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糖分依赖(33)

作者: 春云时雨 阅读记录

那头贴春联的冉云晖却没有帮手,正大喊:“来个人,来帮我看下正不正。”

晚间年夜饭,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

一桌子人说说笑笑地吃菜,没人特别在看,但是时不时又会瞟两眼电视机,点评点评今年哪个歌舞节目不错,哪个语言节目不怎么好笑,这个明星的同款衣服,那个演员的新作品,十分热闹。

冉云阳已经很久没有认真看过春晚,也不怎么参与节目的讨论。往年耿鑫他们总是在除夕夜守着八点,准时收看春晚,还在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但他嫌春晚时长太长,也不是每个节目都有意思,因此便常是选择看个开头,就回房呆着。

而现在他看了看对面乐呵呵碰杯的唐旭和冉涛、温柔给自己夹菜的李秀洁、认真啃肘子的冉云晖,又看了看身边安静喝汤的唐雪年,突然觉得,耿鑫他们的热情,或许并不在于节目是否好看,而是看的氛围。

在现在这样的氛围下,无论播什么,只要能给人一种合家团圆的感觉,欢欣喜乐的声音,让人觉得快乐,这晚会便是很好看的。

晚上李秀洁又张罗着大家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猪肉玉米馅儿和荠菜猪肉馅儿,作为晚上守岁的夜宵。瘦肉剁馅儿,和蔬菜末搅拌在一起,多余的肥肉,李秀洁也没浪费,她在厨房熬猪油,一阵阵脂油的香气飘来。

有妈妈在的地方,就有着人间烟火的安宁。

冉云阳在此刻突然很想念季筱云。但是今天的想念,却不再那样哀伤,而是露出其温柔的内核,让他并不害怕。

唐雪年突然拉了拉冉云阳的袖子,指了指窗外——

砰地一声,绚烂焰火升上夜空,炸成五彩缤纷的礼花。

此时,挂钟敲响了午夜的钟声……

新一年的春天,到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时间线和现实重合啦,给大家表演个文字鞭炮(放鞭炮 噼里啪啦)

第22章 摸鱼和研讨会

忙完了书展和签售,徐栖算是完成了年度KPI,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忙着数据复盘和各大媒介宣传的效果回馈。

于是唐雪年便得以放了几天假,享受了几日既没有截稿日,也不用坐班的快乐生活。

这天,她正窝在床上看漫画,手机一震。

冉云阳发来了一张图片——

一张金色糖纸叠成的跳舞小人。

这样的小人她的铁盒里也有好几个,只是都是清一色红蓝服饰,并如冉云阳发的华丽。

从前李秀洁常给他们买大白兔做零食,他们便用这糖纸折了许多小玩意儿。其中最成功的便是这个跳舞小人。

起初,它只是被冉云阳随手打了个结,放在桌上,远看起来就像个扫帚。

唐雪年拿起来看了看,展开上下的褶皱,又折叠了几次,捧在手里展示给冉云阳看。

此时,它便有些像一个跳舞小人,还是一个穿着蓝色印花裙跳民族舞的小人。

冉云阳看她没放弃自己那四不像的作品,便笑着又接过来,把糖纸的另一头撕成了三条,又各自扭转了一下,看起来像是给这个跳舞小人加了一朵头花。

最终,它被唐雪年册封为奶糖届的香妃。因为她坚信这个小人跳起舞来,整个屋子都会充满奶糖的香味。

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唐雪年回过神来,冉云阳在那头问她在做什么。

她如实回复在看漫画,同时礼尚往来问问他在做什么。

冉云阳回到:开会。

但是他明明在摸鱼,吃糖,和做手工。

冉云阳这周出差了,去参加口腔医学国际合作研讨会。

他的导师是本次会议的嘉宾,便邀请他一起来参加,也和久不见面的学生叙叙旧。

当时他们在微信里聊起这事,唐雪年一下喜出望外,觉得这周都不用补牙了,于是语气便不自觉有些开心,有些活泼。

这本来该是冉云阳喜闻乐见的,但是联系上下文语境,她这开心和活泼,就显得很是期盼他去出差。

其实冉云阳哪能不知道她现在对于补牙这事,仍然带着些习惯性的退缩,能晚一天是一天,能晚一时是一时。但是还是想逗逗她,便摆出一副失落的样子。

唐雪年立刻就上套了,笨嘴拙舌地找补,终于憋出了一句:不会去很久吧。

冉云阳熬了一会姗姗回复:不久,就去三天。

唐雪年看他好像也没有很不开心,便赶紧接着再接再厉:那周五等你回来一起吃饭吧。

但是冉云阳却拒绝了她:不行,你那天要来补牙,不能吃大餐。并在句尾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虽然他在笑,但是唐雪年怎么看这微笑都带着些不怀好意。

不过那天他们还是一起去吃了晚餐,更让唐雪年多了一位铁杆粉丝,此处先按下不表。

此时唐雪年对他开会摸鱼的行为只觉得不解,回道:开会可以发信息么?

在她的认知里,开会应当聚精会神,不时还得站起来发言或者吵架。至少徐栖拉她开的几次会,会议实况都是如此。

冉云阳却没说可不可以,他只是回了一个“不想上班”的表情包来,图上是一只圆滚滚的熊猫正怒摔电脑。

这和他平日里正经八百工作的样子差得甚远,让唐雪年觉得有些可爱,仿佛不想上课的淘气学生。但是上学的时候,这人是从来没有说过想逃课的。

那时候的冉云阳不光是自己学习认真,还时常督促她。唐雪年在学习这件事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这就如同来学校上学一样,虽然她没有兴趣,但是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所以她通常就是按部就班地做,而能和冉云阳一起的话,那么这件事的快乐指数便能得到附加提升。

他们升入了高二后,经过文理分科,班级被重新划分,一班到十班是理科班,十一到十四则是文科班。

唐雪年文科是薄弱项,冉云阳倒相对均衡,但是他自己也更加喜欢理科,于是便一起选的理科。他们还留在在原来的班级,其他选文科的同学离开去了新班级,也有新同学补充进来。

开学后,课业明显繁重起来,直接体现在课间的氛围更加安静了,从前学生们都喜欢楼上楼下间班级串门,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而现在,刚上完这门课,下一节可能紧跟着就是另一科的考试,大家都有些疲于奔命,于是玩闹的心思也收敛了不少。

分科后,很多同学便对文科科目不太重视,每逢历史政治课,写其他作业的,悄悄传纸条的便很多,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眼,反正最后会考能过关就行。

唐雪年本来对文科就没什么兴趣,于是每逢这时她便开始在纸上涂涂画画,后来被冉云阳发现了,便教育她要认真她听讲。

“可是我不想听。”唐雪年倒不是要逃避上课,她只是表达内心的想法,不想做就不要做,她不懂为什么要勉强自己。

冉云阳看着她,想了一会,他的表情像是在思索怎么回答,又像是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终于,他松开了眉头,说道:“那如果历史可以当成相声来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