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咸鱼德妃小食堂(331)

作者: 三月长颈鹿 阅读记录

胤禛又去蹭耳后,愤愤地去瞪一旁的小太监:都怪你!

“阿哥不必怪奴才,宫中御用的墨都是极好的松烟墨,水泼不散,沾上了皮肤得过二十八日左右方才能褪得干净。”顾八代又笑,指了指胤禛的胳膊:“况且,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痕迹是洗不掉的。”

胳膊怎么了?

顾八代走近胤禛,低声道了声得罪,便将胤禛的袖子挽起,“这是阿哥练摔跤时护腕的印子吧?想来是自去年夏天便下了工夫,如今印子还没褪呢。”

放下袖子,手指只在胤禛的手心一按,便笑道:“骑射也下了力气,只是近来怕是有些懈怠了。”

胤禛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自从随皇阿玛出了趟海,骑射已经好久没练习了。

这些细节瞧着不过是细枝末节,但眼前之人能将常人会忽视的细枝末节堆叠起来,整理出一副完整立体的画像,倒是勾起了胤禛的兴趣。

“现在阿哥不想去皇上那里换掉微臣了吧?”顾八代眼中神情颇有些戏谑。

胤禛被看破了小心思,脸也有些发红,没做声地摇了摇头。

“微臣学这些,也许不过是当做把戏以娱宾客,但是若是阿哥学会看人的法子,日后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顾八代的眼中神色深沉,自从胤禛进书房开始,他便觉出此子与众不同。

能文能武,出口成诵;虽然眼下还是略显稚嫩,恐怕日后并非池中物。

有趣,有趣。顾八代的脸上又露出了狐狸似的笑容。

“……大用场?”胤禛觉得这等把戏虽然有趣,但顶多也就用来猜猜额娘今日做什么好吃的了,小六有没有按日程表好好识字,其他的,一时倒也想不出什么用场。

“当年微臣曾追随镇南将军莽依图从吴三桂手中收回广西等地,广西巡抚不敌吴三桂部下,大败;莽依图与广西巡抚合兵一处,再战吴三桂手下,再败,只能鸣金收兵,回梧州修养。”顾八代并未直接回答胤禛的问题,而是提起了旧日之事。

“然后呢?”胤禛听着竟然驻守之兵外加援兵合起来都没打过吴三桂,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真是丢人!

“莽依图因屡屡受挫,阵前大病,无力带兵,便将大军指挥权托给了微臣。而微臣算准了那吴三桂手下进攻之期,又利用城中优势,将其击退;又算出他必定不甘心,定会趁除夕之夜再功,便假作在城中庆祝,疏于职守;敌将果然入套,再次被打退。”顾八代继续说了下去。

“哇——这也能算出来……”胤禛看老师的眼神已经成了完全的憧憬。

顾八代对于胤禛崇拜的眼神很是受用,又笑着讲下去:“微臣料定那叛贼心气高傲,两次大败的打击之下,定然会发起最后的拼死一击。”

“那后来呢?成功了吗?”胤禛听故事听得嘴巴不自觉地张开了,完全没意识到,顾师傅既然能全须全尾地坐在他面前说故事,这一战必然是成了的。

顾八代点了点头:“第三战时,微臣料定敌方必定拼死一搏,将精锐集中与前方,便分兵绕后,破其左而合击其右,吴三桂大军溃败,敌将破阵溃散,据微臣所见,此人虽有项羽之勇,但也如项羽般凭着一腔孤勇意气用事,果然,微臣亲自带精锐追击,果然看见他含恨自刎与河边。”

“哇——!”胤禛眼睛更亮了。

他从前读演义时,总觉得诸葛多智而近似妖;如今眼前倒是真的站着一位,运筹帷幄间,只遥遥看敌将一眼,便连敌将的死法、埋在哪儿都想好了,自己若能学会这一门技艺,那比读一百本大学还好用。

“顾师傅,反正那四书五经我也背下来了,不怕皇阿玛考教,日后上课,便教我这些吧?”胤禛提议道。

“若是阿哥能为微臣保守秘密,微臣自然愿意倾囊相授。”顾八代等的便是胤禛的这句话。

这些年,他见了许多因战功受提拔进京城为官的武将,因为不适应官场而屡屡受到排挤,而他却能激流勇进,从最开始的一个小小户部笔帖式一步步走到吏部侍郎、吏部郎中、礼部侍郎、翰林院侍讲学士,一直到现在赐直入上书房,他可不是为了来照本宣科教四书五经的。

伊尔根觉罗氏可谓满门忠烈,如今是该出一位帝师了。

作者有话说:

顾八代为顾纳禅之次子,年轻时任侠重义,好读书,善于射箭,以荫生充任护军。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帝亲试旗员,顾八代名列第一,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破吴三桂手下吴世琮后收复了广西,虽然平三藩有功,但是被索额图评了“浮躁”二字,不但没功,还差点丢官定罪,还是老上司莽依图拼命帮忙说好话,康熙才允许他保留原职继续随军,后来出兵收了云南,才终于被康熙调到中央中用。

参考

弘昼等.《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赵尔巽等. 《清史稿》

第219章 红油肚丝

上书房中。

“这一悬案, 最令人不解之处,便是目击之人瞧见那被人割了头的王二时乃是亥时;而却偏偏另有多人作证, 曾在夜半子时见到王二在酒楼饮酒作乐, 刑部的郎官百思不得其解,不懂为何已死之人还会被人瞧见在酒楼喝酒,便找上了微臣来破此疑案……”

桌案后, 顾八代绘声绘色地讲着自己在任上所遇所听的事件,他这些年辗转多个官位,肚子里别的不多, 就是故事多。

而胤禛听得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 顾师傅的语气让他简直身临其境,后背发凉。

虽然他没听过民间茶馆说书师傅的故事, 但是他敢肯定, 自己这位师傅的讲故事工夫,绝不必那些说书人的差。

“……然后呢?”胤禛瞧见他故意停了停吊自己的胃口, 急急催促道。

“然后——”顾八代刚要开口, 便听得书房中的自鸣钟响了几下。

胤禛回头一看, 竟已是未正二刻,该是下学的时候了。

怎么不知不觉就这个时间了?这个无头案还讲了一半没听完呢!

“那微臣便告退了,剩下的,只等下次再讲给阿哥便是。”顾八代收拾书本倒是十分利索,毫不拖泥带水, 抬脚便要离开。

胤禛顿时有些郁闷:从前跟着大阿哥的师傅旁听时,老师傅的耳朵像是时不时地变聋了似的, 听他们在下面窃窃私语时便灵光得很, 待到听下课的自鸣钟的声音便不灵了, 硬是要再多讲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本。

怎么这个新来的狐狸师傅就不能拖上一会,将那案子讲完了再走呢?

见顾八代就要走了,胤禛连忙叫住了他,脱口而出:“顾师傅,您不布置功课吗?”

“嗯……既然课本上的东西阿哥已经弄懂背熟了,不如就回去练练识人这门功课吧。”顾八代思忖片刻,说道。“还有,明日上学时,书本上的知识若是阿哥都能同今日一般记牢背熟,微臣便把故事的下半截讲给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