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金手指试用员(457)
所以最开始安国公拒绝的很干脆。
甚至于还斥责了他一番。
但是许庆和根本就不想只当一个军师,然后混个普通文职,同时他更是十分清楚,像现在这么好的谋朝篡位的时机实在太罕见了,这要是错过了,下辈子都遇不到,为了搏一搏从龙之功,也为了以后有做宰相,权倾天下的机会。
他是做了很多隐秘操作的。
譬如劝说其他将军,挑动那些人也想博个从龙之功,得个爵位的想法,再譬如特地派人去京城里传一些假消息。
让他们觉得安国公不安分。
甚至于就连安国公没有赶回去参加先帝的国丧,也是他在暗地里策划的。
他特地策划了不少降兵叛逃。
让安国公无法及时回去。
包括后来提醒安国公,京城那边的一些官员,乃至于那对孤儿寡母,也就是太后和小皇帝可能想要对他动手,劝他多带些士兵护卫安全,去京城领赏。
全部都有他的身影。
他很清楚,甭管安国公是出于什么原因带着三万大军进京,光是三万大军的数字,就足以让京城那边恐慌不已。
接下来两方必然会互有试探。
同时京城那边会越来越觉得安国公可能想造反,得对付,安国公这边,也会因为京城的一些动作,越来越觉得京城那边想要他的命,想要夺他的兵权。
现在,许庆和觉得时机已到。
那是立刻开始从安国公的自身性命安危,家族安危,子女安危,提升到国家安危,百姓安危上,并且借口都替他找好了,直接从大义的角度上劝他,好像他不造反,天下顷刻就得分崩离析。
再次陷入数百年的混乱似的。
至于安国公,他最开始可能的确没有造反篡位的想法,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势力膨胀,以及边上一些人的影响。
他其实也早就开始琢磨。
要不要反了。
如今听完许庆和的话,立刻就觉得时机已到,这借口挺好的,因此当即微微晗首:“这么说我岂不是不得不反?”
第430章 :绝代妖姬红包群(10)
“国公爷,我们是在匡扶社稷!”
“若是天下承平久矣,既无外敌之忧,也无分裂之患,那我等自然不会这么劝您,可如今天下尚未一统,三岁小儿如何能够担此大任,?到时天下危矣!
此乃天下大义,不可违也!”
“臣,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许庆和最后又劝了两句,便立刻半跪下来,直接尊称安国公为陛下,边上其他早有想法的将军,?也都纷纷附和。
此情此景,?跟黄袍加身之类的。
也没多大区别。
这一次,安国公他就没有继续拒绝了,?只是长叹了一口气,颇为无奈道:“唉,为了这天下苍生黎民,我也只能愧对先帝之恩,争一争这皇位了。
不过稚子终究无辜。
回头进京,你等是万万不可懈怠或者伤害陛下,太后若不反抗,那也能不伤便不伤,兴许能全了先帝与我之恩。
诸位可曾听明白了?”
“明白,陛下仁义……”
边上人等,立刻随声附和道。
“庆和,接下来我们又该如何?
原先计划的是他们如若不让我们进京,我们可以直接登高一呼,说朝廷说话不算话,想要贪墨赏银,?甚至想要卸磨杀驴,?连军功都想直接不承认之类。
可如今他们直接把赏银搬了过来。
户部任命书也带了过来了。
这个借口就不妥了。
庆和你可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因为现在的现实情况与最初的计划有了很大差异,所以即便安国公下定决心造反,?具体计划也得做出一定改变。
这方面他可不擅长。
因此也只能看军师许庆和了。
“陛下,接下来可以执行的操作有很多,但是出于利益最大化,臣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立刻将朝廷派过来的户部和吏部官员,全部都扣押囚禁起来。
然后由陛下出面,犒赏大军。
与此同时,陛下可以召集军中将领分说一二,只要能够说动那些将领,他们自然就能带领手下士兵随陛下一起。
而这方面陛下也不用太过担心。
只要陛下不吝赏赐。
臣有把握说动大部分将领。
随后直奔京城便是。
除此之外,陛下还可以立刻飞鸽传书,从正在边关镇压的大军当中,再调动几万士兵过来,想来必万无一失!”
许庆和早就有鼓动安国公造反的想法了,所以自然不可能没有私下联络将领,这也是他如此有信心的底气所在。
边上其他幕僚副将也都觉得他的提议没毛病,的确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既然现在已经没办法大义凛然的起兵了。
谷酯
那也只能许以利益,?团结人心。
于是接下来便是彼此协商一下具体许诺什么样的利益,?以及讨论大军到京城那边之后是直接攻城,?还是先围城。
等后续援军到达再继续攻城。
而在他们讨论的同时,那些被派遣赶来的吏部和户部官员,已经完成了封赏,甚至就连早就准备好的户部任命书都已经下发了下去,并遣散了不少人。
至于他们速度为什么这么快,那当然是因为他们并不是一个一个的封赏。
而是先把所有将领都叫了过去。
将那些将领的职位任命全部发放完毕,又确定了一下他们有多少士兵,将该给他们和他们手下士兵的银子全部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下去分发,并且催促他们立刻率领各自同乡的士兵回乡。
回乡完成祭祖,便立刻走马上任。
最后还表示,这就跟考上进士之后回乡祭祖一个道理,不能锦衣夜行嘛!
这么一搞,速度自然是立刻快了无数倍,所有得到职位任命和封赏的将领也都很满意,甚至觉得祖坟冒青烟了。
最重要的是,为了不将野心提前暴露彻底,不论是安国公还是许庆和,都没有提前跟那些将领说他们要造反,忽悠他们过来用的理由,就是领取封赏。
如果只是有银子拿的话,那他们可能还会继续跟着安国公卖命,可现在既然已经能够当官了,还是回自己老家当官,那谁还愿意继续打仗,继续冒着性命危险打仗,肯定是回去当官更舒服。
所以在那些官员的努力下。
等安国公他们一众人等总算协商完毕,以为那些户部吏部小官,还没散出去多少银子,准备对他们动手的时候。
三万大军就已经少了大半。
然而等他们发现这一情况时,局面明显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程度,所以不管安国公再怎么愤怒不安。
最终也只能继续先前的计划,继续将那些户部吏部官员扣押住,继续联络剩下来的将领,许诺利益,鼓动造反。
至于剩下已经走了的将领。
那肯定也不可能再追回来啊,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他们好歹是自己的旧部,只要自己能够顺利攻下京城,有他们在地方做官,想来也不会起兵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