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日常慢热文(83)
后面有人过来跟海蒂打招呼,她热情回应了以后,跟于映说:“Do come!(一定要来哦!)”
话落,也不等于映同不同意,挽着另一个女生往校门外走了。
成年人的世界少不了手机的存在,拨打电话,搜索信息,上课签到,不管做什么都要用到。但于映还是不怎么用,除了必要时候,手机通常都是静音状态,想要联系上他,时间很难的事。
记得有一次许阳去接于映下课,班上的人却说他早就已经走了。当时许阳还以为是戚夏接的人,于是打电话过去问:“你不是说今天有课吗?怎么还来接人?接了也不说,让我白跑一趟。”
“啊?”电话那边的人一头雾水,说出来的话让许阳心脏骤停:“对啊,我有课啊,我在上课呢。”
“你在上课?!”
“嗯啊,我不跟你说过吗?教这节课的教授贼不好敷衍,管你听不听,反正必须得来签到,不然就扣学分儿,哎我真是……”
戚夏一说起话来叭叭个没完,许阳轻柔两侧狂跳的太阳穴。
没人来接于映,那他去哪了?怎么不等他们来接?
不再听戚夏说话,许阳挂断电话立马给于映的号码拨过去,但每次都在彩铃结束后提示无人接听,许阳只能放弃打电话这条路,冲出教室找人。
带着轮椅出门本来就惹眼,再加上整个学校只有于映这一个瘸子,许阳稍微打听打听就知道人往什么方向去了。
顺着别人的指路,许阳从南校区一路找到东校区,终于在一个小花坛旁边找到了于映。
身穿淡黄色卫衣的卷发男孩,手里拿着半根火腿肠,笑眯眯的逗趴在地上打滚的橘猫,时不时唤两句:“咪咪。”
橘猫听到他的呼唤后,就会用白白的爪子去挠裤腿,也冲他‘喵喵’叫。
作者有话要说:
白天事情比较多,来晚了来晚了
第66章 追风的孩子
在华盛顿北边的城市, 也有一家残疾人收容所,于映每个月都会去一次,帮那里的人做些微不足道的事。
或许是去的次数多了, 学校里一些学生也被他牵动, 组建了一个小队, 自发地去收容所做志愿者。
寻常人只有真正接触过残疾人群体,才会认识到他们的生活。以往同学们只看见于映的表面, 十分精致漂亮的一个大男生,除了出行坐轮椅以外, 跟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
但现在他们会比以前更照顾于映,尤其是女孩子,她们比男生更容易共情, 任何时候见到于映都会问他需不需要帮助,今天过得怎么样。
她们也很喜欢问于映以前的事:“You used to be like that, pushed by the carers?(你以前也是这样,被护工推着上学的吗?)”
于映摇摇头:“No, I went to school with my, uh, brother.(不是, 我和我一个, 嗯,哥哥, 和他一起上学。)”
“Wow, is he here now, too?(哇, 那他现在也在这里吗?)”
“No, he's in China.(没有, 他在中国。)”
有关魏允的消息,于映是听许阳说的。
当初单虎考到了魏允保送的那个城市,俩人时不时还能约一下饭,许阳跟单虎玩得不错,经常能从他那问到魏允的事,然后讲给于映听。
上了大学的魏允很忙,三天两头有比赛要参加,还有各种训练,单虎说每次见到他,总能在他身上看到不同的淤青,不知道的以为是跟人打架了。
魏允大四的时候还上电视了,是跟着轮滑队参加了一场国赛。当时许阳和戚夏拉着他,每天坐在电视屏幕前追直播,看到魏允夺冠,两个人都兴奋得,一边鬼叫一边拍于映的肩膀:“太牛了太牛了!!!”
“这还怎么跟人说,我们以前是魏允的同学啊,丢人嘛不是!!!”
戚夏哗地站起身,闷了口酒:“照你这样说,我还是于映的学长呢,好歹比他大一届,可是你看呢。”他屈起手指,一件件数于映的风光事迹:“人大三就已经在跟教授们跑展,办展,出画集,我还吊吊的没样呢。”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啊。”戚夏感叹。
许阳讥讽地笑笑:“你跟谁比都不行,做事三天钓鱼两天晒网的,不过啊,你也就这几个月能浪了,好好浪吧,以后没时间了。”
“滚你的。”
电视还在播放赛场情况,于映坐在毛绒地毯上,后背抵着沙发,已经没再看屏幕,自己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三升大四的那个暑假,戚夏他们毕业了。戚夏不是很爱国外的生活,一出校就回了国,在他妈妈的安排下,面试入职一条龙到位。
而那段时间许阳其实很纠结,他在继续读书和工作两个选项间左右徘徊。
戚夏给他打电话,说他学习那么好,应该继续读研读博,学费什么大家都可以帮他,于映甚至还跟小姑提了,给许阳涨工资的事。
许阳纠纠结结一个多月,听了于映他们的话。不过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有很多时间去接于映上下学,而是自己找了份长期稳定的工作,一边上班,一边读书。
两个小伙伴一走,站在于映身后的人就又要换了,于焱本来多已经准备在网站上发信息,被于映拒绝了。
他拉着于焱的手,轻声和她说:“我自己一个人可以的,电动轮椅出行很方便,有台阶的地方都有轮椅通道,就算没有,我也可以找同学路人帮忙。”
“不用再找人全天看着了。”
在国外的这几年,他自己一个人学会了很多。
以前他需要被人抱着才能坐上轮椅,现在他可以自己杵着拐杖,一点点挪过去,虽然胳膊会被膈得很疼。
他也能自己做些简单的日常,洗澡,穿裤子这些,他都能自己完成。
可怜孩子像于焱当初说的那样,长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每天自己出门自己回家,虽然偶尔还是会痛,但也知道及时跟大人们说,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于焱摸摸于映的头发,跟他说:“那就听你的。”
大四下期的时候,于焱准备跟乔硕回国结婚了。
她跟乔硕从大学就相识,从同学到朋友到恋人,十多年的光景,就算没有领证,也早就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家人了。
而之所以不领证,并非是乔硕不愿意,而是于焱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小时候的一些事对她造成了影响,表面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女老板,其实内心也有自卑胆小的一面。
好在乔硕契而不舍,一直陪在于焱身边,用自己的方式改变她的想法。
机票定在四月中旬,出发前于焱收出好几个行李箱,他们要在国内住一个月。
于映笑眯眯地看他们:“我现在是不是应该改口,叫姑父了。”
“急什么。”于焱拉上箱子拉链,又开始装另一个:“等我们回来再改口也是一样的,别让他高兴太早。”
乔硕也笑,跟于映说:“你小姑说得对,等我们回来再改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