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174)

作者: 大世界 阅读记录

鱼儿鲜美,肉质细嫩,可把猫儿表哥欢喜坏了。

顾昭:“成!表哥莫怕,我唤大黑陪你。”

说罢,顾昭拍了拍六面绢丝灯笼,一只威风凛凛的大黑狗从里头跳了出来。

“大黑。”顾昭蹲地,亲昵的捏了捏大黑的耳朵,“你今儿陪表哥打更成不成,表哥还不知道怎么做呢,你教教他啊。”

大黑狗瞥了一眼卫平彦。

卫平彦瞥了一眼大黑。

哼!

一猫一狗,齐齐的扭头。

顾昭:......

“去不去?啊,你说去不去?”顾昭作势去提大黑的耳朵,“还想不想吃大棒骨肉味的香火了?”

“汪呜!”大黑狗趴地,缩了缩耳朵。

去啦去啦!

顾小昭真讨厌!

顾昭满意,转头看向表哥。

“表哥,你有问题吗?”

卫平彦瞧着笑眯眯的顾昭,陡然想起他杀鱼剥鱼皮刮肉的模样。

他可是听说了,这顾小昭凶悍着哩!隔壁王慧心那后娘披人皮,顾小昭就像是剥鱼皮刮鳞一样,三两下就把人皮剥了下来。

想到这,卫平彦打了个寒颤。

老老实实的摇头,小声道。

“没有呢,表弟。”

他小心的接过顾昭手中的灯笼,又在肩上挂上梆子,转头呼唤大黑。

“小狗,走喽!”

说罢,卫平彦抬脚走出了顾家院子。

大黑狗在原地咆哮。

“汪汪汪,汪汪汪!”

臭猫!叫谁小狗呢!

大狗,它大黑是大狗!

顾昭一个愣神,大黑像一道闪电一般追着卫平彦跑了。

“我怎么觉得,表哥有些怕我?”顾昭摸了摸自己的脸,回头问老杜氏,脸上有着困惑。

“阿奶,我生得很凶吗?”

“我今儿早上瞧了铜镜,我长得有几分像姑妈,脸冷心可不冷,走出去也好多婶子夸我俊俏哩!”

老杜氏:......

......

这一猫一狗的去当值,顾昭有两分不放心,随即想道,这不是还有赵叔嘛!不怕不怕。

顾昭洗漱完,早早的上床歇了。

......

夜愈发的深了。

江风凉凉的吹来,伴着八郎的呼唤。

“顾道友,顾道友,顾道友......”

“呜呜,顾昭,救命啊……救救龙君!”

顾昭昏昏沉沉,只以为在梦里,倏忽的,她的神魂在睡梦中猛地往下坠,一下便睁开了眼睛。

顾昭惊疑,“是梦吗?”

她随手披了件袍子,推开门朝屋后的河岸边走去。

江风凉凉的吹来,河岸边的杨柳枝条微微晃动。

顾昭凝神去听。

靠近了江水,那风声听得更清晰了,遥远的地方,八郎的声音若有似无。

“顾昭......救救龙君,顾昭......”

顾昭心里一惊,真的是八郎在呼救!

她直接跳上河岸边的小船,化炁成风,小船似箭矢一般的贴着水面出去。

顾昭燃了三根香,烟气凝聚成白鹤,她心里焦虑,语气却镇定,安抚道。

“八郎莫慌,我快到了。”

白鹤带着讯息消失在樟灵溪中。

……

顾昭顺着声音,化炁成风,小船一路疾驰,那方向分明是靖州州城的方向。

还未靠近,顾昭瞧着远远的那一片火光,惊住了。

“这是......山火吗?”

靖州城三面环山,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迂回宛转盘绕,像是卧龙护珠一般,将里头的靖州城护在其中。

然而此时,本该山青水秀的大山却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冲天,便是顾昭这样在遥遥江水中,一眼望过去都能看到。

靖州城那一片亮如白昼。

顾昭心急,手诀翻飞,小船快速的朝靖州城驶去。

......

息明山起了大火,夏日闷热,草木丰茂,山上更有许多陈年的枯枝,火势一起,势不可挡。

被息明山围绕的靖州城里一片的烟雾。

更糟糕的是,今夜有风!

风气向东,不断的朝着靖州城内刮来的,零星有火花被吹来了。

靖州城里楼宇林立,店肆密集,不论哪一处着了火,都是一场大灾。

潘知府和皂隶一起巡夜,不知道是烟熏的还是急的,他的眼睛熬得一片红。

“快,三人一组,遇到火情就急促鸣锣。”

皂隶:“大人!”

他的眼里都有泪花。

潘知府掩住自己眼里的泪,目光沉痛的扫过周围,声音有些颤抖。

“让百姓收拾细软,码头处安排船只,实在不成,实在不成......”他的眼睛扫过那火势汹涌,绵延不断的山火,哽咽了一下,嘶哑喊道。

“弃城!”

皂隶哽咽:“是!”

这几日天气晴朗,没有半分落雨的迹象,山火无情,靖州城的地势又是被息明山环绕,火势蔓延开来。

一旦靖州城起了火,那便是半座城,乃至一座城的事情。

……

第59章

靖州城没有人能够安睡,大家走出屋子,瞧着远处似火龙一样的山脉,火光明亮,映得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清晰可见。

畏惧,迷茫,忐忑......无措,各般滋味浮上面容。

皂衣的衙役腰间配着弯刀,三三两两的队伍来回巡视,既安抚了大部分人的心,又威震了那等宵小小人。

鼻尖里有飞灰的烟气,一阵风来,山火愈发的旺盛了。

有人眼尖,他瞧到了什么,倏忽的伸出手指,指着息明山的东面,颤抖着声音嚷道。

“天呐,快看快看,大家快看,那是什么?”

“......是,是龙吗?”

他的声音里有着不确定的怀疑,又有着希冀,因此,这一声龙,他喊得迟疑又轻声。

大家伙急急忙忙的看了过去,议论声瞬间涌起。

“天呐,是龙君……”

“……龙君怜悯世人,这是龙君在布雨降甘霖啊!”

……

穿着短褐的耄耋老者嘶声吼着,“龙君!龙君啊!”

他甩开自家孙儿的手,颤颤巍巍的跪了下去,久久的不愿起来。

这边动静闹得大了一些,很快,在口口相传中,大家都知道息明山处有龙出现了。

潘知府听后一惊,连忙朝山的东面看去。

他凝神一看,确实能瞧出火光中似有一道金光在游弋,它所过之处的火势小了一些,然而火势过旺,随着它离开,那儿的火腾的一下又起了。

“老祖宗啊。”潘知府眼里掠过水光,喃喃的喊了一句。

百姓还在欢喜的叩头,潘知府心知肚明,这一场来势汹汹的山火……龙君是救不得的。

因为它,它只是石龙啊。

两百多年前,人们希冀于那无迹的龙君。

两百年后,石龙为大家夺一线生机,他万万不可什么都不做,只寄希望在那缥缈的天道上。

潘知府面上逐渐坚毅。

……

随着潘知府的吩咐,靖州城里加大了巡逻的力度,官府组织百姓收拾细软,鱼贯的出城。

......

靖州城,江面。

上一篇: 好马偏吃回头草 下一篇: 上将的自我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