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妻三嫁(132)
……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官府来人找林舒志,苏凉也在场,得知一个意外的消息。
“大人已查实,马耀祖说的都是真的,那毒药的确是肖家三公子肖世荣给马耀祖的,肖世荣利诱马耀祖犯案,肖家才是投毒案的主谋!”
苏凉觉得很怪异。来的这个,正是昨日出言维护肖世荣那位,是府衙的师爷。
昨日肖世荣被带去府衙,很快就毫发无伤回家了,这件事苏凉知道。
怎么一夜之间,风向骤变?
林舒志也诧异,“仅凭马耀祖的证词……”
那师爷摇头,“昨夜肖家主夫妇和肖世荣在家中畏罪自杀了!肖家下人报案后,大人派人搜查,在肖世荣房中发现毒药,还有下人招供,肖家主跟浔阳宁氏的宁曜合谋,陷害宁靖公子!手段阴毒,令人发指啊!”
苏凉完全懵了。昨夜还在说平北城的官员贪赃枉法,难道是她有什么误会?不对!肖家那三个草菅人命的坏种,怎么可能会畏罪自杀?
师爷正色道,“案子真相大白,肖家财产罚没充公!大人说,会给书院里每个遭受无妄之灾的人十两银子的抚恤金,今日晚些时候送来,请林院长发下去!”
林舒志满心疑惑,也不好问,便说了两句客气话,送那师爷离开了。
而苏凉在听到那师爷说肖家财产充公的时候,就反应过来了。
肖家的主子不可能自杀,他们本来已经打点好了。
最后这样的结果,要么是贪财想吞掉肖家的官员趁机弄死他们,顺理成章侵吞肖家财产。
要么,是肖家那三个人被别人给弄死了,官员“灵机一动”,正好趁着这桩案子,定了他们的罪,伪装出个畏罪自杀,顺势侵吞财产。
苏凉思来想去,都觉得后者可能性更大。官府本来跟肖家是利益共同体,若是想趁机拿下肖家,从一开始采信马耀祖的证词,给肖家顶罪就可以,不必玩这一出一夜变脸。
而那个替天行道的人,除了宁靖外,苏凉觉得不可能有别人了。
话说宁靖走后,林舒志在担心,苏凉也在担心肖家会对她不利,倒没想到,某人顺手做了苏凉最想做的事,解决了接下来的隐患。
这个结果当然是极好的,但苏凉有点不爽宁靖走的时候一个字都没讲。她看向窗外,轻声自语,“说一声能死啊,真是的……””
第90章 .不是你派人求我回家吗(一更)
林舒志送走府衙的师爷回来,关上门问苏凉怎么看待“肖家三人畏罪自杀”这件事。
“大概是有人替天行道,官府顺水推舟,坐收渔利。”苏凉说。
林舒志闻言,便也明白是谁做的了。一声叹息,并未再说什么。
昨夜已决定离开书院去京城,林舒志又给他的两个儿子写了信。
信中对于书院投毒案并未说太多,怕他们担心,也怕信件丢失被人看了去。他只说年纪大了,最近越发疲惫,心力不足,是时候放手书院的事,一家人团聚了。
不管上次遇刺后,还是这次,两次送往京城的信里,林舒志都只字未提宁靖和苏凉。
遇刺那回只说遇到高手相救。
苏凉也写了一封信,请人送回北安县,收信人是胡二。
里面藏着两封需要胡二转交的信,一封给县令穆飔的,一封给“苏九九”的。
只是告知他们,因遇到事情耽搁,归期会比原计划延迟半月。
……
隔了一日,林舒志要去官府,告知他打算卸任潜山书院院长之事,且已在书院内选好了稳妥的接班人。
苏凉不放心,怕他中途再遇到麻烦,但又不能撇下林雪晴独自留在书院,便三人一起下了山,先找了家茶楼,苏凉和林雪晴在这里等林舒志回来。
坐在二楼临街的雅间,看着林舒志独自朝府衙的方向走去,林雪晴双手合十,“希望一切顺利,可别再出什么岔子。”
“师父本就不是当官的,也没有俸禄。只是因为这几年官府要靠潜山书院给自己揽政绩,所以插手越来越多。”苏凉说,“虽然师父的才学是无可替代的,但我倒觉得,他请辞,会很顺利。”
以潜山书院的名气,院长一位,怕是有得人想坐。
苏凉觉得,林舒志要走,某些人怕是求之不得。毕竟他并不算听话,也从不肯跟那些官员同流合污。
但林舒志自己选的接班人,未必真的有机会接班。
从她们所在的位置,能听到下面街上人的声音,也能听到茶楼里其他客人的谈论。
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书院投毒案。
起初马耀祖被定罪,众人都以为真相大白了。
没想到一夜过去,事情竟然出现了令人震惊的转折。
不算反转,因为马耀祖亲手投毒这个事实并未被推翻,但他并非真正的主谋,而是被人威逼利诱。
主谋是平北城的肖家,起因是浔阳城宁氏。
早已被宁氏逐出家门的解元宁靖,到如今都摆脱不了宁家。他同父异母的长兄宁曜暗中给了肖家好处,让他们帮忙,保证宁靖死在平北城。
中间经过波折,且书院里没出人命,到这个时候出来的“真相”,百姓都在谴责宁曜无耻阴毒,谴责肖家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谴责马耀祖。
不分是非骂宁靖扫把星的,也不少。
但因为肖家的三个主子都见了阎王,无法再造谣污蔑宁靖,所以这些声音,很快就会消失。
官府也没有请宁靖去配合调查的意思。因为他们自导自演的“真相”,已经落幕了。
而外出做生意未归的肖家二爷,也被平北城府衙发了通缉令。只要他回来,也难逃一死。只有他死了,那些得到肖家财产的人才能高枕无忧。
林雪晴听着那些议论声,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轻叹一声,“平北城的天,越来越黑了。”
她知道林舒志打算去京城,还有一个目的,向朝廷揭发平北城的贪污腐败。
这是有风险的,也只能离开此地之后再做。
永隆绣庄就在对面,掌柜早看到了苏凉,倒有些意外,本以为苏凉和宁靖放榜之后就走了。
掌柜收回视线,吩咐伙计把新来的那匹烟罗纱从货架上取下来,放到后面去,不卖了。
谁知伙计刚把那匹价值不菲的料子从最显眼的位置拿下来,就听到有人说,“那匹布,我要了。”
掌柜的见是府衙毛师爷的女儿,不敢得罪,示意伙计把烟罗纱抱过来,给毛小姐看。
毛小姐打扮得很素雅,十分中意,张口就说要买下。
掌柜陪着笑报了价,说这是李家今年新推出的料子,要用来做新的贡品,只放出来极少量的货,试试效果。
那毛小姐一听,更是势在必得,却直接砍掉了一半的价,让便宜卖给她。
别说掌柜见苏凉还在平北城,打算把料子送给她,就算真要卖,也不可能做这等赔本生意,便客气地说,永隆绣庄的料子都是上品,不能议价,又给毛小姐推荐了另外一匹适合她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