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年代:团宠福妻她超凶哒(513)+番外

作者:南飞一客 阅读记录

钟畅闻言怔住。

稍一沉吟,脸上的气愤消了不少。

也对!

有这个傻子在,她能省不少事。

钟畅敛去脸上的怒意,看着钱弟来说道:“这是你说的?”

钱弟来点头如捣蒜。

生怕好友生气。

钟畅想到以后饭有人代她做,衣服有人代她洗,地里的活有人帮她做……嘴角微勾。

“这是你说的,我可没勉强你。”

钱弟来只想好友消气,完全没有异议地点了头。

钟畅绽开笑颜,语气缓和了许多。

“弟来你真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以后有什么好东西,一定会分给你的。”

分些碎渣渣就能得到一个免费的保姆,何乐而不为呢?!

钱弟来想到曾经吃到的鸡蛋,没忍住咽了下口水。

对钟畅满心感激。

“钟畅,你真好。”

比她家人都好。

钟畅看着眼前人亮晶晶的眼睛,莫名有些心虚。

转念想到自己不也给了她好处吗,那点儿心虚瞬间又没了。

“走吧,我带你去住的地方。”

钱弟来忙带着大包小包跟上。

钟畅本想帮忙,看到那东西破破烂烂的,嫌弃地撇撇嘴,没搭手。

当做没看见。

钱弟来也没想让她帮,大包背身后,左胳膊挂着个用绳子缠着的、破了檐的塑料盆,右胳膊挂一个布包袱,双手也是占得满满的。

就这样,如老牛一般的,艰难地往牛棚挪去。

几个男知青眼睛都没往这里扫。

他们的任务重着呢。

建明大队发生的事,林福没心思管,也不在意。

他对主动提出要去双山大队的朱岚印象不差。

朱岚问什么,林福都愿意回答。

一路上气氛倒也不尴尬。

到知青点,朱岚看到知青点,神情微怔。

“大队长,这是给我们住的?”

林福瞧了一眼门口竖着的、写着‘知青点’三个字的牌子,眼神充满疑惑。

难不成这个知识青年,只是青年,没有知识?

心里嘀咕,嘴上却道:“是,先进去吧。”

陈婉婉等人听见声音,从屋里出来。

待看到大队长来了,脸上带上亲热的笑。

“大队长来了。”大家纷纷打招呼道。

林福常年到处跑显得别样黑的脸上也露了个笑,热诚道:“大家东西都收拾好了吗?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去找大队部。”

其实对这些知青的到来,他挺发愁的。

城里同志跟他们乡下的可不一样。

单从体魄上看,也知道让他们下地干活那是强人所难。

但是,这既然是上面的要求,那么他们就一定要把人安置好。

八个知青相互认识后,隐隐以余飞扬为首,因此也是他代众人回话的。

“谢谢大队长关心。”

“林棠同志已经带着我们到处看过了,要是有需要我们会说的,大队的建设,我们也会尽力而为。”

其他知青点着头,一副赞同的样子。

林福看他们很谦虚,心里那股担心这些人不好管的担心散了一半。

“棠棠带你们转过了啊,那我放心了。”

第543章 捡粪是日常?

说完,看向从建明大队带来的新知青。

“这位是新来的朱岚知青,你们把知道的情况给朱知青说一下。

大家一路都辛苦,我就不打扰你们了,收拾好早点儿休息,明天注意上工时间。”

他接到的指示是:让这些知青融入农村、建设农村。

这个意思不就是干活、干活、干活吗!!!

最好一天也不要浪费。

院子里,除了朱岚,剩下的八个知青顿时傻眼了。

林福没多管他们的反应,说完话就离开了。

知青点院子陷入一片沉默中。

最后还是朱岚打破了安静。

“双山大队不错了,我之前去了建明大队,那边的知青点在牛棚,而且我已经干了好几个小时的活了……”

跟那边相比,这边已经很很很很不错了。

她一句牛棚,震住了陈婉婉等知青。

余飞扬也不敢相信,平和的声音都挑高了。

“牛棚?”

朱岚点头,肯定道:“对,就是牛棚。”

用杂草和土建的破屋子,根本不像人住的。

“所以,现在的条件咱们就知足吧。”

陈婉婉没忍住咽了下口水,说道:“你说你之前还干了几个小时的活,你都干了什么?”

朱岚老实回答,“捡牛粪。”

陈婉婉:“……”

带着眼镜的孟明远摸着下巴猜测,“会不会是大队给我们的考验?”

余飞扬表示赞同,“也有可能。”

陈婉婉陷入可能马上要捡粪的巨大打击中,思绪都飞走了。

知青许宏亮提出质疑,“用捡牛粪当作考验,是不是太儿戏了?”

这种‘高难度’的活儿,很考验他们啊。

捡粪当事人朱岚摇摇头,说道:“不像是考验,有些像是日常。”

日常?!

捡粪是日常?

这种日常,让人真心有些哭笑不得。

不管知青们何种想法,来到乡下,就没有可选择的余地了。

知青们刚来农村,虽然觉得这里与书中说的山水如画完全不一样,但是新鲜感还未散,也没真正体会到乡下生活的艰辛,还一心想着搞建设呢。

日子就这么不疾不徐的过着。

几天后。

林禄把知青需要的桌子凳子等东西做好,林青水送去知青点,他们跟知青点的联系暂时断开。

林家的日子并没因为村里来了几个知青而有所变化。

-

棉纺织厂。

闵飞英被判后,闵雷这个副厂长因为她这个女儿,包揽了一段时间的厂里八卦。

过了好几天,这事才淡去。

原因是……厂里工人的注意力被其他新鲜事占据了心思。

棉纺织厂的工人早就习惯了清晨、中午、下班时有广播。

自打周佩瑜离开,一连好些天没有,工人们终于没忍住炸翻天了。

各个生产组选出代表,代表们一起去了广播站。

杜晓娟出门倒水,见到广播站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微微一愣。

“你们这是?”

一人代为回答,“杜主任好,我们来是想问问广播什么时候恢复?”

广播并不止是消遣,还是他们了解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

停几天可以,要是一直如此,他们必定是忍受不了的。

杜晓娟手头工作多的要死,所有事都压在她头上,正是分身乏术的时候。

看着工人们好似催债一样的催广播,满心的苦涩。

越发想念当初林棠和周佩瑜同志在的那时候。

丁逸同志也不错,做事细心,根本用不着操心。

哪像现在……

杜晓娟苦笑。

“广播员已经招进来了,正在培训当中,明天就能上岗了。”

有文化会说话的广播员哪是那么好找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