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团宠福妻她超凶哒(331)+番外
眼看着狗儿和儿媳进了家门——
金寡妇向村里人交代,说道:“大家放心,俺会让狗儿看好她的。”
说完,满脸羞惭地转头回了家。
刚跨进栅栏门,看见从屋里出来的儿子。
“……那个贱.人闹你了吗?要是她敢闹你,你给娘说,娘替你教训她。”
金寡妇声音微微扬起,让屋里的夏茹听了个分明。
狗儿拐弯抹角给媳妇儿说情,笑呵呵地说道:
“娘,俺媳妇儿知道错了,你就原谅她一回。
她说了,以后会学着做家里的事,替你分担分担。”
“最好这样。”金寡妇不满地道。
“人家有了儿媳就能享福。
就俺命苦,儿子有媳妇儿了,还要受苦受累。
真是上辈子欠了你们的!”
她一身补丁摞补丁,脸上都是皱纹。
这么一卖惨,看着真挺可怜的。
狗儿忙嘴甜哄道:“别人家是别人家,咱家是咱家,别人家也没娘你有本事啊。”
金寡妇一下被哄的心花怒放,乐的不行。
“……就你会说好话。”
屋里听到这对无耻母子说话声音的夏茹撇了撇嘴,心中满是鄙夷。
两个大土鳖!
想到大队的人明天要去双山大队换豆子,她心里琢磨起来。
林棠害她失去后盾,如今落的这般田地,报复够了吧?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得争取到去双山大队的机会。
能不能离开东风大队就靠那里了。
要是林棠救自己出这苦海,她们的恩怨就一笔勾销。
也不知道她妈妈找没找她,是不是还等着她去她的宿舍住呢!
夏茹不知道的是,跟她不欢而散的第二天,董小莲回到家。
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场景。
房里仅剩的东西被烧的烧了,钱没了,夏茹的东西也没了。
那副场景,董小莲很难不认为她跑了。
丈夫进去了,女儿拿钱跑了,她心里一片悲凉。
回到单位又步步惊心。
无奈之下,只能申请外调,去了偏远地区。
所以,就算夏茹回了县里,也是连个踏脚的地方都没有。
夏家的人和事,林棠不知道也不在乎。
此时,林家收到了在外当兵的林卫国的来信。
一家人高兴不已。
看着无声流眼泪的大伯母,再想起好些年没回来的堂哥,林棠心里也酸酸的。
“大伯母,卫国哥寄信回来这是好事,你怎么还哭了。
要是我哥知道,心里得多难受啊!”
高萍收到大儿子的信,在家里就狠狠哭了一场。
这会儿到老二家又惦记上不知热不知冷的自家老大,情难自禁,这才又落下泪来。
她心疼啊!
毕竟是从肚子出来的第一个孩子。
常年不在家。
时时把脑袋别在腰上。
她当娘的哪能不担心、不心疼。
听到棠棠的话,意识到自己失态了,高萍忙擦擦眼泪。
“让你们看笑话了,我也是……”她不好意思地说道。
林棠摇摇头,说道:“卫国哥是大伯母的亲儿子,母子连心,几年不见,哪可能不想?
我们都知道,大伯母不用解释。”
如今那边形势不妙。
边防时有冲突。
家里的人,谁不是提着心吊着胆?!
高萍听到林棠的安慰,心里熨帖的不像话。
看着李秀丽,说道:“还是闺女暖心!像我家的几个小子,一句好话都不晓得说,就会气人。”
才刚给家里买了三斤肉的林爱国,“……”
他怎么不贴心了。
给老父老娘买肉补身体不是贴心吗?
第349章 活着就好
林卫国沉默不语。
管好自己的小家,让自己媳妇儿孝顺爹娘,也算贴心吧?
林福见媳妇儿跟棠棠聊起来了,忙把话题拉回来。
“棠棠,你卫国哥给你单独寄了封信,你先看看。”
说着,把信给了林棠。
好奇儿子给棠棠说了什么,他们就一起过来了。
林棠看了一部分,眼中迸出一抹光亮。
里面好似亮着星光。
脸上露出极少见的开怀的笑。
“是好事!”她一脸高兴地道。
林福看侄女乐得不行,代大家伙问道:“棠棠,是啥好事?”
难道卫国有对象了?!
也不对啊。
据说他们那边鸟不拉屎,连只母蚊子都没有,哪可能谈到对象。
想到老大难的大儿子,林福心里又是骄傲又是发愁。
林家其他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林棠身上。
林棠收起笑意,说道:“……卫国哥说他看见和平叔了。”
和平叔?
林家人都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和平叔,棠棠认识的叫和平的,全村也只有出去当兵的萧和平。
林福嘴唇轻颤,震惊地问:“棠,棠棠,你说的是……萧和平?”
可是,和平他……不是牺牲了吗?
难道……
林棠点头道:“对,就是和平叔。
和平叔没牺牲,他这么些年是出任务去了,卫国哥在信上说和平叔快回来了。
嗯……信是一个月前寄的,算算时间,和平叔应该快回来了。”
杨婆婆到底等到和儿子团聚了,真好啊!!
林福微微一愣,随即笑开了。
拍了下大腿。
“好啊,和平活着回来了,真好!”
高萍也满脸笑意,“确实是件大好事,杨婶子要是知道了,不定多高兴呢。”
想到杨婶子一把年纪了,要是直说了这事,她担心老人身体撑不住。
“确定了吗?这事能告诉杨婶子吗?”
林棠没多想,直言道:
“和平叔受伤了,以后上不了战场了,应该会转业,还是提前告诉杨婆婆吧。”
卫国哥在信上说了,他们在出任务的时候,碰上了身受重伤的萧和平。
靠着她寄过去的养伤药才把人救回来。
只是伤的太重,脚不太好了,只能退下来。
提前给杨婆婆打个预防针,也省的和平叔突然回来,把老人家吓到了。
高萍点头,“行,我等会儿就去找杨婶子。”
林福叹了口气,“……活着就好。”
就像他对卫国的期盼,能全头全尾回来最好。
……甭管缺胳膊少腿,活着就成。
毕竟那可是战场啊!
高萍想到大儿子,眼睛又是一酸。
怕自己坏了大家的心情。
她转移了注意力。
“……大房也准备盖几间砖瓦房。
卫国这几年寄了不少钱,那钱我都攒着呢。
我和当家的就想着给卫国单独盖一处。
不管他啥时候回来,住的地方我和他爹总要准备好。”
前两年家里困难的时候,靠着大儿子的津贴才宽裕了些。
不过,用的津贴她都记着呢。
眼下闺女老早嫁出去了。
老二老三也有了稳定收入。
她就把那些钱单独给卫国存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