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走出世外gl(60)
马锋抱着两坛子酒,更加羞愧,觉得他有负邺沛茗的信任和栽培。马良才为了缓和气氛,便与邺沛茗说起了公事来。
第41章 招兵
邺沛茗此番让他们前来自然不会是只为了将陈沅岚母女送来,南岭村如今免了赋税, 而虽下过多场大雨, 但是因修建了河坝和对排水沟做过处理的原因, 南岭村还算是风调雨顺, 收成也十分好。
而此次开始邺沛茗也没让村民将多余的粮拿去换别的了, 她全部都收下了,再让马良才运送过来。并且日后南岭村的粮食一律不外售, 南岭村也俨然成了一个为邺沛茗提供粮草的粮仓。
这些事情邺沛茗等人自然不会对外说,她怕出纰漏, 故而需要马良才到这边听她的安排。马良才虽羡慕马锋等人能在此任兵马使, 可他却不会心生不忿,毕竟邺沛茗交代他做的事, 可谓是比当官更加重要的。
看得清楚形势,也明事理,这才是邺沛茗放心地将后勤之事交托给他的缘故。
邺沛茗自然也不会只依靠南岭村这一个地方的粮食, 趁着战事还未蔓延至岭南,她还派了人乔装成商贾, 到恩州那一带收购粮食。
易高远等请求加收赋税的折子又递给了南海王, 若无南海王在文书上盖印,官府便一直都无法实施下去。江勋多次劝戒南海王, 使得这文书迟迟未能下发。
江勋回宅院之际,便遇到一伙流民袭击,若非巡逻的石大明经过救下他,恐怕他今晚便得去见阎罗王了。他感谢石大明, 石大明却道:“是城内使命我多加留意江判官的安危的。”
江勋诧异道:“城内使是如何得知我会有此一难的?”
“城内使说江判官为官清正,又是刚正不阿的好官,江判官多次直谏劝阻了王爷加收赋税,必定会使一些贪官污吏对江判官恨之入骨。谋杀朝廷命官乃死罪,故而他们会雇请一些流民袭击江判官,让人认为是流民做的。”
“都说城内使心思玲珑剔透、料事如神,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江勋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这些事是谁做的。
“城内使想见江判官,不知江判官可愿一见?”
“救命之恩,不见也不行啊!”江勋感慨道。
虽说并无规定言明亲卫与官吏之间不得走动,可为避免被有心之人利用,俩人依旧选择低调地碰面。
江勋对这个初来乍到的城内兵马使并不熟悉,也不清楚她的为人,原先单纯地以为不过是一介武夫,可从她要求会面看来,并不是一个简单之人。
“江某多谢城内使救命之恩。”
“江判官不必客气,鄙人不过是不希望百姓少了一位为他们说话之人罢了。”邺沛茗道。
“城内使抬举江某了,江某不过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判官罢了,哪里能为百姓说上话呢?不知城内使见江某,是否有话要与江某说?”
“江判官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是这世间难得的好官,鄙人生平最为敬佩这样的好官,故而有与江判官结交之意。”
江判官看着邺沛茗好一会儿,才叹气道:“我不敢说自己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不过是我清楚,一旦加重赋税,便会民不聊生而官逼民反。一旦岭南乱了,义军的队伍便会扩大,而致使天下动荡,常年陷入兵荒马乱的战事当中去。百姓也不能好好耕种,最终受苦的依旧是天下百姓。”
“有这番忧国忧民之心,便值得令我敬仰、钦佩了,不过江判官为何认为战事不会平息?”
“那义军……若我说起来,他们都是平民百姓,若当真为天下苍生倒也罢了。可你知道他们都做了什么?他们所到之处,将粮仓府库掠夺一空,行军时践踏百姓良田,人数虽多、声势浩大,可也无法掩盖他们是贼寇的实质!”
江勋的这一点倒和邺沛茗想到一块儿去了,刚起事那会儿的义军会为了争取百姓的支持而杀贪官污吏,开仓派发粮食;后来人数多了以后依旧是这样的作风,可却在令百姓加入义军此事上有些强迫似的,经他们的抢掠,百姓苦无出路便只能跟从他。
江勋只觉得和邺沛茗的一番谈话简直是酣畅淋漓,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没想到邺沛茗年纪轻轻,竟然能有这么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又心怀壮志,不可小觑。
不久,江勋再度以流民增多为由,劝南海王轻徭役薄赋税,劝课农桑,这样方能减少流民。
此举自然遭到易高远等人的反对:“如今府库粮仓皆空虚,轻徭薄赋你让众将士怎么活?自然得加赋税以供军需!”
“王爷,百姓终岁辛苦,先不说天灾之年百姓死伤之数,丰年亦难免出现人祸,于是百姓流亡,田地日益荒芜而无人耕作,日甚一日。若王爷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出三年,必定府库充盈,届时又何愁军需不足?”
“那这三年,你让将士们吃什么?”
江勋瞥了他们一眼,冷冷地说:“只要易刺史、程兵马使翻一翻自家的府库,自然能供将士吃喝三年!”
“田舍汉,我杀了你!”程海破口大骂,腰间的刀正要拔出,南海王吓得下意识地往后退。邺沛茗纵身一跃,脚尖一踢,程海的刀便从他的手中脱落,飞到一旁。
“王爷面前,任何人不得动武!”邺沛茗眼神一冷。程海则没想到竟然有人敢阻挠他,而正好这人的身手不凡,让他不知该不该对邺沛茗动手。
南海王松了一口气,严肃道:“你们眼中可还有寡人!”
众人见南海王用了这般严厉的口吻,便收敛各自的气焰,恭敬地立在一旁。邺沛茗回到南海王的身边,南海王则道:“此事容后再议!”
遣退了众人,南海王夸邺沛茗机敏,邺沛茗便道:“其实王爷,臣虽一介武夫,没读过书,可也觉着江判官所言有理。”
余月等人侧目,心道他们公子撒起谎来也是这般淡定自若,果然是非常人能比的。不过他们不知道邺沛茗的确没读过古书,倒也不算撒谎。
南海王怔了一下,又道:“我又何尝不知,可若薄赋税,那必定无法提供军粮,这样一来,将士们必定会造反……我也是十分为难的呀!”他明知此事难办,便两边都拖着,他也知道此事拖不久了,所以在短期内需得想办法。
他又想起流民的问题,便问邺沛茗城中是否有流民增多。邺沛茗方向南海王道:“城内流民并无增多,倒是城外已有许多流民聚集。臣认为若再放任下去,迟早生变,届时怕不及驻守州戍的将士来救,流民便伤到了王爷。先前孙牙将请王爷准许招募壮士充盈牙军,臣认为王爷的身边的确应该有更多的壮士护卫、为王爷效力。”
南海王道:“我自是知道,可府库已无多少军饷可养那么多兵士了。”
“臣愿为王爷分忧。”
“哦?你要如何分忧?”
“臣可以王爷之名义招募流民中的壮士为亲卫,不过这些亲卫的钱粮,由臣解决,一来王爷不必担忧会因这些兵士而需动用府库的钱粮,二来不管是王府内外还是州城内外,王爷皆不必担心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