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荆钗(396)
苏停抽搐着嘴角,狠狠扫过谢舟和躲在糖葫芦后头的人,最后看向银霄:“拿起你的枪,一试便知!”
他见银霄不动,亲自走上前去,用脚尖挑起一杆长枪,踢向银霄,银霄抓枪在手,立在身侧。
谢舟的嘴比银霄的手还要快:“拿长枪的惨啦,都有杀张相爷的嫌疑!快去给苏副指挥使认罪吧!”
李俊:“杨家后人真倒霉啊!”
谢舟:“苏副指用心险恶,嫉贤妒能,人刻薄,心胸狭隘……”
“住嘴!”苏停怒喝一声:“长风!抓人!”
“抓什么人,还要不要脸?”葛仁美一向是不敢惹苏停的,可今天受到如此大的惊吓——那刀子要是把他的裤腰带划断了,岂不是要让他葛某人当场出丑。
他惊魂未定,横一眼苏停,又看向乌泱泱的人群,“禁军杵着干什么,还不把人驱散!”
围在宫门口的人听闻此言,立刻做鸟兽散,酒楼中的人也都把脑袋缩了回去。
葛仁美继续七窍生烟:“苏指确实威风,凭着一杆枪就能断案,我这就进宫去禀报陛下,不奉陪了!”
岳重泰叹气,对苏停说不管银霄是什么人,都是陛下钦点,得让陛下见一面。
言下之意,便是苏停出了昏招,没有把今上放在眼中。
苏停自然知晓此乃下策,然而计策在面子上不好看,但是实用——陛下起疑就足够了,疑心就像是一根细如牛毛的刺,一旦扎进去就很难再拔出来。
必要时刻,这根刺会扎的今上寝食难安,也会在最为关键的时刻,让晋王自食苦果。
“好,进宫去。”苏停冷笑一声,整肃官袍,取出禁军手令,葛仁美亦是取出圣旨捧在手中,带领银霄等人,进宫复命。
岳重泰身为枢相,立在众人之前。
皇城巍峨,琉璃瓦在日光下闪烁着冰冷寒光,宫灯在屋檐下沉默,守门的禁军查验过手令等物,方才启开宫门。
宫门金钉朱漆,沉重启开,所有声音都沉下去,只剩下宫门开启时的轻微响声。
守门禁军列于两侧,岳重泰领着众人鱼贯而入。
银霄一脚踏上了坚实平整的苍灰色地砖。
他神情坚毅,光明正大跟随在葛仁美身后,从一个个的监门使臣身边路过,路过的宫人退至两侧,让他们过去。
离开定州的战场,他踏入了另一个高高在上的战场。
岳重泰领着他们进入文德殿,行了跪礼。
今上高坐御塌之上,神情温和,穿着一身靛蓝色襕衫,没有戴冠,眉目之间颇有几分文人雅致,没有丝毫杀伐之气。
银霄以余光轻扫今上,又迅速垂下目光,紧盯着地面。
今上听岳重泰回禀宫门外的冲突,又仔细询问苏停来龙去脉,沉吟半晌,让苏停将海捕文书呈上。
苏停将海捕文书交给魏桥,魏桥铺开,以白玉镇纸压制两边,请今上过目。
今上看的直皱眉:“凭着海捕文书,实在难以断定。”
海捕文书上的画像太过潦草,只能说是个人,更进一步,也只能说是个男子。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四章
苏停再次提出要和银霄比斗,禁军中有许多人见过银霄的身手,一定可以分辨明白。
今上摆手,认为断案不可如此轻率,既有嫌疑,先让刑部去查探,有了证物再说,否则会寒了边疆战士的心。
思索片刻,他又让银霄自辩一二。
银霄直言道:「臣嘴笨,不知如何自辩。」
今上愣住,看向葛仁美。
葛仁美连忙证明银霄确实是笨嘴拙舌,在定州时,就只知道闷头打仗。
今上皱着眉头,嘴上训斥几句,心里却高兴——对苏停和银霄的矛盾很高兴,要是他特意调来的人,唯苏停马首是瞻,他还不会满意。
对于银霄的沉默寡言,他更高兴——巧舌如簧的人比比皆是,全都不中用。
况且银霄既然有这样一身本事,怎么会跑去杀张瑞?
今上轻巧揭过此事,一一垂问其他定州来的战士,一人赏赐一套山文甲,一百两银子,让众人在禁军营房中休整三日,又命岳重泰安排好众人职务。
岳重泰领旨,银霄一行人谢恩,便先行告退,今上单独留下了葛仁美。
他仔细询问葛仁美这些人在定州是否和其他官员、王爷有联系。
葛仁美在定州光顾着胡思乱想,连军户上都只糊里糊涂扫了一眼,思来想去,实在是无话可说,只好把李俊拿出来说了一通。
听到久违的鲁国公的消息,今上心平气和,心胸十分宽广,并不计较李俊投军这点小事。
至于李俊不知道从哪里认了个姑娘做义妹,一同入了军户,今上倒是多问了几句。
对于这位义妹,葛仁美同样无言对答,只好胡编乱造,说这位义妹乃是流民,无路可走,和李俊混在一起,义妹的样貌也是平平无奇,乏善可陈。
今上听完之后,彻底没了兴趣,扬手把葛仁美挥出宫去,自己在文德殿一本正经的动起了脑筋,开始琢磨御臣之术,分而治之。
坐在御塌之上,他的脑子从下午动到了晚上,想的脑瓜子疼,很想把两位王爷、楼银霄、苏停四人全都叫进宫来,开门见山的问一问这四位之间的瓜葛。
又恨自己没有一双慧眼,不能透过皮囊看灵魂,看看这位年轻勇猛的楼银霄肚子里是黑是白。
想到最后,没有结果。
他决定暂时冷眼旁观,若是银霄背后没有朋党,自己就把他提上来,让他对自己感恩戴德,若是背后有人,而且他本人也过于富有智慧,就立刻把他轰回定州去。
在今上脑海里翻腾的银霄出了宫门,和定州同僚告别,正要去城中寻宋绘月,就见李俊扛着糖葫芦站在宫门外。
李俊招手笑道:「楼太尉,走啊,家去。」
银霄看着那七零八落的糖葫芦,因为「家」笑了一下,跟上李俊的脚步。
李俊边走边道:「月在京都不便活动,往后憋在家里的时候多,得给她找点东西解闷。」
银霄点头:「我去码头上买一船毛竹。」
「一船?」李俊眼珠子都要瞪出来,「咱们家里太小,一根毛竹都得从院子头通到院子尾,还是买话本子吧。」
「好。」
「还有从定州跟着你来的那些禁军,虽然不一定分在你手下,但是能在定州出头,都值得拉拢,明天一早,你去营房把人叫出来,我带着他们在京都玩一日。」
「好。」
「以后有交好的,可以请到家里喝茶,不进二门就行。」
「嗯。」
两人一路说一路往家赶,到了门前,银霄看着「楼府」二字,笑了一下,同时感觉很陌生。
李俊上前叩门,
一边叩一边说宅子有多好,铜环拍了半晌,门房老张愣是没有听到任何动静,没有半点要出来开门的意思。
他叹了口气,对银霄道:「这个门房,伤敌一千,自损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