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淑妃今天也只想咸鱼(24)

作者:寒花一梦 阅读记录

入得永寿宫正殿,她上前规规矩矩与周太后行礼请安:“嫔妾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

周太后面上笑意和蔼与云莺免礼,又命宫人赐座奉茶。

但没有问起六宫的事情,只问云莺可曾去过藏书阁、最近在看些什么书。

云莺自一一如实回答。

于是,她很快与上一次来永寿宫那般,因周太后兴致勃勃而对周太后说起看过的有趣传奇。

这般说到故事的高潮处时,殿外传来太监尖利的通报:“陛下驾到——”

下一刻皇帝已然大步入得殿内。

云莺乖乖站起身,与赵崇福身请安:“嫔妾见过陛下,陛下万福。”

殿内宫人也纷纷行礼。

将近一个月时间未入后宫的赵崇自然许久没有见云莺。

过来永寿宫前他亦不知云莺在此处,是方才在廊下瞧见她身边的两个大宫女才知道的。

没有听见云莺任何心声,同样没有发觉她与他见面的欢喜,赵崇淡淡瞥一眼云莺,免了她的礼,继而上前与周太后请安。周太后笑道:“陛下今日怎得空来?”

“是朕疏忽,许久未来探望母后。”赵崇说。

周太后道:“陛下朝事繁忙,哀家知道,且有云婕妤为哀家说故事听,哀家也是得趣的。”

赵崇目光落在云莺的身上。

耳边听见的却是自己母后心下一番窃喜。

【陛下又许久不入后宫,原想着让云婕妤多来永寿宫,说不定哪一日便能和陛下见面。不曾想竟今日一来两个人便见上了,看来哀家也可以少操些心,不错。】

赵崇:“……”

他一撩衣摆入座,对云莺道:“云婕妤同母后说的什么有趣故事,不如让朕也听上一听。”

云莺低着头,面上浅浅的一抹笑,心下暗“啧”一声。

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这是可以说的吗?

赵崇听见这句口吻熟悉的腹诽,又看一眼云莺,便听周太后嗔怪道:“云婕妤同哀家已说到关键之处,陛下是来得凑巧,可没头没尾的只怕听得不得趣,回头让云婕妤单独与陛下再说便是。”

后面这半句话说得颇有些暗示。

云莺一顿,心道太后娘娘怎么兴起当红娘了?

赵崇却清楚大抵自己母后因着捐献金银以及桃园之事,对云莺生出几分偏爱,兼之盼他早得皇嗣,故而如此。

他不置可否,只道:“那朕便陪母后一道将后面的故事听完。”

云莺便唯有把故事说下去。

这故事结局圆满,周太后喜笑颜开,连声赞好,赵崇见周太后欢喜,也嘴角微翘,当即有赏赐。

“嫔妾谢过陛下恩典,谢过太后娘娘恩典。”

云莺乖巧谢恩,面上笑容真诚两分,有了这份恩典,那些被克扣的份例大约要给她补上了。

赵崇听见云莺心下一句“被克扣的份例”,几不可见皱了下眉。

但不知前因后果,云莺也未再想这些,一时便无从知晓更多与此有关的事。

周太后脸上始终笑意深深。

这会儿问过徐嬷嬷时辰,她又含笑道:“一晃神竟酉时将至,云婕妤今日先回去休息吧。”

“是。”

云莺依旧乖巧应下,复与赵崇和周太后行礼说,“嫔妾先行告退。”

她便从永寿宫正殿退出来。

之后带着碧梧和碧柳回清竹阁去了。

永寿宫的正殿内剩下赵崇和周太后母子二人。

赵崇惦记云莺心里的话,挥退左右宫人,方才问周太后:“母后近来一切可还安好?”

周太后道:“哀家一切都好,陛下无须为哀家挂心。”

赵崇想一想又说:“朕这些时日忙着朝中事务,对六宫之事多有疏漏,不知近来可有累母后操心之处?”

周太后听言,面上笑意不减:“陛下往后多来后宫走动便不会不知了。”

她心下却禁不住轻哼。

【德妃又哪里是能够治理六宫的料子?】

【陛下再不去后宫瞧一瞧,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

赵崇便确认当真有些事情。

他在永寿宫多留得约一盏茶的功夫,没有留下陪周太后用晚膳便离开了。

“这阵子后宫有何异样?”

从永寿宫出来后,赵崇问起大太监夏江。

夏江躬身道:“回陛下的话,奴才听闻贤妃娘娘身体不适,目下后宫诸事皆由德妃娘娘掌管。德妃娘娘规行矩止,据说孟充仪、沈婕妤、崔婕妤、顾美人、谢宝林最近皆曾得过德妃娘娘的训教。”

夏江的话说得隐晦,赵崇却没有听不出来的。

过去贤妃负责六宫事务时,哪里训教过这么多妃嫔,只怕德妃横行霸道,事事拿规矩压人。

赵崇压一压嘴角。

沉吟过数息,他吩咐道:“去朝晖殿。”

而先行离开永寿宫的云莺好巧不巧在半路上遇见德妃。

她难得离开清竹阁便有此运气,究竟是偶然还是有人蓄意为之扎乍然倒说不清楚了。

“嫔妾见过德妃娘娘。”

来不及避开,云莺只能上前与德妃见礼。

德妃扶着大宫女霜红的手立在云莺面前,上下看得她两眼,笑道:“云婕妤,真巧。”

跟在德妃身后的一位娘子也向云莺请安:“嫔妾见过云婕妤。”

云莺朝着那人看过去。

可即便看清楚对方的脸也有些记不起是谁了,这让她感到万分稀奇。

直到听见德妃称呼其“冯采女”,云莺终于恍然,住在毓秀宫、从七品的采女冯湄,前一世其不得皇帝宠爱,又因得罪德妃而被乱棍打死,至死只是个从七品的采女,不想这一世竟然与德妃走在一处。

云莺心念微转,听见德妃慢悠悠问:“云婕妤这是去了何处?”

“回德妃娘娘的话,午后得太后娘娘召见,嫔妾方才从永寿宫出来。”云莺回答她道。

德妃其实早得了消息。

若非太后娘娘召见,只怕她想在这后宫和云莺“偶遇”也不得机会。

这不是太后第一次召见云莺了。

德妃眸光微沉,也不知在太后娘娘面前,云莺是否曾胡说八道。

“不知太后娘娘召见云婕妤有何要事?”德妃冷声问。

云莺便明白德妃来者不善。

恐怕这是担心她在太后娘娘面前说起后宫里的事,特地半道上堵她,想从她口中探听情况。

但如今的情况,眼前这一位是德妃,她只不过是婕妤。

德妃若故意为难起她,能救她的人无外乎皇帝、太后和贤妃了,但与其指望他们来救,不如自己想法子脱身。

“太后娘娘问嫔妾近来是否去过藏书阁,也问嫔妾最近看得些什么书。”

云莺如实道,“后来让嫔妾说个有趣的故事听一听。”

德妃见云莺面色坦然,半信半疑:“此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了?”

云莺道:“再无旁的话。”

德妃冷哼一声:“你最好是没有半句虚言。你若是敢在太后娘娘面前搬弄本宫是非,本宫定饶不了你,你也别以为陛下宠爱过你几日,本宫便不敢动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