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山难越(101)

作者: 月熊熊 阅读记录

此地确与龙虎军军营相距不远。

吕莲生眸光闪烁,可云清澜是他派人引过来的,他自然知道云杉这些话不过只是几句托词,但云杉言之凿凿,又叫他无话反驳。

“让你给营地选址,怎选到了这种地方?”云杉淡淡斥了云清澜一声,“不好好看护着正阳公主,反倒出来瞎跑。”

云清澜当即会意,低着头诺应一声:“孩儿知错。”

云杉目光重又转向吕莲生:“今日吕相如此兴师动众,可是对龙虎军选址一事有什么高见?”

“并无高见,既是场误会,那在下便告辞。”吕莲生沉默片刻,抬手遣退身侧禁军,又对云杉道,“如此,柱国将军可要看好云将军,日后莫要再出差错。”

声音低缓,语气阴沉。

“不劳吕相挂心。”云杉老神在在,“吕相还是先把户部的账算明白再说。”

吕莲生闻言脸色又是一沉,随带着禁军离开了。

吕莲生前脚离开,后脚云杉波澜不惊的面色就眼见地阴沉下来,他先是令赵骞关带着龙虎军将士们返回军营,继而才对云清澜冷声道:“回府。”

一直到跨入云府大门,云杉都始终沉着面色一言不发。

“季家的事,你知道多少?”云杉坐在太师椅上,睨着站在面前的云清澜冷声问道。

云清澜头皮一紧:“孙儿只在架阁库官册上查到一句。”

黍米之变,季家谋逆,十族流放。

“又是去架阁库,又是季家旧院。”云杉冷哼一声,“让你不要掺合季家的事,怎么,你是听不进去?”

云清澜嗫嚅片刻,终是将太苍山一事及方才中元街市上的事和盘托出。

“竟是他们跑出来了。”云杉听罢喃喃自语一句,片刻后又道,“他们的事你也不要掺合。”

云杉只想云清澜守好龙虎军这一亩三分地。

“祖父。”云清澜沉默片刻,“今日之事是吕相设计陷害,非孙儿所为,如今云家早已被其当作眼中钉,日后难保不会再生他事。”

躲不掉的。

云杉闻言,面色阴晴不定。

云清澜见状又道:“方才在季家门前,吕相说孙儿是要进去找什么东西,黍米之变孙儿不知内情,日后吕相若是再拿此大做文章,只怕难免会被人设计。”

兵家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可如今云清澜却是连自己的状况都一知半解。

云杉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季家的事,云家碰不得。”

季鸿儒人如其名,是武朝百年难遇的大才。

他十五入仕,不到二十便在朝中崭露头角,先皇属意他,短短三年就将他的官职连升三品,这使得季鸿儒年纪轻轻就位极丞相,后来更是被点为其嫡长女平圣公主的亲师。

季鸿儒在朝中处尊显居,一直到后面先皇驾崩,五子夺嫡朝中大乱,也是平圣公主带着季鸿儒和云杉文武二臣攘外安内,又将年仅十四岁的李玄臻送上皇位。

说起幼帝登基,季鸿儒起先是不同意的,毕竟那时的李玄臻沉默寡言,叫人如何也看不出有什么帝王之姿。

但平圣公主却对其寄予厚望,只说是季鸿儒和云杉二人看低了他。不过后来在李玄臻治下武朝开创了三十年的太平盛世,倒也确实说明了平圣公主慧眼识人。

新帝登基,季鸿儒和云杉作为肱骨自是身居高位,季鸿儒还是那一人之下的当朝宰相,但两朝元老久居高位,又一手推举李玄臻上位,如此业绩,人难免会生出傲气。

前十年里新帝年幼,平圣公主垂帘听政,而季鸿儒是平圣公主的亲师,是以对朝政之事的看法大多如出一辙,尚且还算是风平浪静,可到了后面李玄臻执政,平圣公主渐隐,二人就时常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时候。

若是国事,那朝中群臣齐议,你一言我一语大约也能想出个折中的法子,可就连李玄臻想新修座寝宫这样的私事,竟都还要看季鸿儒的意思。

那时季鸿儒自视甚高,说为君为皇应当勤俭持正,民生未定之时不可一人高枕无忧,为此在朝中引经据典地与李玄臻争辩,几次将其驳斥得下不来台。

每每二人吵得不欢而散,云杉就会私底下问他:皇家的事,你且插手这么多做什么?

季鸿儒这时就会两眼一瞪,皇家的事,就是天下的事!我如何说不得?!

二人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吵,难免要生出嫌隙,再加上后来吕莲生的出现,更是让李玄臻和季鸿儒这对君臣关系雪上加霜。

吕莲生是成了精的马屁,不管李玄臻说什么,都是连声附和外加不重样的陛下圣明。季鸿儒看不惯他,更难忍其阿谀奉承地将朝堂弄的乌烟瘴气,□□又直冲着吕莲生去。

那时的吕莲生也还只是个小小的四品官,是以季鸿儒骂他,他也只能诺着脑袋应。

可架不住李玄臻待见此人。

吕莲生步步高升,季鸿儒自是觉出不妙,可谁都没想到,他竟会生出另立新朝的心思。

季鸿儒此人名声在外,朝中处处是他的拥趸,是以登高一呼间竟也真的有几分揭竿而起的意思,再加上与稷元国君秦雄里应外合,当年黍米之变若不是被平圣公主无意中发现了印有季字玉玺的诏书,武朝只怕在一十四年就要被改朝换代。

此事一出,李玄臻不得不血洗朝堂。

可此事牵连之数实在太大,若尽数诛杀,只怕京都流的血一年都洗不净,是以李玄臻权衡良久,才选择将其流放豫州。

至于后来又为何会流落衡芜山——或许是怕他们东山再起,李玄臻终究还是不放心。

如此一番,终究是大伤了武朝元气,朝中光是被因此革职的官员就足有半数,以至于武朝后面几十人都人才空虚。

这件事在武昭一十四年前后沸沸扬扬地闹了一年,而李玄臻也在这件事里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帝王才能,其杀伐果断,更是将朝中大权悉数握于手中。可到了最后,却仍旧有一件悬而未决之事:那枚刻着季字的玉玺,始终不见下落。

季氏玉玺一日不见,帝王之心便一日难安。

为了找这枚玉玺,李玄臻派人在季家宅院里掘地三尺却依旧一无所获,最终将其列为京都禁地。

而云家也因为这件事而遭受重创。

云杉与季鸿儒同为两朝元老,两家关系本就密切,武昭一十四年前后则联系的更是频繁,季鸿儒几乎每隔三天就会来府上登门拜访。

云杉倒是一心想着武朝皇室,但他心虽忠,却又不能挖出来给李玄臻看,季鸿儒自知策反不了云杉,前来拜访时也只口不提谋逆的事,只在李玄臻面前做出一副云季两家同气连枝的样子,叫李玄臻疑心,离间这君臣二人。

此事云杉一开始被蒙在鼓里,待后面回过神来时却早已引得武帝猜疑。若非如此,云杉后面也不至于用带着五子亲赴战场的方式来表忠心,在伐稷之战里将稷元打得那样狠,也将自己的五个儿子悉数葬送。

上一篇: 喜从天降 下一篇: 刺杀那个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