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叫我夫君是反派(198)
在这样迫人的气息下,若是一般人怕是早已惶恐的跪下请罪了,然而李燃却是一副坦然的样子,恭顺地问:“不知父皇今日请儿来,可是要问罪何事?”
皇帝看着他,半晌道:“你可知,太子千辛万苦从宫外带回了些什么!”
李燃不动声色。
皇帝面上露出失望的表情来,摇了摇头,道:“原本还对你有些期望,想不到你竟做出这些事来!”
李燃身形微顿。
“你行刺兄长,当真以为将那些东西烧掉就无人知晓了?也幸好太子对你素有防备,还藏了一部分起来。”皇帝走得更近了些,手里拿着一叠东西似乎想要让李燃看得更清楚些。
李燃抬起头来就瞧见皇帝手中捏着几张熟悉的信纸,不由得指节一僵。
“太子重伤昏迷之际还在顾念着你,为你求情。若你还念着几分与太子之间的兄弟情谊,便将你做的那些事如数供来,若有一处与太子所言对不上,便照着谋逆处置!”
言外之意,若是此时承认,念在父子情谊兄弟情谊的份上,还有几分善了的余地。若是死不认罪,毫无悔过之心,那便只有罪同谋逆了。
到底是依言请罪,或是抵死不认。
第126章
◎大殿之上一片寂静,被宣见来的几个官员站列在侧,皆面色微紧。
有几个东宫党羽……◎
大殿之上一片寂静,被宣见来的几个官员站列在侧,皆面色微紧。
有几个东宫党羽面上皆露出了愤懑之色,若是太子遇刺重伤一事当真是二殿下所为,又岂能这样轻易的放过?
太子人善顾念手足之情,这是人尽皆知之事,从前二殿下做过,多少有愧于太子之事,太子也从未计较过。若当真是太子替二殿下求情,陛下答应二殿下若有悔过便不再追究,也确实可能。
毕竟虎毒尚且不食子,二殿下到底也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总不可能真的要对其喊打喊杀。
本就已经证据确凿了,若按照律法,本该死罪难逃才是。幸而太子仁德,始终念着手足之情。若是还有点心的,趁着这样好的机会低头认罪,受点不重不轻的责罚,此事便也过去了。
无疑这是一个极好的选择,总比抵死不认罪,最后狼当入狱来的要好。
而面对陛下这样紧迫的问罪,李燃神色微顿了顿,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认下之时,李燃却是低低一叹,面上竟是落寞之色:“儿臣自认与皇兄之间手足情谊深厚,却不想皇兄竟然这般百般陷害。儿臣从昨日起便从未见到过皇兄,更不知自己究竟做过何等错事,竟然叫父皇如此震怒!”
此言说的真真切切,几乎难以叫人辨认真假。
“若说当真有罪,昨日有人给儿臣报信,道太子在永安巷遇刺,儿臣甚是担忧,便着人点了些兵位与巡城卫一同找寻太子下落。私自在城中调兵实属不该,儿臣请陛下责罚!”李燃声音低磁清晰,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听上去却是坦荡至极的。
“你既知道太子遇刺,为何不来宫中报信?”皇帝沉声问。
“当时来府邸送信之人,身份不明,儿臣恐其是别有用心之人谎报此事,这才不敢拿此事冒然惊扰父皇。”李燃说着微微叹息,一声竟面露几分难色,“儿臣便先行带人去永安巷求证此事,却不想着人去问了巷中百姓才知……”
“才知什么?”
“此事有损太子储君威严,儿臣不敢说。”
皇帝看着他,沉声道:“事关太子,你如实说来便是,既然是太子自己所做之事,百姓说得,你又何必替他隐瞒。”
“永安巷的百姓皆道,太子常去的那户院落住着一貌美女子,招了不少人惦记着。昨日传来打斗,怕是太子与人冲冠一怒为红颜……”
“放肆!”皇帝只觉从胸口窜起一道怒意,好半响才缓和下来,想到今晨召见的郑家女,又觉得一阵头昏脑胀。他抬手按了按脑袋,终于缓和了一些语气看向李燃,问,“百姓当真如此说?”
“而臣不敢欺瞒,只是百姓不知太子真实身份,难免加以揣度,而臣相信皇兄绝不会做出这等丑事的!”
李燃继续斟酌道,“巷中百姓皆道只是寻常打斗而已,儿臣不能确定是否真有刺客,便只好着人在城中寻找。各处都寻找过了,也不见太子踪影,待到傍晚的时候,儿臣着人去东宫打探的消息,听东宫之人说,太子已经回宫,儿臣这才放心。”
“却不曾想今日就传来太子遇刺重伤的消息,还牵扯出这样多的事宜来。儿臣不知做错了什么,竟被皇兄这般诬赖。”
东宫属臣皆震惊于二殿下这般坦然的信口胡言,却又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辩驳。
皇帝看着他又举起了手中信笺模样的东西:“你当真不认得这些?”
“儿臣属实不知,还请父皇直言。”
李燃声音不急不躁,坦然自若,像是笃定了太子绝不会交出去任何东西一般。
那些东西嘤嘤说了已经尽数毁掉了,那便就是毁掉了,绝不可能有遗漏。
况且若当真太子手中还有这样一份东西的话,怕等着他的就不是父皇宣召,而是直接被兵卫围剿了。
太子恨他入骨,怎么可能会好意求情?
果然,皇帝看着他一副稳若泰山的模样,又看了看手心里的信笺,当即也没再说什么了,随意的将手里的东西团成一个团扔进了筒里。
“太子受伤还未醒,你去看看他吧。”
竟然就这般过去了,东宫臣属露出了不可置信的面容,然而却改变不了帝王心中所想。
李燃恭敬告退,便离开了。
勤政殿是帝王寝殿,即便是偏殿也不输于东宫寝殿。因为太子昏睡不醒,几个大夫来来回回的穿梭在其间,院子之中架起了炉子,太医们轮番坐在小炉子前掌控着火候,给太子熬着药。
李燃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他大步走了进去,看到青色的床幔放下掩盖着的人影。
看到二殿下突然来了,太医们纵然心有猜测,却还是纷纷行礼。
“太子伤势如何了?”
周太医上前了一步,叹了口气道:“太子殿下身上的刀伤,直逼着要害,也不知谁有这样的大的本事,竟然让原本的致命伤愈合了。微臣原以为活私人肉肉白骨乃是凡间人编撰而成,如今看来却也并非是不可能。”
一个已经丧失生机的人到底是被高人如何救活的,着实让人不敢想象。
“太子生来体弱,还望诸位要多费些心思。”李燃垂了垂眸,不动声色道。
太医们受宠若惊,恭敬的回道:“臣等当竭尽所能。”
来福是奉陛下之命一直跟在二殿下身后的,此刻看着二殿下如此谦和的样子,心中也放下了些心。
当年之事让西北军中的一些人一直对太子与陛下怀恨在心,这么多年过去,梁大将军虽然不在了,但是那些人心中的恨意却好像并没有消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