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整体呈黑红色。
湿婆面容狰狞,三眼流血,而四手反向扭曲。双足踩踏着无数骷髅与鬼怪之上。
珀尔看着画像底部,“七歪八扭的鬼物,像是形成了一浪接一浪的鬼海翻涌。”
“那骷髅头都去掉,就是浪打沙滩。”
爱德蒙又虚指着油画构图角落里的残兵断戟。
“这些与鬼怪斗争后被折断的兵器,它们堆在画像的左下角与右下角,能还原成海边树林与岩石。”
刨去画作阴森扭曲的元素,将恐怖的抽象意象还原为自然原生态的景色。
这一识破还原过程极难,除了对景色本身要有无比深刻的印象,还要有极佳的想象能力。
爱德蒙却能极快识破,他有常人没有的经历,过去造就了非凡。
那些暗无天日的地牢生活,有太多时间一遍遍回忆外面的风景。
曾经美好的景色却在午夜梦回时变成了尸山血海,绝望的情绪在潜意识里无处不在。令人夜夜惊醒的梦境,比起老巴顿的恐怖想象画有过之而无不及。
爱德蒙说得肯定,“这幅画的底部图像能还原为两处海滩景色。我曾经见过,分别是印度洋的两侧,孟加拉湾与东非的桑给巴尔岛。”
珀尔深深看了一眼身边的人,暂时没有深究默瑟先生有这样丰富想象力的原因。
先把注意力放在画作上,这一次她的目光被极小的细节吸引。画中,湿婆神双足赤脚,这是常态,但十只脚指甲上竟然做了“美甲”。
左右两脚,各有着五个英文字母,「G、P、C、R、P」。奇怪的是,所有英文字母上都分别画了一个圆「○」。
“孟加拉湾、桑给巴尔岛。”
珀尔低吟着,灵光一闪,再次确认:“默瑟先生,您确定画作左下角与右下角能还原成这两个地点的海滩景色?”
爱德蒙非常确定,“我有百分百的把握。”
珀尔豁然开朗,“我想我知道了「守财奴肯尼」想找的秘密是什么了。”
是什么?
展厅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人上楼去了会议室。
珀尔问:“听说过货贝贸易吗?”
爱德蒙点头,“当然,搞投资离不开了解海上贸易。对海上的那些生意,多少都知道些。”
货贝贸易,粗略解释就是将贝壳当做货币使用。
这种交易市场不似人们想象只存在于久远的古代。
事实上,在19世纪的非洲,以特定海贝为货币的经济结构不只存在,甚至是核心经济。
尤其是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极大加速了货贝贸易。
在18世纪换取大量奴隶,而在19世纪各国开始禁止黑奴贸易后,去购买的物品就变成了棕榈油。
如今,棕榈树多是长在西非。
它所产的油,是工业革命的必须品。
能够让机器的齿轮得以润///滑,各地工厂的生产机器才能转起来。同时也是工业、日常生活照明物之一。
西非以特定海贝为货币,欧洲商人为了大量获得棕榈油,将印度洋打捞到的特定海贝运到西非。
“梵语Kaparda,意思作为货币的海贝。在卢卡中毒临死时念过它。”
珀尔又找来纸笔刷刷写下五个单词。
「古恩达(gundàe)」、「普恩(pun)」、「卡乌恩(cahawun)」、「卢比(rupee)」、「镑(pound)」。
“这五个单词的首字母,就是画作中湿婆脚指甲上出现的字母。你应该见过后两种,卢比与镑,是印度的货币单位。
前三种也货币单位,准确地说是海贝货币单位。根据印度当地的《简图法典》,1镑=8卢比=32卡乌恩=512普恩=10240古恩达=40960个海贝。”①
珀尔指出:“如果我发现了一个地方,那里有数量庞大的作为货币使用的海贝,我也就约等于发现了一条铜矿。”
爱德蒙立刻领会了这话的意思。“老巴顿的画作看似虚构成恐怖世界,其实是以真实世界为基础的。”
恐怖元素背后的自然沙滩景色,其实就是一种地图定位。
老巴顿在某个海滩见过大量的能被用作货币的海贝,而这个地方以前没有人留意过。
爱德蒙对比实际海洋航行情况。“不是右下角,孟加拉湾是海船经常停靠的港口。是左下角的东非的桑给巴尔岛,那里鲜有人踏足,我也是因为海上风浪才会偶然停靠岸边。
这就是守财奴肯尼要找的秘密。与特殊宗教意象无关,而是隐藏在恐怖元素中的大笔财富。为此,他想不惊动任何人,企图遮遮掩掩地获知秘密。”
珀尔:“现在的问题是,油画从拍卖突然改为展出形式。秘密就直接放在展厅里,我们能猜出来,早晚会有第二波人猜测出来。肯尼又会怎么做呢?”?
第30章 听,海笑的声音
卡曼离开了里奇庄园, 徒步朝着佛罗伦萨的北面方向而去。
负责盯梢的人手,差一点点就把卡曼给跟丢了。
途径一条岔路颇多的巷子,又高又胖的男人突然不见, 仿佛凭空消失一般。
幸而, 队伍里有人眼神敏锐,留意到了某个路口出现矮个瘦子, 其所穿皮鞋与卡曼一模一样。
兰茨先生之前预警过, 跟踪卡曼可能会遇上对方迅速大变活人的情况。
事情真就发生了。
瘦版卡曼的鞋子不变,仔细观察他的走路姿势,两只脚着地的用力点也没有变化。但衣服、裤子、帽子、发型、胖瘦高矮都变了。
这人乘坐公共马车,最终来到一家廉价旅店。
旅店202房间,房门以“咚咚、咚、咚咚”的特定节奏被敲响。
门从内被打开,开门者右手持枪, 看清了来者的脸才把他给放了进来。
卡曼不满地扫了持枪壮汉一眼, 随后对坐在软椅上的中年男人说, “肯尼,你的待客礼仪能不能稍微礼貌些?不要用枪迎接我。”
中年男人肯尼充耳不闻抱怨声, 只在乎他想知道的。
“你看到了吗?四十九幅油画里, 有没有我写给你的相关提示内容存在?”
肯尼与老巴顿曾经同乘一艘船, 从印度洋返回欧洲。
旅途中,他无意间得知老巴顿掌握着一处贝币原产地的线索。
从印度洋到西非的货贝贸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控制特定海贝的出产量, 约等于从源头控制了矿产。
数百年间,被西非认可为货币的贝类是黄宝螺。
马尔代夫王国有大量黄宝螺资源, 但并不愿意欧洲人插手分一杯羹。
肯尼希望另辟蹊径, 找到一个尚未被开发、无人知晓的海贝生长栖息地。
他的野心甚大, 如果发现不了黄宝螺, 就用与之非常相似的金环宝螺取代。两者的外表区别只是金环宝螺的壳上多了一个圆环。
如何说服西非的掌权者将金环宝螺纳入货贝计价,好比除了金子也能把银子也用作货币,他自是有一套打算。
关键在于大量野生无主的宝螺在哪里?
老巴顿在闲聊时透露出他去过某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