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苦情女配她支楞起来了(133)+番外

作者:潇湘碧影 阅读记录

寒风呼啸,江顺川顶着夜色走到了自家老屋。这是一栋他省吃俭用盖起来的房子。足有两层高,共6间屋,并带一个做厨房的偏厦。如果只有他们一家四口住,那自然是相当宽敞的。

但江顺川是农村人,他盖好房子后,便把父母接到了城里。然后,他父母不舍得孙子,于是把他弟弟家的两儿一女都带了上来。区区六间房子,顿时变得跟家属区一样挤挤挨挨的了。

时下的宗族观念还很强,江顺川不觉得拉扯侄子们有什么问题,且他在二造还有单位分房,侄子们便跟着老人在这里住了下来。

此时家里的晚辈们正围着火盆陪着老人家侃白话,见江顺川突然回来,不免问上两句。江顺川随便找了个借口糊弄过父母后,一把薅起大侄子江应才,把人拎去了他的房间。

在江应才的满脸疑惑中,江顺川忽地笑出了八颗牙:“应才,你今年26了,想讨老婆吗?”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江厂长的目的,王建业猝不及防啊!

第94章 想离婚吗?

当然想!26岁的青壮年,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对女人有着迫切的需求!江应才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己的大伯:“大伯,你有对象要介绍给我吗?”

江顺川笑着点点头:“你明天回村里一趟,找你爸妈弄点新鲜的小菜上来,再买些水果糖,去看你大伯娘。”

江应才愣了愣。

江顺川从口袋里掏出钱和副食本,点了相应的数目递到了江应才面前:“那妹子在我家,暂时跟你大伯娘住着。不过她还没离婚,你不要表现得太明显。先留个好印象,其余的以后再说。”

“没离婚!???”江应才差点给口水呛着,虽然他只是个临时工,但是让他去撬人墙角,也太……

江顺川笑了两声:“放心吧,她自己很快就离了,不用你掺和。”他摆摆手,无视侄子的欲言又止,只叮嘱了几句,就把人打发走了。

江应才:“……”

楼下不知在聊些什么,不时有笑声传来。江顺川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份报纸,却没看内容。

他的儿女大了,侄儿侄女们也都大了。孩子小的时候,只要管吃饱饭。可等他们长大,既要操心工作,也要操心婚配。总计5个孩子,想想都脑壳疼。

最让人恼火的是,现在各单位的编制已经满得不能再满,基本没了招工名额。哪怕江顺川是副厂长,想搞到个编制,也得脱层皮。可不弄编制,难道让孩子们回农村种田?

江顺川无法接受。他自己吃过种田的苦,当然不想在县里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们去遭那个罪。所以,孩子们的前程一直是他目前最焦心的问题。

可巧,昨天林秀芬哭着来厂里求助了。

江顺川当时便心念一动,有了好主意——自己没办法给侄子搞到编制,那笔杆子林秀芬呢?

江顺川当了几十年干部,太知道笔杆子的重要了。林秀芬第一次中稿时,厂里就动了特招她的心思。只是厂里的编制属实过于稀缺,才没让提议通过。可厂里想不想要个动不动能写文章上省报的笔杆子?

废话!

不止二造想要,县里的哪个单位不想要?林秀芬现在名声不显,厂里还卡她的编制。等到她再写几篇文章,怕不是就得跟县委抢人了。

二造抢不抢得过县委?江顺川觉得,有王建业在,二造肯定出局。何况即使二造抢赢了,又关他副厂长什么事?他上头还有一堆领导呢。林秀芬写文章能紧着他来吗?

可换个角度想,如果林秀芬是他江家人呢?

有机会的时候,帮亲大伯写个文章什么的,不过分吧?

江顺川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趁着林秀芬没被有需要的单位收编,仍然是农妇身份,赶紧扒拉到自家来。不然一旦她自己被县里招工招干,江应才个临时工就一点希望都没了。

至于林秀芬的丈夫王建业?江顺川在心里嗤笑一声,打他刚认得林秀芬起,就知道林秀芬想离婚。白天林秀芬看似普通的抱怨,可她又一次把王建业阉鸡公的名声宣扬出来,已经是明摆着不想过下去的态度了。

再说了,王建业确实配不上人家。谁家有孩子的谁知道,那些县里单位上的孩子,一天天坐在教室里,读上好几年书,狗刨字还是狗刨字。能写好字的百里挑一。林秀芬一个每日都要劳作的妇女,短短半年多的时间,硬生生的练出了笔锋。可见她有多大的毅力、有多强的学习能力。

这样的新妇,王家留得住吗?王建业死了妈还差不多。

既然横竖是要离开王家的,那他江顺川自然先下手为强了。所以今天他才表现的格外热情,是露馅、也是诚意。抬头嫁女、低头娶妇。他们江家想要个好新妇,那不得捧着点么?

等到婚事成了,日后林秀芬一飞冲天时,他侄子自然能被带着过好日子。算是给他减轻负担了。且对林秀芬而言也是好事,江家再怎么着,也比王家强。临时工赚得是不如司机多,可他们家没有老妖婆不是?

退一万步讲,林秀芬没看上江应才,那也没关系。些许小恩小惠,交好个笔杆子,划得来。

江顺川的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越想越觉得今天的自己简直是福至心灵了!

次日一早,黑甜一觉的林秀芬按着习惯的生物钟,准时醒来。农村要干农活,普遍比城里起得早。于是林秀芬躺到天毛毛亮时,翻身下床,趁着林月英没起来,先干起了家务。

一家四口两间房,生活用品挤得满满当当。此时没有整体橱柜与壁柜的概念,多数人家只有柜子箱子和普通的棚架,更显得凌乱。加上暗沉的墙壁,妥妥的叙利亚战损风。暂时寄人篱下的林秀芬当即撸起袖子,收拾起了客厅。

干惯了活计的她手脚相当麻利,等到林月英8点钟起床时,不免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客厅惊了一下。心里越发满意,这姑娘真的又勤快又能干。别看小小的家务,里头门道多着呢。

有些笨手笨脚的,一天搞到晚,除了地板干净点,看起来跟没搞似的。而伶俐的妇女,就像林秀芬一样,收拾过的屋子清清泰泰,看着就舒坦!

“你是客,怎么搞起卫生来?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林月英笑道,“快坐下歇下气,我去食堂买几个馒头回来,配着昨天杨主任送的咸鸭蛋吃馒头。”

“大姑都说我是你侄女,侄女给姑姑家干点活不是应该的?”林秀芬也客气的寒暄着,心里却想:好家伙!大清早吃咸蛋馒头,双职工家庭真不是一般的壕!

林月英猜她在这里拘束,也没过分客套,叮嘱了几句后,出门买馒头去了。路上碰到邻居们,还没忘夸一夸林秀芬的贴心和能干。没多久,二造的吃瓜群众们又接上了昨晚的瓜——原来林秀芬那么心灵手巧啊?所以王建业得怎么哄老婆回心转意呢?跪搓衣板吗?

林秀芬暂不知外面的纷纷扰扰,收拾完客厅的她,不便去卧室折腾,于是借着日光,安安静静的在饭桌上抄起了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