍两旁安置板车,在板车上放置铜炉,如此便可一边烧炭取暖,一边烤红薯。既不耽搁行军,又省了烧柴做饭的功夫。”
周督茂道:“怎么这种事你们都知道啊?”
小贩道:“这有何不知道的啊,在斗门桥那边每日都有邸报贴出,专门说各地发生的大小事。你们若是想看,可去书斋买别人抄录下来的邸报。”
君臣二人觉得惊奇,便找人去买了一份邸报回来。
虽说如今的造纸术已经改进了,可是纸张依旧是十分贵的,故而往往都是稍有酒馆、茶馆的伙计去买回来,再通过说书的形式让说出人说出来,以达到招揽客人的目的,茶水钱都足够店家收回本了。
周督茂和江勋二人看完邸报,拧着眉头:“这些消息都是从哪儿来的?”
“自然是官府发出来的,夫人可是说了,为了提高什么归属感,增强凝聚力……所以才有了此举。这军政大事哪一件不是与百姓相关的,所以有必要让百姓知道。”
“夫人是……容国夫人?”
“不然还有哪个夫人?我与你们说,容国夫人为人可好了……”
小贩议论起陈沅岚来是滔滔不绝,周督茂和江勋从前哪里见过有人敢这么议论主政一方的王侯及其家眷的,可见邺沛茗对百姓也确实是宽容。
第134章 楚灭
建贞六年的正旦是后孚朝臣迁都后过的第一个新年,因将士在外征伐, 像往常那样的大朝会是办不了的了。
不过为了炒热气氛, 不至于让老百姓也过得愁云惨淡, 太上皇后、陈沅岚等女眷都以身作则, 先是祭祖, 其次是热热闹闹地过大年。
因邺沛茗对于商业的发展并没有刻意去压制,故而街上出现了许多摆着小物件小玩意的摊子, 百姓们出门都会瞧一瞧,如此一来, 过年的热闹气氛便总算是再度火热起来。
邺硕和邺无双吃好喝好, 夜里从陈沅岚和一些长辈那儿得了压岁钱后,便一边吃着蜜饯, 一边坐在暖炉旁守岁。
到了半夜,两个小家伙的脑袋都忍不住一点一点地往下掉,旁边的婢子便赶紧将他们抱回去歇息了。待他们翌日起来, 便忍不住嚎啕大哭:“昨夜没守岁……”
只因民间有谚语“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 冬至的时候他们都守到了四更天才睡去的, 可是昨夜怕是连三更都还未到,他们担心陈沅岚不能长命, 才急得大哭。
陈沅岚见状,不由得哄道:“守岁还有吉时,你们已经守过了吉时,你们的心意也上达了天庭, 上天会保佑娘的。”
这才哄住了他们。
晚些时候,邺南之妻许氏携子邺琛、邺弘和邺禹前来拜年。这些年邺南与许氏感情和睦,并未受朝堂的风云诡谲的影响,先后生下三个儿子。
邺琛已经八岁了,当初还是跟邺无双一同办的满月酒。邺弘六岁、邺禹四岁,本想着按照两年生一个的速度,还会有第四胎的才是,不过可惜邺南到天兴府为官时,为保全妻儿,故而他让许氏跟着陈沅岚一同随邺沛茗北上了。
几个孩子到一边去玩耍,陈沅岚便和许氏说说话,晚些时候又一起进宫去给太上皇后和孟太后贺年。
女眷们各有社交和活动,男人们也一样。邺南和许氏之二兄许奇伟等坐到了一块儿,至于许氏长兄许龚则早就投入了邺沛茗的帐下,如今出征在外了。
“也不知战况如何。”许奇伟道。
这几个月来,从西边陆陆续续地传来了一些好消息。刘励得到了鸟嘴铳后也加派了人手去研制,不过邺沛茗的火-器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了,继威远炮后,鸟嘴铳也更新到更上一层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