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德妃小食堂(145)
“各位客官不要着急,都有位置,都有位置!里面请!”和景楼老板早因经营不善遣散了不少伙计,如今客人如过江之鲫般涌入和景楼,少不得要自己下场招呼。
“掌柜的,你莫要废话咯,昨日你说这店里也有神仙汤,我们才来的。若是没有,小心我们砸了你的店!”酒楼里一片喧喧闹闹,倒把这一高档酒楼的气氛弄得如茶馆一般。
若是往年,和景楼老板早要将喧哗闹事者轰出去了,但今日不同,这酒楼已经有许久宾客寥寥了,好不容易来了这许多客人,自然是赶不得的。
“神仙汤自然是有,只是不能单点。”和景楼老板堆着笑说道,“规矩与那酒楼是一样的,要同其他吃食一起点。”说着,便叫店小二送上食单。
此话一出,果然叫骂者无数:“你这店也太黑了些!那家店好歹是些珍奇食材,你这不过寻常菜品,怎么也敢恬不知耻地玩这套?”
和景楼老板的脸皮早修炼得比城墙拐角还厚,面带微笑地瞧着堂下抱怨之人。
任你们再怎么说,那家店如今闭门谢客,能做神仙汤的唯有我和景楼一家,爱吃吃,不吃就出去!
他的店空了这么久,若是不趁着这机会大捞一笔,简直是跟白花花的银子过不去嘛!
抱怨着离去的也有几人,但大多数人虽然嘴上抱怨,身体却很诚实地留了在了座位上。
和景楼老板一边叫伙计收银子,一边去后厨叫厨师制膳。
“随便做些出菜快的就行,不必费那么多心思。”和景楼老板悄声吩咐厨师,“反正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真冲着吃菜来的。”
而神仙汤嘛,自然是他自己动手了。
和景楼老板找了个犄角旮旯的灶台,在事先烧好的一锅清水中,像做贼似的撒入了一把粉末,搅拌均匀后用调羹一尝,果然鲜美清爽之气直冲天灵盖,甚至比起前任大厨的那种粉末中带着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海腥气,这种粉末独有一种草木香。
“掌柜的,你怎么自己在灶台忙活上了?有事吩咐我们做就成了。”
正闭着眼细细品味的和景楼老板被身后的声音吓了一跳,差点把手中的调羹扔进锅里。
“没事,你们自去忙你们的。”他挥挥手,将那装着粉末的罐子往袖口深处收了收。
自从跑了个大厨后,他便痛定思痛,知道这种秘方之事不能假与人手。
自己那日与来路不明的不速之客讲了粉末的事,自己除了得了一大笔酬金当封口费外,还额外收到了一罐制神仙汤的原料粉末做为酬谢。
如今看来,这一罐粉末确实够自己绝地翻盘了。
本来他还有些不放心,怕宾客们不买账,待他惴惴不安地叫店伙计送上桌后,那些客人们无一不露出沉醉的神色。
“虽然我不曾喝过那家酒楼的神仙汤,但和景楼家的手艺,倒也丝毫不差啊!”
“本以为你是框我们的,不想竟然真有如此手艺!这钱花得,值!”
“我这就去通知我家兄弟,让他也来尝尝!”
和景楼老板此时只觉得积蓄在心中许久的郁闷之气终于纾解,他望着满到溢出来的装银子的匣子,又看着来不及收钱,忙得团团转的伙计,心中别提多美了。
待到第二日,和景楼老板依然打算如前一日般感受数银子数到手抽筋的快乐,但打开店门时,宾客虽然不少,却不及昨日的一半。
经过昨日一日,慕名而来的客人本该更多的呀?怎么忽然变少了?
他正疑惑,便叫伙计出门打听。
那伙计归来后,苦着脸道:“掌柜的,不好了,原是那些店家也陆陆续续出了神仙汤做招牌,招揽宾客。因此咱们店里生意才减了一大半……”
见赚银子赚得盆满钵满的体验才一日就到期了,和景楼老板只觉得一阵晕眩,扯着伙计的领子追问道:“怎么可能?他们怎么可能也得到这秘方?”
“小的也不知道,听说是不约而同地收到了一罐子粉末,又付信一封,说得此粉末,可得神仙汤……”那伙计懦懦地说着,“旁的店要的银子比咱们店便宜,因此今日客人们都跑去他们那吃了……”
完了完了。
和景楼老板脸色苍白,跌坐在地上。他想到过赚快钱的日子不能长久,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断了财路。
他知道那不速之客是想借着自己的手搞垮那家一枝独秀的酒楼,却没想到这横财不止砸在自己一人头上;自己还没捞够钱,别家酒楼便也收到了这粉末。
“掌柜的……若是再像昨天这个价格,恐怕客人真要跑光了。”那伙计试探着对自家老板说道。
和景楼老板被伙计颤颤巍巍地扶起来,大手一挥,“你去贴张告示,就说咱们和景楼比他们还要便宜!便宜一半!”
若不赶紧减价销售,恐怕自家的店又要恢复门可罗雀的状态了!
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收网
自从京城中, 数得上名字的各大酒楼饭庄都打出了那神仙汤的招牌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默默地打响了。
既然所有人都拥有了这个优势, 那就相当于没有优势。
如和景堂老板一般只简单地将那粉末撒入大锅中搅合搅合就当神仙汤端上去已经不能满足于食客们的胃口了, 各家酒楼饭馆自然而然地卷了起来,有研究同神仙汤一起的套餐搭配的,有研究粉末放多少才最为鲜美的配比的, 有的更是发挥创新,干脆不做汤了,而是尝试将这种粉末融入各种菜式, 使各种菜式更添鲜味。
京中各大酒楼饭馆之间,一时间龙争虎斗, 日日使伙计们互相探听彼此的情报,互不相让。
而价格上, 各家自然也是暗中较劲。就算便宜一文钱, 那也要比你便宜!左右这神秘粉末是白得的,就算反复压低价格, 那也是比往常有赚头的。
如此一来, 烦恼得挠掉头发的是被酒楼老板押着做创新菜式的厨师们, 而喜闻乐见的则是京城中的无数食客。
最开始门槛如此之高的一道菜,唯有王孙公卿受邀才能喝上一碗的神仙汤,如今也得以在各大饭馆广为应用,只要想吃,不必预约, 不必请柬,只要带够银子, 上至王爷, 下至平头百姓, 甚至于外地客商游人,人人都能入酒楼一尝其鲜美之味。
就更不必提京中各大酒楼为争夺宾客而压低价格,使得这一抹鲜味更为广泛地流传了开来。
神仙汤渐渐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而那家从天而降,曾经拥有神仙汤而一席难求的酒楼,也如同它出现时一般,猝不及防地停止营业后,再也没有打开过大门。
京中话题转得极快,不出几月,便不再有人议论此事,来往之人匆匆,最多只会在经过那酒楼紧闭的大门时,唏嘘一声当时的热闹。
各大酒楼饭馆在斗了数月后,似乎也已趋于平衡,各自都用这粉末制了自家独有的拿手菜,也因此拥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源,终于偃旗息鼓,和气生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