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三穿陈阿娇(11)+番外

饵饼阿娇只吃完一张。

倒是熬得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米油的小米粥颇受她的喜爱,配着膳房送的腌大头菜吃光了。

用过早膳,阿娇净手把馒头的食方写下来,重要的是制做酵头。她没做过,只能让庖人们多试一试了。

等她忙完,周希光也到了。

哪怕是椒房殿里训练有素的宫人们也忍不住偷看周希光,尽管他已经二十九岁在此时不算“青春年少”,却依旧是走到哪里,就能令此处屋舍亮堂起来。阿娇见多识广,认为少年周希光的颜值已达到现代顶级男星的水准,可惜运气不好。卷进夺嫡之争中,获罪为奴。

说起来,阿娇对他是有救命之恩的。

那时候阿娇的亲舅舅梁王因故派人刺杀朝中大臣,事情败露之后,牵连者甚广。那会包括周希光在内的一些高官子弟皆被施以宫刑,还不能平息帝王的怒火,没人敢求情,以免被划为梁王一党。

阿娇路过,仗着年纪小不懂事劝说皇帝舅舅:少年不知家中事,已按律受刑可免除死罪。

想想也知道,一群十七八的少年人。家里会把刺杀朝廷命官的事情告诉他们吗?

这才劝服皇帝,留下众人一条命。

听说周希光的梦想是当一名抗击匈奴的大将军,可惜再没有机会了。

阿娇不能免俗的对周希光投以更多的目光。

“主子有何吩咐?”

周希光身姿挺拔如竹,却无少年时的英武,身形略显单薄。他眸色沉沉,日光照不进眼底。

阿娇让他坐下,把丽媛的事情说了。

“下官失职,”周希光深深一拜。他身为中宫詹事,总揽皇后的一切事物,对后宫也有管理之职。

“你近日一直在外头,哪顾得上宫里的事。”

在阿娇看来,后宫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混乱,职权不明。一个管着柴薪的姑姑也能篡改宫人的年岁,核查之人未尽其事,玩忽懒怠。周希光就算两只眼睛都盯着宫中,不到事情闹出来,依旧发现不了。

“我把方氏交给你,你把后头的人抓出来。”

周希光的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丽媛:“抓人不难,您对抓着人之后该怎么办有章程吗?”

阿娇明白他的意思,丽媛虽然只是一名粗使宫女,但深藏后宫之中。见过她的必定是皇亲贵胄,嚷出来必是一场闹剧。

阿娇冷哼一声:“我谁都不怕。”

周希光垂下头,遮住唇边淡淡的笑意。

……

元石抄着手、猫着腰穿过膳房,绕过几个正围着水井打水的内侍,就看到不远处一排矮屋。这就是庖人们夜里歇息之处,最外面的一间屋子是柴房,他路过的时候险些被人瞧见,吓得一激灵。

元石倒不是要做什么坏事,只是去御膳房三日,忽然回归必然引来同僚们的询问,一时之间肯定脱不开身。天可怜见的,他现在只想好好地睡一觉。

甭以为伺候皇帝是件容易的事。他作为一个厨子,摸不准天子的口味,又怕御膳房的人给他使绊子,不免胆胆战战。最后,他一狠心,爽快的把拉面的做法教出去了。

我不是来拆散你们的,我甚至不是来加入你们的。

他态度明确,在御膳房的工作变得顺滑起来。

可耐不住天子顿顿吃面——身体好像被掏空。

御膳房是高枝,搁以前他但凡有机会留下肯定不回来,就算肯教也要藏私。可今日不同往日,皇后忽然重视起吃食,频频赐下食方。怪不得人人都说天潢贵胄个个不是凡物,琢磨出的吃食简直叫人大开眼界。说到底庖人是靠手艺吃饭的,有本事哪个高枝攀不上?

不说别的,只说厨房旁边的屋子里正在慢慢结晶的叫做“冰糖”之物,就能令人惊掉下巴。

哼!御膳房了不起吗?元石看得明白,以后少不了求他们中宫的时候。

元石躺在床上,很快睡着,震破天的呼噜在屋子里响起来。半梦半醒之间,他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混合着奶的醇厚、蜜的清甜,热腾腾、暖洋洋。这物他从未见过,直把他催醒,头一件事就是拿帕子擦嘴。然后穿上鞋,一路小跑到膳房。就算是不认识路的人,顺着香味也能找到膳房,要是鼻子不灵敏,瞧着前方屡屡升起的白烟也不会找错地方。

更何况沿途往膳房张望的宫女、内侍无数,个个都在吞咽唾沫。

“膳房又在做什么好东西……”

“今天第三回 了!谁能有心事做事啊。”

“哧溜,这也太香了。”

好半晌才有人发现元石,“元庖厨,你回来了……”话音未落,元石已一阵风似的刮进膳房里了。

膳房里十多名庖人围着灶台。蒸笼下面沸水翻滚,咕噜噜响。笼顶水汽化作白烟,香味不断飘散。

元石:“里面是什么?”

一个肚子滚圆的庖人抓住他的手,“你可别伸手掀,走气就不好了。”

另一个庖厨说着火候差不多了。

圆肚子庖厨顾不上元石,连忙把蒸笼端到一旁的空灶台上。

“主子说要闷一盏茶的功夫才能掀盖,避免蒸饼回缩。”

什么蒸饼?蒸饼能有这么香。

元石只能眼巴巴等着,终于等到蒸笼掀开盖的一刻,他眼疾手快的抓起一个蒸饼,立刻被手指的触感震惊了。不是因为烫,厨子都不怕烫,而是因为雪白的蒸饼柔软的触感。他张开嘴咬一口,咀嚼,吞咽下肚。

“这……这哪是蒸饼?”

吃完一个拳头大的馒头,他又吃下去一个还觉得不足。

圆肚子庖厨不像同僚一般没见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十几人已做出第三笼蒸饼,虽说这一笼公认最佳,但也不是第一次品尝,吃惊程度有限。

“主子说,这是改良蒸饼。”

元石:“……行吧。”

干嘛不取个新的名字。

“你让开一点别挡着路,”圆肚子庖厨把元石推开,叫来送膳的内侍,捡出形状最漂亮的装进食盒里。元石殷勤的替他把食盒盖上,赔笑问:“嘿嘿,这蒸饼怎么做得的?”

圆肚子庖厨心里冷哼。

平时摆着一张老子天下第一的臭脸,求人的时候趴在地上学狗叫都愿意。

没脸没皮的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想吃馒头,刚蒸好的那种。哧溜。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出自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第8章 馒头、柔如春绵

阿娇乘车来到长乐宫,方姑姑知道她要来,早在太极殿外等着。亲自上前扶住阿娇下车,面带笑意说:“老太太知道您要过来陪着她用早膳,把一大早跑来长乐宫的丞相都撵走了。”

现在的丞相是老太太的侄子窦婴,对阿娇来说是自家的亲戚。

“怎么不留丞相一起用膳?”

“老太太嫌弃丞相人烦事多,打扰你们祖孙俩说话。”

阿娇记得窦婴虽然是窦家的人,但政见素来与老太太不一致。要不是窦家没有更合适的人做丞相,老太太肯定是要把他给撸下去的。因此,两人的关系总是一阵好、一阵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