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赶海(69)+番外

作者: 二木则林 阅读记录

虾米是做味精的材料,唐迟迟是不嫌多的。

不但不嫌多,她还道:“余大婶你帮我跟其他人说一下,以后谁家若是有多余的干虾米、干紫菜,也可以拿来卖给我,或者我用豆腐跟她换。”

余大婶点头,“这简单,等你唐大叔回来我就让二壮或者三壮给你送去。等回头我见了其他人,也把你这事提一提。”

豆腐可是一道好菜,没有谁会不愿意。

而干虾米和紫菜,他们每年都会捡不少,这两个东西一个没什么肉,一个不上称,大家都不爱吃,能换豆腐就没有不愿意的。

唐迟迟再度谢过。

辞别了热心的余大婶,她又带着双胞胎来到了陈婶子家。

和余大婶一样,陈婶子最开始也不想收下这么多的包子,不过还是被唐迟迟以自家吃不下这么多为由说服了。

不过当她拿着空篮子出来的时候,顺手往里面塞了几片昆布。

“这是大潮的时候捡的。”

陈婶子把篮子还给了唐迟迟,笑道:“我们这附近可长不了这么大的昆布,只有等到每个月的大潮时候才有,海水会冲一些上来。这两块你拿回去用水泡一泡就能吃了,不管是做汤还是炒着吃都行。”

“谢谢婶子。”

有了在余大婶家的经验,唐迟迟没有推迟,转而问道:“对了,婶子你之前跟我说你家明天要办喜事,让我做些豆腐,那你要多少啊?”

“我今晚好先准备豆子。”

“就要四簸箕吧。”对于这个问题,陈婶子已经考虑过了,所以唐迟迟一问她就毫不犹豫地说了,“我看你之前做豆腐,都是用圆簸箕做的,我估摸着有四簸箕就差不多了。两簸箕留在我这边,两簸箕我亲家那边会让人来拿。”

“有了这些豆腐,明天也能多添几个好菜。”

“行,我知道了。”

唐迟迟在心里估算着今晚要多泡多少豆子下去,陈婶子这里要这么多,那么明天可能就要做两批了。先做一批给他们家,第二批才能卖给村子里的人,毕竟家里工具有限,单单是充当模具的圆簸箕数量就不太够。

与此同时,她也感受到再继续用圆簸箕做豆腐有些不太方便了。之前是没有办法,现在自己有了钱,可以考虑定做一些做豆腐的模具。

她记得村子里是有木匠的。

想到这里的唐迟迟,回去的路上就顺带往木匠家里走去,也是巧了,村里的木匠也是一个熟人。他奶奶是分家那天帮唐迟迟他们说话的女性村老,他爹是赶车的江大叔,他媳妇江大嫂那天还同他们坐了同一辆车呢。

在唐迟迟说了要求之后,这位皮肤黝黑的男子点点头,意简言赅地说道:“能做,五天做好,三百二十文,一百文。”

江大嫂在旁边听得扶额。

“你这个呆子,我爹不会说话,把你也教得不会说话了。”

她摇了摇头,转身对唐迟迟道:“迟迟妹子,你就放心吧,你要的这些不复杂,就是木框和板子。木头家里有,大概五天的时间就能做出来了。你没有木头一共就要三百二十文,你若是有木头那一百文就够了。”

“我家没有木头。”

唐迟迟看着眼前这位江大哥黝黑泛红的脸,也觉得好笑,“就按照江大哥说的吧,我做这些木框是用来做豆腐的,所以不要刷漆,表面刨光滑就好了。”

“行行行,你就放心吧。”江大嫂连声答应。

于是唐迟迟付过定金,就带着有些犯困的双胞胎回去了,三个人回到家后,唐迟迟把棉被拆了出来,铺在床上睡了个好觉。

接下来的几天,她开始了忙碌。

首先自然是做豆腐,因为要做的豆腐有些多,邹二妹一大早就来帮忙了。等豆腐做完她又跟着来拿豆腐的陈婶子匆匆回去,今天是她大姐邹大妹出嫁的日子,她作为亲姐妹有好多事情要忙。

而唐迟迟这些邻居,就只要赶着吉时过去吃顿饭就好了。

等送走了来结亲的人,她又回去睡了一觉,然后才精神抖擞地拿着篮子和一个布袋子出门,来到海边准备再次大展身手。

她这次的目标是鲍鱼。

上回来抓麻虾的时候,她听到邹大妹说远处水深的地方应该有更多的鲍鱼,但是因为水太深了她们不敢去。但她们怕水太深,唐迟迟不怕啊,有金手指在身,她觉得海里和陆地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这次下水,她特地把双胞胎留在了家里。

一来是担心没有人看顾,他们会在海边出事,二来就是担心自己在水里待太久了,会把他们吓一跳。不把他们带过来就没有这个担忧了,只有一个人那她想要在水里待多久都行,还不用时不时地上浮假装换气。

于是把干净衣裳用油纸包好,藏在一个隐蔽的角落之后,唐迟迟就活动了手脚,做好热身动作下水了。

一入水,她就像一条鱼一样往远方游去。

蔚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斑驳的波光,唐迟迟在这样的环境里游到了她之前抓到那只锦绣龙虾的地方,然后超了过去往外又游了大概三十米,她记得上回邹大妹她们就是在这个方向浮起来的。

见位置差不多,她开始下潜。

第53章

时间已来到了十月。

在岸上已经要开始加衣裳了,但入水之后,唐迟迟却感觉一阵暖和,最起码要比岸上暖和。温暖的海水簇拥着她,她在这些海水的包围下,觉得自己特别的自在,上浮和下潜就像走路般轻松。

所以她一路下行,很快就到了海底。

到了海底之后她发现,之前邹大妹她们不敢过来,不是没有原因的。相比起近海那片海底的礁石与细沙兼具,大半的礁石都淹没在柔软的细沙之中,这里就只有黑峻峻、形态各异的礁石。

它们参差不齐地耸立在海底,和不远处靠近海滩的那边形成了一个高达百米的落差,任何一个闭气的能手,也不能在此地停留太久。若是长久地停留在此地,呼吸不畅不说,水里的压力也会让人感到难受。

好在唐迟迟不是一般人。

她来到这里,就好像是回到了家一样。

不但感觉不到呼吸的困难,还感觉不到在这么深的海底的压力,若真的要找出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大概就是这里有些黑,阳光透过来太少了。

唐迟迟一边在礁石上摸索着撬下了一个鲍鱼,一边在心里嘀咕着,看来她的这个金手指还是有些缺陷的。

她虽然能够在海里行动自如,但并不是没有限制。阳光透不过来的地方,她就只能朦朦胧胧地看到一些东西,再往下一点光线都没有,她就没辙了。

看来还是得想个办法啊。

她一边在心里嘀咕着,一边又拿起贝壳刀撬下了长在礁石上的鲍鱼。这些鲍鱼不知道在这里长了多久,她随手一摸就是一个,撬完了一个随手再是一摸,又发现了一个,不一会儿功夫,她绑在腰间的布袋子里面就装了七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