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之穿成“真”千金对照组(53)

作者:米荷 阅读记录

折腾到下午,才坐上有轨电车,前往电影学院。

有轨电车这种交通工具在京城已不多见,不过沪市似乎很多,大街小巷都能看见穿行的轨道,以及低矮的电车线。有的车辆自带铃铛,每过一个路口,铃铛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比路边的自行车声大一些,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市井的味道。

他们随着电车摇摇晃晃,直摇了两个多小时,才抵达电影学院门口的公交站。

校门口有一块公告栏,贴着不少校内活动,他们在花花绿绿的海报中找到一个最近的,下午两点,一位著名导演,也是该校的荣誉教授将有一场讲座,主题是西方戏剧发展史。

“就这个吧。”商爻说。

苏阙点头同意。

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讲座的内容,而是这位教授本身。

蒋文星,常见于国内上映的电影导演名单,本职是黄花电影厂的一名资深导演,由于成就不俗,近两年被母校聘为荣誉教授,时常给学生做讲座,以培养新的人才。

他拍摄的电影《五里山》在不久前热映,后来又传出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消息,一时各大报刊杂志都在吹捧这位时代的宠儿,不少人还拿他和好莱坞的威廉姆斯相提并论。

商爻曾听商维强提过此人,说他德高望重,性格随和,对待晚辈更是如春天般温暖。

其中有个例子,就是说蒋文星有个小几届的学弟想拍电影,找蒋文星借钱。蒋文星都不认识这人,但看过对方的剧本后,当场投了两万块,并且还无偿借出了自己的拍摄设备。

商爻想着,他或许可以和这位聊一聊,成与不成的,总归能受点启发。

他们一路问人,找到开讲座的教室。

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只有中间第四排有两个连着的位置。

他们没多想,径自走过去坐下了。

旁边的学生抬着瞥了他俩一眼,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默默低下了头。

蒋文星还没来,讲台上几个女生走来走去地擦黑板、调整幻灯机,学生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理论知识。

这时就听过道里传来砰的一声。

一个剑眉星目的男孩儿把厚厚一堆书砸在商爻面前的桌上,趾高气昂地问道:“你谁?”

商爻:“?”

男孩儿身后跟着一个鹅蛋脸的漂亮姑娘,拼命拉他,他不理,只对着商爻道:“这我俩的位置,你们凭什么坐?”

商爻回头看了苏阙一眼,两人皆是茫然。

苏阙快穿时也听过不少讲座,上过无数次大学,但也只知道自习室占座的规矩,还从没听说过讲座也能占座的。

他俩愣神的工夫,那男孩儿也上下打量着他们,半晌从鼻子里哼出来:“你们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吧?旁听的都去外边站着听,这是规矩。”

商爻本来已经起身准备让他了,听见这句,又乐了。

“我要是没记错,外边海报写着这是公开讲座吧?既然面向大众,究竟谁才是旁听的呢?”

眼看他又坐了回去,那男孩儿鼻子扭歪了:“这位置我早让人占了!”

“谁占了?”

男孩儿看向旁边那个戴眼镜的,那人立刻把书本举起来,钻到书页里头去。

男孩儿怒从中来,狠狠一拍桌子:“哪来的小瘪三,跟我抢座位,知不知道我是谁!”

“你谁?”商爻还真不知道,好奇地打量他一眼。

男孩儿气得天灵盖都要掀起来,一把甩开身后那女孩儿就要扑上来。

那眼镜儿吓得不轻,赶忙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别别别,汪哥,这事儿是我不对,您别计较,消消气,坐我的位置吧。”

他一面说,一面抱起书本开溜,顺带还踢了旁边那人一脚,给姓汪的男孩儿留了两个位置。

姓汪的还想再说,铃声却恰在此时响起,他只得作罢,气鼓鼓地拉着鹅蛋脸的女孩在商爻旁边坐下了。

苏阙示意商爻看讲台上的幻灯片。

一张电影海报被幻灯机白色的灯光打在黑板上,正是前不久热映的《五里山》,正中间印着男主角汪方友的侧脸。

商爻又瞅了瞅那汪姓男孩儿的侧脸。

敢情是个明星,难怪跟他吵架底气这么足!

第47章

商爻说实话, 他有点脸盲。

这点跟苏阙差不多,就是大脑会对自己不熟的、不感兴趣的信息自动过滤。

《五里山》这部影片他只看过商维强不知从哪搞到的剧本,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很快便抛到了脑后。

他更不知道男主角长什么样,所以又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儿这哥儿们的侧脸。

汪方友的表情顿时得意起来,嘴角都绷直了,脖子抻长, 好像要三百六十度供商爻瞻仰。

结果商爻转头就跟苏阙咬耳朵:“还挺像。”

声音不大, 刚好够汪方友听见, 汪方友登时横了他一眼。

好在蒋文星拿着讲义进来了, 汪方友这才没有发作。

蒋文星今年五十五岁, 两鬓花白, 显得有些老气。

大约为了掩盖这种缺陷,他留着半长的头发,特意烫成时髦小卷, 打眼看去,好像历史教材里的贝多芬。又大约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像一名导演, 他戴了顶草灰色小瓜皮帽, 身上穿着西装小马甲,嘴里叼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烟斗。

一进门就受到学生们热烈的欢迎。

蒋文星态度倒是和蔼可亲, 很是随和地和相熟的学生打招呼。

然后话题一转, 说起了他刚获奖的这部电影《五里山》。

这部影片的拍摄地在刚打开国门的深圳, 讲述了一名高中生到外企开办的工厂打暑期工的故事。

“众所周知,这是一部青春题材的影片。”蒋文星对着话筒,缓缓道来, “这类片子不好拍, 首先选角就很不容易。年轻人, 没有演技,也没有社会经验,表现不出我想传递的深刻思想——但是,诸位,汪方友同学做到了,拍这部片子时他才高一。这片子我们一共拍了一年半,在威尼斯拿奖,现在,他也成功凭借这部影片拿到了本校的录取通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

说完,蒋文星第一个鼓起了掌。

其他同学纷纷向汪方友的方向看来,报以热烈的掌声。

汪方友脸上的得意之色抑制不住了,站起来,谦虚地说了几句共勉的话。

苏阙皱了皱眉,拉着商爻小声说:“这片子我看过。”

“你看过?在哪?什么时候?”

苏阙斜乜他一眼:“你跟黄娟斗智斗勇那几天,江雨凌让我陪她去电影院看的。”

“觉得怎么样?”

苏阙瞥了汪方友一眼,没吭声。

这哥儿们虽然高傲地坐着,但耳朵一直听着他们这边的动静,她担心把实话说出来,汪方友能当场暴跳起来。

诚然,这是一部可圈可点的影片。蒋文星的表现手法十分细腻,全片没有外在的矛盾冲突,但却让人在主角的心理变化中提心吊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