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金手指试用员(505)
如果未来有回乡寻亲打算的话。
还能知道个方向。
正因如此,大多数人刚一出世,选择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他们被他们老师买走或者收养的地方,好回忆下过去。
此时宋青回到自己被买走的那个人市,看着里面的热闹,一时感慨万分。
“我也是在这被师傅解救的。
不过我是我母亲把我卖了的,她生了重病觉得活不下去了,担心我在她死后也活不下去,所以一文钱没要的把我卖了,只希望人牙子给我找个好买家。
然而这世上哪那么多善良,最后我还是比牛羊还要低贱的被带到了这,同样也是卖了两贯,而一头羊都要五贯。
真是人不如畜,人不如畜啊!”
丁云当初并不是一个人市只买一个孩子,她是会顺带着把差不多年龄,适合当弟子的一起买走,所以她那些弟子自然也不是只一个人过来,同一批的几乎都是前往同一个地方,共同感慨着。
顺带着回忆自己为什么会被卖。
互相交流了一会儿后,立刻就有脾气急的,简直恨不得直接下去,把人市里的人都解救下来,好在边上还有冷静的把他拉住,表示现在冲动毫无用处。
这些人出现在这是天灾,是人祸。
更是朝廷的不作为。
只有推翻朝廷,重建朝廷,满足百姓温饱,才能彻底杜绝这种事的发生。
与其在这无能狂怒,不如抓紧时间完成考验,尽快起兵,并且解救他们。
但即便如此,最后他们还是把人市里一些看着身体就不太好,恐怕还没卖出去就活不下去的人买了下来,送到丁云与他们联络的地方,请专业的治疗。
随着这种事越来越多,丁云迫不得已断了他们的钱粮,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赚钱,用自己的钱想救多少就救多少。
然后他们才收敛些,并且总算见识到了一个普通没有背景的人,在这个世道活着有多么的困难,赚钱又有多么的困难,以及万一有一些与这时代不符的思想,有一些能赚钱的技术展露出来。
又会有多么的危险之类。
总而言之就是,丁云这次让他们出去就是为了让他们吃苦,让他们受挫折的,等能吃的苦都吃了,能受的挫折都受了,见识遍了人间疾苦,看透了世间丑恶,他们才能算是真正的成长起来。
当然了,过程丁云也有专门派人盯着看着,这十几年来她发展的势力可不小,在那些弟子遭遇危险的时候护住他们的本事还是有的,即便真有遇到护不住的大危机,那丁云也能利用任意门把他们救走,所以,他们至少性命无忧。
而随着那些弟子不断的切身体会到这个世道有多么的糟糕,他们对于朝廷和现有制度的厌恶,也不再像先前那样只是因为丁云的教导和书本上描述的内容厌恶,而是真正的打心底里的厌恶。
至此,丁云才正式允许他们开始慢慢的接手她所创办的那些势力,与那些势力磨合之类,为之后的起兵做准备。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
不是书本上学了点内容就行了的。
刚出校园的毛头小子,参加工作还得实习一段时间呢,又更何况刚完成学业的这群都没怎么接触过社会的家伙。
去参加起义造反的活呢!
不提前锻炼锻炼他们。
直接让他们领兵打仗那不找死吗?
如此又是几年,直到丁云过来整整十六年之后,她才觉得第一批弟子足以真正的独当一面,并让他们以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民主,创建大同世界为根本理念,正式于天南海北共同联合起义。
根本就没有搞任何阴谋诡计的。
直接光明正大起兵了。
并且凭借科技碾压的优势,以及没收所有土地,收归集体,人均分得十亩地的不得转让使用权,同时人均的这十亩地永久免税等政策,迅速席卷天下。
丁云并不是很喜欢出尔反尔,或者先许下诺言,然后过些年得势,再因为诺言有很大漏洞,而不得以做出改变。
所以她宁愿让起义初期许诺的利益没有那么的吸引人,也没有先画大饼。
她的计划是前面军队推进着,后面其他弟子一边接手地方,一边扫盲宣传新政策,新规矩,进行全方位的改造。
确保拿下一块地盘之后。
还要短时间拿下人心,稳定地盘。
第478章 :灾荒古代VS任意门(8)
帝都,内城,皇宫朝天大殿内。
刚刚登基不到五年的御道帝,正一脸愤怒的站着大声斥骂官员无能,百姓不知好歹,竟敢起兵造反,大逆不道。
先前虽然很多官员,藩王世家手里都握有不少兵力,但至少他们只是握有兵力,本身并没有起兵反叛,依旧还在遥尊他这个皇帝,下一些不怎么损害他们根本利益的旨意时,他们也会执行。
这种日子御道帝虽然觉得憋屈。
却总归还能勉强忍受。
可如今再次有人大规模反叛,无疑让他立刻就想起了,十几年前那些个地方官员,世家和藩王,是靠什么积攒下的现在这份势力和兵力,靠的不就是当年大量农民叛乱,大量流民,朝廷无力镇压,只能放权,才让他们壮大的吗?
现在叛乱一起,朝廷无力抵御。
自然还得继续倚仗他们。
甚至于再一次给了他们扩大势力和兵力的机会,这必然会增长他们野心。
而当人的野心膨胀到一定程度后。
到时会发生什么就很难说了。
只要有一人称天子,即便只是那些乱民中有人称天子,那也意味着大乾皇权的彻底崩溃,野心家们将再无畏惧。
现在那些有权有势有兵的世家藩王们之所以还愿意尊他这个天子,无非就是知道野心家实在太多,同时也不想做这出头橼子,都等着别人出头,他们随后而上,大展拳脚,开拓一番伟业呢。
这场叛乱无疑就有可能成为引子。
御道帝他正是因为很清楚的认知到了这一个问题,所以才会如此的愤怒。
几乎无法控制情绪的愤怒。
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会成为亡国之君了,可他既不能说出来,也无法力挽狂澜,除了无能狂怒,又能奈何呢?
而百官都没说话,直到他歇下来。
这才开始纷纷或表态,或提议。
说的都是些老话套话,提的建议也都是些无功无过,或者为自己背后所倚仗的世家,争取更大的权力,只随便这么听听,御道帝就知道没救了,在场百官就没一个是为他着想的,他手里又没什么兵权,听从摆布,指不定还能多活几年,活到天下崩坏,要是妄想从百官手里夺权,怕就见不到下个月太阳了。
所以最后的最后,御道帝他也懒得跟百官们争论,费脑子思考该如何破局了,无解之局再怎么费脑子也破不了。
直接甩下句让他们自己斟酌着办。
便退朝离开了。
等他一走,那些官员们才算是真正的彻底放开了手脚,不同势力之间吵闹的更为厉害,有些武将甚至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