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帐中娇(170)

作者: 大漠风铃 阅读记录

也是在那个晚上,她与重锐定了情。

谢锦依刚喝完药,只觉得口中的苦涩忽然更重了。

唇边忽然被抹了抹,谢锦依回过神,看到荀少琛正微微向她倾身,那张温文儒雅的脸近在眼前。

男人抚着她的脸,拇指擦了擦她嘴边的药渍,目光温和,甚至还带了点笑意:“去年在白水城说今年要带你放灯,结果没看成,只能先在昀城这里看了。”

他顿了顿,又道:“明年一定带你去白水城看。”

星儿与重锐去年看灯的事情,他自然是从花铃那里得知的。

明年这个时候,燕国早就破了,不管是白水城还是阳城,都会被晋、越两国瓜分,而楚国作为它们的盟国,想来他要走一趟,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只是,眼前少女的反应,并没有像他预料中的高兴,只是怔怔地看着他。

荀少琛看着她,温声问道:“殿下为何不大开心,去年放灯时不是很高兴吗?”

即使谢锦依之前的表现从未出现差错,荀少琛也从未放下过对她的怀疑。

一是他本就多疑,二是受刺激而神志不清的病,本就是有可能随时恢复的,所以一有半点异常,他就会格外敏感。

谢锦依最近也发现了,自己偶尔会不受控制地走神,就仿佛突然进入了一段空白,在空白中沉入一个梦境。

好在这样的次数不多,她时不时也会碰到荀少琛的试探,已经有了应付的经验。

半真半假,是最好的方法。

于是,荀少琛就看到了谢锦依露出一点茫然的神情。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交锋

谢锦依缓缓地眨了眨眼, 揉了揉眼睛后,再次看着荀少琛,目光带了点惊疑, 又伸手捏了捏他的脸, 闭着眼用指腹描绘着他的眉眼骨相。

荀少琛不知道她这是在做什么,但仍是任她摸着, 耐心地问:“殿下,你这是在做什么?”

谢锦依缩回手,睁开眼,“不着痕迹”地往后挪了挪, 声音中带了点怀疑:“我们……我们去年……去了白水城看花灯?”

荀少琛眼中飞快地闪过讶异。

他纠正道:“放灯,就是放天灯, 许愿灯。”

看花灯倒也是有,但那是另一天的事情, 而且那天是他用曾学林引开重锐, 企图带走她, 只是后来重锐赶到,坏了他的好事,两人还因此大打出手。

那天星儿被吓着了, 对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回忆。

这反应莫不是想到了那天?

荀少琛可不想因为那天的回忆而出差池,于是又道:“殿下忘了吗?我们一起去了画舫,在海上看的天灯。”

少女似乎也跟着他的话, 努力地回想, 不时又看着他,眼中惊疑若隐若现, 像是一时想起是有这么回事, 一时又不太确定。

果然, 她犹豫着说道:“是……是吗?我好像……”

说着,她又一脸茫然地看着荀少琛,尤其是盯着他的双眼看。

荀少琛心中一突:“殿下怎么了?有什么都可以和我说。”

谢锦依轻轻地“嗯”了一声,皱着眉说道:“重锐,我刚刚看你的时候,你好像、好像变成另一个人的样子了……”

说着,她又再次看着荀少琛,脸上似乎有点纠结。

荀少琛惊讶之后,很快又冷静下来,马上就用质疑应对质疑,微微垂下眼,语气中露出一丝低落:“殿下果然还是更喜欢我以前的眼睛。”

少女果然一愣,几乎是马上就道:“不是的,我不是这个意思。”

荀少琛没说话,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于是她先放下了之前的疑惑,转而安抚起他,最后有点苦恼地说:“也许是我的病又重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重锐。”

“我好像忘了很多事情,”她皱着眉,又有点担心道,“我一想到竟然连你都看错就觉得很害怕。我在想,我会不会有一天连你也忘了。”

荀少琛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是药物在起作用。

这是好事,他甚至希望效果可以再多一些,让他的星儿重新变成一张白纸,既没有前世他与她的那些恩怨,更没有重锐那厮的痕迹。

“不会的,”荀少琛道,“我会一直在殿下身边的。”

*

第二天,正月十五,酉时刚过,荀少琛便带着谢锦依出门。

尽管现在风雪已停,但融雪天更冷,公主身体又弱,所以侍女们前一天就开始准备出门的东西。

宣武王府大门离街口还有一段距离,谢锦依在府里好几个月,终于第一次踏出府门。等上马车后,马车驶入街上,她也没有掀开帘子去看外面是什么光景。

单单只是听着,就不是很热闹。

“昀城离海边远,但好在有个镜湖,每年百姓都是在那边放天灯的多。”荀少琛笑着说,“今晚我们还像去年那样,在画舫里吃饭,吃了饭再放灯。”

谢锦依点点好:“好。”

昀城被攻下之后,尽管三国盟军都命令禁止伤民,但昀城毕竟是重锐的封地,百姓对重锐还是有感情的,所以百姓们对盟军并不友好,双方发生了一些冲突之后,盟军不得不加入管制。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昀城里虽然街上生意照做,但也已经冷清了不少。梁潇为荀少琛订画舫时,就没有用宣武王府的名义,而是以个人名义去订。

谢锦依多少也能猜到这情况,但到了镜湖边时,她下马车后,却发现镜湖上的画舫和游艇也不算少——当然也不至于密密麻麻,只闲散地分布着,乍眼一看竟然还真有几分像去年白水城那次。

终究也只是像罢了。

她微微垂下眼,并没有停留多久,直接转而上了画舫。

画舫里面已经备好酒菜,都是荀少琛让人从谢锦依平日喜欢的酒楼中买来的。

等两人吃过饭之后,已经是戌时,天已经完全黑透,外面也隐约传来人声,湖边与湖上都渐渐热闹起来。

荀少琛温声道:“殿下,我们也出去放灯吧。”

谢锦依轻轻地应了一声,与他一起走到甲板上。

画舫已经到了湖中心,谢锦依能远远地看到湖边的火光,偶尔能听到一两句本地口音的歌声。

即便是生活受战事影响,可上元节放灯,本就是一种祈愿,不管是为他们的城主祈福,还是为他们自己的生活祈福,百姓们心中总归有愿望的,所以很多人都来到了这里。

唯有现在,反倒是与战事前没什么区别,一样的热闹。

不一会儿,许多祈愿灯从湖边和湖上缓缓升起,伴随着人们的笑声,飞向了天空,夜幕中火光点点,又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壮观又美丽的景象。

谢锦依仰起头,看向夜空中那些许愿灯,漆黑的瞳仁里也闪着碎光。

荀少琛站在她旁边,低头看着她:“殿下也有愿望吗?”

愿望吗……谢锦依缓缓地眨了眨眼,轻声道:“有啊。”

刚才在他们吃饭的时候,侍女们就已经置好烤盆,又将灯笼放在了甲板上,还搬来了一套桌椅,放上了笔墨与火折子,让他们能随时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