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拯救美强惨姑娘(157)

作者: 雪烛锦灯 阅读记录

若甄英莲是从小就被林如海收养,并且教养长大的,那即便不是亲生,那也胜似亲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林如海认甄英莲做义女,纯粹冲着冯渊来的。

若甄英莲不是冯渊的未婚妻,林如海绝不会认甄英莲做义女。

冯渊和甄英莲之所以将林家当做甄英莲正经的娘家走动,有两个原因。

一,甄英莲的父母都已经不在,那出家不知所踪的甄士隐,冯渊夫妻全当他死在外头了。

二,因为林黛玉。

当日认亲的时候,甄英莲虽是冯渊的未婚妻,可身世终究还是遭人非议的,林如海认了义女,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时甄英莲还在守孝,认亲之后,有了义父,甄英莲就不便住在冯渊府上,只能住到林家,在林家住了两年,与黛玉朝夕相处,感情自然培养了出来。

人都是情感动物,一旦有了感情,难免会有私心。

冯渊当日会将给黛玉寻夫婿的事儿往自己身上揽,并非他有多喜欢黛玉这个便宜小姨子,而是因为甄英莲而爱屋及乌。

这谁又能想到,他居然会遇到一个与故人极其相似的少年,还是他给黛玉选中的夫婿人选。

如此一来,自然就尴尬了。

像他们这样的官宦之家,家里女儿的婚事,都是由当家的主母做主安排。

可林家情况不同,黛玉的母亲早亡,林家没有主母,给黛玉挑选夫婿的事,才落到了林如海的头上。

但林如海衙门公务繁忙,也没时间寻摸合适的人选。

冯渊当日虽是因妻子爱屋及乌揽下了这桩事,可也确实多管闲事。

如今横生出这么多枝节,也源自冯渊自己没处理好这件事。

因此,冯渊没怪过任何人,深知是他自己行事欠妥。

即便小柳不是跟他故人相似,他当日盯上了小柳,便同黛玉透露小柳的些许消息,便很不妥。

因为这事儿八字都没一撇呢,你怎么知道人家就愿意做赘婿呢?

即便赘婿地位今非昔比,不至于遭人唾弃,可跟堂堂正正的娶妻,还是不一样的。

“缘分?说来轻巧。”甄英莲叹了口气。

虽然认林如海为义父,是冯渊和林如海结盟的结果。

可她到底在林家住了两年。

虽然跟林如海的关系不甚亲密,可跟黛玉的感情,却是极好的。

林黛玉是真心拿甄英莲当做自己的亲姐姐。

毕竟,像甄英莲这样关心她的人,真的不多。

这人啊,就怕对比。

有了甄英莲,再对比贾家那边,怎么都让人觉得虚情假意了几分。

说是接她来京城教养,可她到了京城之后,房舍都没收拾出来,甚至到了晚上,还是奶娘来问之后,才说住在老太太的碧纱橱里,可碧纱橱是贾宝玉住的房间。

说是要让贾宝玉挪出去,可最后贾宝玉痴缠一阵,老太太又让人睡在了碧纱橱外头。

若贾宝玉是个女孩儿倒也罢了,偏偏他是个男孩儿,也到了七八岁分男女的年纪,这样安排屋子睡觉,就很不合适了。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老太太完全没在乎过林黛玉的名节。

当然,那边府里,向来如此。

虽然这几个月下来,柳文羲在神判府住的时间并不长,可足以让甄英莲了解他的品行。

不得不说,冯渊的眼光确实极好。

柳文羲的人品,德行,都是上上之选。

若是冯渊没有反悔,柳文羲也愿意入赘林家,说不定黛玉还真能觅得良缘。

可惜,冯渊看重柳文羲,不愿柳文羲受委屈。

甄英莲心里不至于有什么想法,只是有些惋惜。

官场上的事儿,她不懂,但她清楚,冯渊既然做了决定,那说明,入赘对柳文羲的影响确实挺大的,否则冯渊不至于做出这出尔反尔的事。

毕竟,冯渊一向是说话算话的,没见他反悔过。

冯渊闻言默然。

一夜无话。

次日是下元节的正日子,也是祭祖的大日子。

柳文羲还未正式与冯渊结为义兄弟,这样祭祖的大日子,自然是不能跟冯渊一起进祠堂的。

过了下元节,次日便是结义礼。

从清早开始,便有源源不断的客人来神判府观礼。

冯渊吩咐老管家接待各位客人,他只请了官位相当的人前来观礼,皇家那几位龙子,冯渊一概忽略了,他是不欢迎的。

结义礼是很正式的场合,正式结拜之后,冯渊便带着柳文羲进了祠堂,再拜,这就不能让外人进祠堂来旁观了。

将柳文羲的名字记在了族谱上,冯渊便带着柳文羲出了祠堂。

这之后,便是宴席。

宴席结束,已是入夜。

忙碌了一整天,哪怕是冯渊,都有些累了。

歇了一晚,次日柳文羲便回了国子监。

柳文朝来正院辞行,冯渊将他请到了书房。

“苏州那边,你已经没了亲人,唯一的亲人都在京城,你何必一个人孤零零的回苏州呢?”冯渊挽留道。

柳文朝犹豫的道,“这,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冯渊反问,“如今文羲已经正式与我结拜为兄弟,那么我也是你兄长,就住在兄长府上难道不好?你是苏州今科的小三元,这个成绩入国子监学习不难。”

柳文朝默然。

他觉得,柳文羲这里已经欠了冯渊许多人情,他再赖着,传出去也不好听。

“是怕人非议?”冯渊了然。

柳文朝讪讪,“我不是这个意思。”

“倒也不用想那么多,我既然留你,自然是有理由的,”冯渊喝了口茶,“文羲到底年轻,我忙于公务,他一个人在国子监读书,虽然不担心有人欺负他,可就怕有人在暗中算计,他没你稳重,也没你精明强干,若是被人算计了,只怕要栽个大跟头。”

拿柳文羲当突破口,柳文朝果然认真了许多。

“有您在,还有人敢暗中算计?”柳文朝眉头皱起。

冯渊笑了笑,“我虽被敬称神判,但也并非真就是神了,这满京城,恨我的人可多了,我这里他们动不了手,难免会冲着文羲去,他经历的少,没见识过人心黑暗,再聪明,也免不得遭人暗算,你不同……”

何处不同?

柳文朝从十四岁开始,父母双亡,还得照顾年幼的弟弟,面对外界的风风雨雨,柳文羲能安然长大,可都是这位长兄挡下了一切。

当初柳文朝被陷害入狱,非是他不够聪明,而是他没有权势。

再聪明的人,没有权势,在这个世道,只能任人宰割。

柳文朝最终还是被冯渊说服了,留了下来。

随后,冯渊便去了一趟国子监,寻了国子监祭酒,吃了顿饭,便定下了柳文朝入国子学的事。

柳文朝本就能入学,冯渊只是去打个招呼,避免柳文朝被为难。

自从柳文朝也留在了京城,神判府的人,也多了两个。

柳文朝虽然没有与冯渊结拜,可因着柳文羲这层关系,便也以兄弟相称,关系虽然不必冯渊和柳文羲亲密,可也比寻常的朋友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