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哥(清穿)(14)

作者:昭燃 阅读记录

“格格,低头。”

太监高呼驾到,众人跪拜低头,就连莎音也被柳嬷嬷抱下来,轻轻放下后扣头。

莎音余光只瞥见一眼明黄色的龙纹衣摆,随后便是震耳的山呼万岁。

“今日也算朕的半个家宴,无需多礼,都起来吧。”

康熙的声音沉稳厚重,语气温和,听起来心情很不错。

跟康熙一同过来的还有慈宁宫的两位,以及后宫诸位主子们。

小五胤祺一瞧见仁宪太后,便忍不住想要过去,可看看康熙在,又有些害怕不敢动。

虽说如今康熙子嗣渐多起来,但对前面几个孩子,关心还是多上一些。

等众人落座后,康熙便叫人将胤祺带到了仁宪太后席边去坐,随后目光落在如今性子最是活泼的儿子身上。

“胤祉脸怎么红着?”

不问还好,听到自己最最崇敬的皇阿玛问,胤祉更是不好意思了。

荣妃见儿子不回答,有些着急,给佳莹递了个颜眼色,佳莹连忙笑着起身替弟弟回话。

“回皇阿玛,三弟是被莎音无意间戳到了‘痛处’呢。”

说着,佳莹大大方方将刚才莎音跟胤祉的对话,很是详细地说了一遍,还补充说明了一下‘假山事件’。

康熙听完也笑了出来,他严格要求诸位皇子,是个严父,可也并非那种不近人情近乎迂腐的严厉。

看着胤祉还红着的脸颊,康熙宽慰道:“胤祉年纪尚小,玩心是该大些。”

荣妃连忙又起身告罪,主动训斥胤祉,“你自己胡闹不够,还要带上莎音格格不成?看来下午罚你罚轻了。”

众人怎么听不出来这话里的意思,既然荣妃已经罚过了,又不是大事儿,也就过去了。

佟贵妃也笑吟吟替荣妃解围,“皇上说的是,这样年纪可不就是玩心正大嘛,可见三皇子有向武之心,是好事儿呢。”

德妃也附和道:“是啊,三阿哥身子骨强健,妾身平日看护胤祚真是用了一百二十个心,就盼着他能好好长大,希望我们小六也能跟三阿哥一样强壮。”

这话倒是提醒了康熙,他目光看向德妃,“小六今儿来了吗?”

“昨晚上有些发热,臣妾陪了一晚上,今儿早才退烧,便叫他在宫里休息。”

康熙目光扫过德妃眼底,叮嘱了她几句注意身体的话。

莎音听来听去,宫里这些娘娘们说话各个暗藏玄机,绕来绕去,不过是为了康熙能多看她们两眼,多少两句话。

虽然莎音对这些人有好奇心,但这会儿可不是好奇的时候,宫里各个人精,她还是决定少看两眼,省地再被安个不规矩的名声。

“方才佳莹说起的莎音,是诺敏家的吧。”康熙忽然提起莎音。

距离娘娘们更远处,宴席的另一侧,才是满洲宗族们的位置。

诺敏夫妻两个连忙起身称是。

远远地,莎音只听了个音儿,她安安静静坐在玉福晋身旁,歪着头正准备拿桌上的花生核桃糕,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在说自己。

直到莎音被要求抱到龙椅近一些的地方去回话,这才恋恋不舍放下了手里的糕点。

“音音给皇上请安。”

小姑娘粉雕玉琢,一双眼睛最是有灵气,双手交叠,行了个规规矩矩的叩拜礼,没有半分错处。

佟贵妃暗自看着孝庄满意的神情,自己也有些诧异莎音学东西学得快。

同样诧异的,还有佟贵妃身侧的胤禛,此刻这位小格格看起来,倒是个很有规矩的。

第12章 阿玛

马佳氏一族向来是正黄旗的旗主,到了康熙朝,诺敏的父亲图海又曾做过皇上的近卫,后来帮着除鳌拜平三藩,几次战役功绩累累。

“朕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满达的孩子,还是老祖母赐的名字。”

莎音眨眨眼,在玉福晋回话前点点头,转头看向孝庄,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是哦,音音喜欢这个名字。”

曾经的莎音,也叫‘茵茵’,字音一样,叫起来总有种亲切感,或许也是缘分。

莎音这时才看到康熙的模样,鹰钩状的鼻子,目光有神身材匀称,不说话便自有一股威慑感,只是此刻看向莎音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可惜。

应该是为着莎音的父亲满达,和屡立战功的曾祖父图海,两人都是在战场上不幸受伤后染了恶疾病故。

“倒是伶俐。”

康熙此时转头看向孝庄,笑道:“听闻老祖母很喜欢这孩子。”

“与她有缘,而且确实讨人喜欢,哀家想赐这孩子一个恩典,将这孩子寄名在福全府上,皇上看呢?”

福全便是裕亲王,那日莎音街上偶遇佳莹,她便是要去给裕亲王庆生的。

“如此也好,也算是朕给满达一个交代,兄长可愿意?”

不远处坐着的裕亲王似是早知此事一般,朗声答应了下来。

莎音好奇地看过去,裕亲王长相与康熙十分不同,他略胖些,脸庞方正,眉目刚硬,瞧着一副刻板的模样。

三两句间,莎音便这样多了一个名义上的干爹。

回到席上的时候,莎音正好看见周氏探着身子朝这边看,眼中带着几分妒意。

虽说爵府尊贵,那也比不过亲王府,还是如今皇上最亲近的裕亲王。

而且王府的格格将来那是有希望封郡主的,这种好事儿,怎么就轮不到他们二房头上,她的雪娇也不比莎音差。

周氏越想越难受,忍不住瞥了眼旁边的玛礼善,要是玛礼善也能像满达一样英勇,能跟着父亲上战场立功,说不定此时风光的就是自己了。

莎音坐好后,终于将刚才放下的核桃酥吃进了嘴里。

“音音是有新阿玛了吗?”一边吃,莎音边问道。

玉福晋怜惜地揉揉莎音头顶,“以后音音可以喊那边刚才站起来的裕亲王为阿玛,等下宴席结束,我带你去给他请安。”

莎音点点头,剩下的时间里,便乖乖地坐在一旁吃东西,至于席间说的话,要么就是应付场面,要么就是奉承迎合,她也没注意听。

只是其他人却多少都注意到了莎音。

今日的恩旨说大不大,从前也有不少王室宗亲认干儿子干女儿的。

但说小也不小了,一个朝臣家的小格格,转眼便是皇室宗亲,故此有不少人都偷偷打量了几眼吃得不亦乐乎的小莎音。

宴席结束时,玉福晋带着莎音去给裕亲王请安。

裕亲王其人一直很受康熙敬重,与嫡母仁宪太后也亲近,便是因为他的性子实在难能可贵。

一来裕亲王为人谨慎谦虚,文武兼备,虽说刻板迂腐一些,却从不好大喜功。

二来他从不主动招揽朝中事务,没事儿时,便是个再闲散不过的王爷,而且

莎音对裕亲王而言,只是个政治任务,随便应付应付,面子上能过去就行。

可裕亲王看着在自己面前认认真真行礼的小团子,虽原本没什么感觉,现下心里也为之一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