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美食暴富了[八零](107)

作者:生笙慢 阅读记录

嗐,只能说,价钱高不是苏记的错,只能怪自己太穷!

化悲愤为食欲,不管了,先吃了再说!

至于下顿……努力赚钱吧!

第54章 元宵

1988年的祁连县, 新年还没过完,却比过年时还热闹,刮起了一股火锅热潮。

正宗的川渝火锅, 这名头打出来,很多人连本省都没出过,现在不用出远门, 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外地的美食,咋地都要去试试啊!

外面吹着冷风, 待在屋里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再约上三五个好友一块, 想吃啥都能吃到,虽说不便宜, 但几个人平摊下来也只用四五块钱,多快乐!

苏记的火锅店,成了县城人新一处最爱去的地方,火锅店里天天都爆满,几乎座无虚席。

苏蕊从之前招的一批人手里, 又赶紧挑了六个表现优异的老手送进店里,这会真是哪哪都需要人。

光洗菜切菜的帮工就有五个, 专门坐在水池边洗刷有五个人,这些不提, 店里提供酱料,口味品种很多, 这里最畅销的就是经典的芝麻油碟,每天店里用的芝麻酱和蒜末都按桶记, 必须安排专门人来剥蒜捣蒜末, 不然都不够店里用的。

苏莫和苏磊的车队, 也是满车的往仓库里运食材,瓜果蔬菜用量太大了,县城里的品种供应不上,苏蕊早早联系了县外的种植大户,来满足店里的需求。

如此BBZL 火爆的生意,难免引起有心人的眼红,但消息灵通的,对苏蕊背后有人脉的事情也知道一二,再说这正宗的手艺,想要模仿到位还真的挺难,毕竟像苏记这样的火锅店,投入不小,要是想要盲目跟风,这么贵的菜品却没客人买单,那真得赔的底裤朝天,所以眼红的人是不少,但短时间内还真没出现跟风模仿的饭店。

苏蕊也不在意,祁连县迟早会出现第二家、第三家火锅店,但到了那时候,苏记的特色火锅也上新了,鸡公锅、甲鱼锅……能推出的花样太多,完全不怕人模仿,苏蕊早早计划好了。

当然这还是后话,这边火锅店开业前五天的业绩出来了,望着桌上快要堆不下的钞票,苏蕊和方桂兰心里美滋滋,最高的一天,火锅店里的营业额居然超过了五位数!真真正正的来吃火锅的客人,排队都排到了马路上,店里座无虚席。

方桂兰乐傻了,下意识算起账,嘴里嘀咕:“一天就成了万元户,这要是干一年下来……”

掰着手指头算不好了,这个数目大的方桂兰连想都不敢想。

“刚开业新鲜劲,这个营业额还能再涨涨,等稳定下来,一天店里的上客率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应该没问题。”对这个结果,苏蕊还是挺满意的。

要知道祁连县算是大县,人口大概在三十万左右,这样高的上客率无疑是很高了。虽说吃火锅不分季节,很多人一年四季都爱吃,但相比较下来,天气冷生意还是会更好些。

“那不是说夏天生意就不行了?”方桂兰急忙问道。

“肯定的,”苏蕊十分淡定,“夏天就推出些清淡口味的锅子,味道好还是有客人的。”

夏天自然有夏天的生意,以苏蕊开店的速度,说不定过两个月就要开新店了,再说做吃食的生意,其实淡旺季并不明显,影响不算特别大。

见苏蕊这么说,方桂兰也不讨人嫌,闺女心里有谱就行。

苏蕊把钱收进保险柜里,现在生意上流动资金越来越多,没有后世的网银,苏蕊也懒得天天往银行跑,新家周围的环境清静安全多,小黑也长成大狼狗了,看家护院特别能干,她还买了个保险柜回来,把贵重物品放里面,白天没人在家,苏蕊也放心的很,这样用钱时取用也更方便了。

苏蕊锁好柜子,保险柜的密码就她和方桂兰俩人知道,无形中家庭地位再次拔高了一大截,当然按苏建平几个男同志的心思,已经没法再高了好伐!

自从家里有了这玩意,苏莫兜里的钱干脆也交给方桂兰保管,苏莫忍不住嘀咕,好歹他也是快当老板的人了,在掏洞藏钱算咋回事,保险柜才是有钱人的标配啊!

“对了妈,今年过年大妞事情闹得,咱们也没功夫去老舅家拜年,你准备咋办啊?”苏蕊打水洗手,边问道。

毕竟苏磊以前一直待在方老舅家,现BBZL 在跑回来但情分还在,更别说陈嫂子提醒大妞的事情,几样算下来,咋说今年过年苏家这边都该去一趟的。

方桂兰其实也在琢磨这事,每年都是初二回娘家,但这不是去找任家算账耽搁了,还得忙着回来开店,年前就定好的日子,也不好改了,一家子匆匆赶回来,蒙头就是忙,好不容易两家店都走上了正轨,抬头看眼日历,都快过完年了。

苏蕊走到方桂兰旁边坐下,“我觉得不如把老舅一家请来县城住两天,正好咱家开了店老舅还没来尝过,元宵节咱们一家去店里吃,也好好聚聚,这样可行?”

方桂兰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真不差,“不知道你老舅一家愿不愿意来啊?”

“这有啥,你给大舅妈打电话说一声,问问呗。”苏蕊道。

说实话,对于苏记现在的成绩,方桂兰已经特别骄傲了,她心里有点点得意,当然自家闺女做得好东西,方桂兰也真心想让自家亲哥嫂子来尝尝。

方桂兰屁颠屁颠打电话去了,苏蕊提了一嘴就没放在心上,她还有别的事忙勒。

火锅店后仓库

工人正在下货,苏大妞拿着本和笔,一板一眼的记录着。

阿梅好奇问苏蕊:“老板,咱们买这么多面粉回来干啥?”

这批货要是运到对面店,阿梅也不会好奇,问题是火锅店里不需要这么多面食啊,难道老板准备上新品了?

“这是糯米粉。”苏蕊跟刘强说着话。

“过两天就元宵节了,等会挂上告示牌,元宵节来店里消费的,每位食客提供免费元宵一份,仅限节日当天。”

阿梅恍然大悟,这就是老板培训时说的促销手段?她忍不住咂舌,这免费元宵提供消息一出,吸引力绝对瞬间大增。

免费的谁不想占这个便宜?本来就想来火锅店吃饭的人不用说,那些原本犹豫想来不想来的,这下过节来火锅店搓一顿,顺便还能吃一份免费元宵,又尝鲜了,又过节了,一举两得啊!

想明白这个点,阿梅对自家老板的脑瓜子那是愈加佩服,再一琢磨,这也不光是脑瓜子聪明的问题,谁不知道免费东西能吸引来客人,但也得有那魄力舍得先出血才行啊!

有人要说了,一碗元宵又能值多少钱?可是也不算算总量,按照火锅店现在每天的客流量来算,一斤面粉只能做五碗汤圆,还有芝麻、白糖做馅,用料都不少,这一天下来也得花不少钱呢!

又不舍得出钱,又害怕回不了本,活该那些人赚不着钱!阿梅心里沾沾自得,跟着她家老板绝对是她做得最对的决定。

“汤圆做出来能放冰柜里冻着,这两天辛苦一下,多做些汤圆出来,不然到了那天忙不过来。”苏蕊叮嘱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