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美食暴富了[八零](58)

作者:生笙慢 阅读记录

猴子喜上眉梢,热情的送走了赵从文。

赵从文看眼手表,快要检票进站,拿上买好的东西,小跑着往站台跑,挤过人群,终于上了车,赵从文坐在座位上,打开饭盒吃饭。

他选地红烧肉的盒饭,迫不及待的夹一块肉塞进嘴巴。

牙齿穿过酥软的表皮,肥肉一点也不油腻,软烂入味,浓重的酱油香甜味儿。

“!!!”

完全超出赵从文的期待,原本想着换个口味,没想到能吃到这样的美味!

把辣椒酱拌进米饭里,不就菜,赵从文都能干两大碗。

尝过好吃的饭菜,赵从文期待的看向自己犹犹豫豫买回来的奶茶上。

丝滑的液体滑入口腔,甜滋滋的鲜奶混合着茶香,一点不腻,赵从文眼睛一亮,一口接着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喝到最后,倒拍瓶底,把黑色小圆子倒出来,开心的尝鲜。

“啊~”

意犹未尽的喝完最后一口奶茶,赵从文满足的舒口气,他不知道自己吃饭时情不自禁做出的各种表情,完全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同志,你吃的什么,BBZL 看起来味道好像不错?”

对面气质儒雅的男同志带着孩子,小姑娘眼巴巴的看着装奶茶的玻璃瓶子,大眼睛里满是好奇。

赵从文公费出差,直接买的卧铺票,票价不便宜,能在同一车厢的乘客,条件肯定都不差。

“听口音,同志你也是祁连县人吧?”赵从文问道。

见对面人点头,赵从文自发宣传起来,“平安街开了一家苏记饭店,这是他家卖的奶茶。”

“爸爸。”小姑娘拉拉衣摆。

“回来就带你去好不好。”

“好!”

“位置在平安街一号,十月一号新店开业。”赵从文忙把猴子的话重复一遍。

车厢里其他人都听了一耳朵,家在祁连县城的人默默记下苏记二字,心里生出了好奇,暗暗决定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味道。

口口相传,苏记的名字就这样越传越广。

第一天出摊,九个人收摊回来,心情各不相同。

猴子三人第一个回来,没到三点钟东西全卖光了,最后剩下十瓶奶茶,回来的路上,猴子灵机一动,拐道去了电影院门口,小情侣去看个电影,猴子站在那吆喝,特意说是女同志的最爱,哪个男同志不想讨对象欢心呢,结果没半小时也全卖出去了。

大娃二娃经过一天,对猴子打心眼儿里服气,这脑瓜子就是聪明,他们想破脑袋也转不过弯来,还能分地方卖东西。

三人哥俩好的,说说笑笑。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回到小院,最后一个到家的是苏三嫂。

东西只卖出去一半,对比其他人几乎卖空的车厢,潘凤梅垂头丧气,心情特别失落。

苏蕊也不特意去开解,她拿出本子,清清嗓子。

“咳咳,”

屋里的人纷纷看过来。

“以后每天卖多少,我收过账后,会将你们每个人的数量记在本子上,这就是你们的业绩,月底的时候,按本子上记得数目发工资。”

“卖出去一份盒饭分三分钱,一瓶奶茶分五分钱,以后再上其他东西,分成咱们再商量。”

见大家没有异议,苏蕊一个一个把钱数清楚,然后能对上准备的货物数量就行。

“猴子组,卖三百份盒饭,二十瓶牛奶,共计两百三十四块钱,分成十块钱。”

猴子和大娃二娃骄傲挺胸,得意洋洋的样子。

苏蕊想了下,“猴子,你要带大娃二娃两个人,我做主他俩不参与分成,你带他俩几天,熟悉了流程,就让他俩出去单干。”

又看向大娃二娃,“小姑这样决定,你俩有意见不?”

大娃二娃先摇头又猛地点头,“小姑说得对,我们没帮上啥忙,都是猴子哥的功劳。”

从摆摊的地方到卖东西,猴子一个人完全能包圆了,现在看着小姑的面子,猴子带着他俩还要多俩人分钱,这咋好意思呢。

能学到本事,大娃觉得比啥都重要。

“这哪成啊!”猴子跳起来。

“就这样定了。”苏蕊坚定道。

猴子挠挠头,心里有些感动,他觉BBZL 得苏蕊是把他看成了自己人,心里不由暗暗决定,一定要好好带着大娃二娃。

“苏磊,卖两百五十份盒饭,十瓶牛奶,共计一百九十三块钱,分成八块二毛五。”

听到自己排在第二,苏磊挺直腰杆,暗暗打气,下次自己一定要争第一!

……

“潘凤梅,卖一百份盒饭,五瓶牛奶,共计七十六块钱,分成三块零六分。”

成了倒数第一,范凤梅老脸火辣辣的,觉得丢脸极了。

核对无误后,苏蕊让每个人在账本上签过字。

“以后都是这样的流程,别人的成绩大家都看到了,做得好的继续保持,做得不好的好好加油。”苏蕊鼓励两句。

谁都不想比别人差,这才一天,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赚得钱,就差了三倍呢!众人都感受到了浓浓的紧迫性,必须得加倍好好干,凭啥别人可以自己就不行?!

瞧猴子兴奋的样子,苏蕊问道:“猴子,这还有三百多份盒饭,你要拿去卖不?”

猴子觉得苏蕊真是他亲姐,“卖了也算我的?”

“当然了,只要你能卖出去。”苏蕊说的肯定。

“我去!”

赶着还没到下班点,猴子搬上东西骑车就往外奔,大娃二娃一愣,赶忙追上去,“猴子哥,等等我们啊。”

潘凤梅咬牙,推着车也出去继续卖。

见大家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苏蕊偷偷坏笑。

方桂兰全程旁观,只觉得她家花儿真是聪明,管着手底下人的样子,真有大老板的派头。

“刚刚沈同志打电话过来,不知道啥事。”

最近太忙,苏蕊都还没来得及跟家里说,她在跟沈修明谈对象的事。

“哦,可能是我让沈大哥帮忙找几个帮工,不然店里后厨只有刘强和钱安两个,我怕忙不过来。”

苏蕊准备慢慢从后厨脱离出来,专心经营生意。

“这次准备招几个人?”方桂兰听到又要招人,不由问道。

“目前来三个正好,”苏蕊盘算起来,“刘强和钱安一人带一个,炒菜和烤串俩个人应该够了,剩下那个做糕点和甜品。”

方桂兰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她没想到苏蕊还会打算卖糕点。

“做什么糕点?”

苏蕊摇晃着小脑袋,“很快就要中秋了,必须紧跟时节,苏记咋能没有月饼勒?”

“做月饼?”

“绝对是妈你没吃过的月饼。”苏蕊语气神秘。

方桂兰被勾起了兴趣。

苏蕊得意昂着脑袋,必须要让人见识见识后世风靡一时的冰皮月饼!

说干就干,俩人匆匆跑去粮食店,再出来,骑着的三轮车厢里堆得满满的面粉袋子。

方桂兰第一次知道做糕点原来得用这么多种面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