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难越(80)
云清澜眸色一厉,她虽有一身武功绝学,但身为女子却终究还是不擅与人角力,被这贼人如此钳住一时只怕难以脱身。
但大理寺守卫森严,她只要在架阁库中弄出一些声音,就不怕外面巡逻的衙役觉察不出这里的动静。
思及此,云清澜又竭力挣扎几下,单薄的后背接连撞上书格木架,带起一连串的砰砰闷响。
正此时,一只手却突然覆上了云清澜的后背。
其掌心微凉,轻轻垫在云清澜后背和木架之间,好像生怕把云清澜撞疼了似的。
“云小姐。”
一道熟悉的声音适时在云清澜耳边响起。
作者有话说:
收到了宝贝们关于文的反馈!特意在作话说一声,我会根据宝贝们的反馈好好改进的!
第58章 咫尺之间
琉璃灯下烛光融融, 须臾映出一张峰眉凤目,古雕刻画的脸。
秦朝楚看着云清澜,手掌似有若无地在其背后轻抚几下, 柔柔眼底就显出无奈,温声问她道:“云小姐可撞疼了?”
臂上钳制被人松开, 云清澜此刻就像被秦朝楚半抱在怀中一般。她看着面前的男人两眼愣愣, 没反应过来似地久久回不过神。
秦朝楚见状倒也不急, 自上次除夕一别, 他们虽在朝中偶有会面,但彼时人多眼杂,二人又都被各自的身份困囿, 重重顾虑便如天堑将他们横隔两岸。
唯有此刻夜黑风高无人在意, 才是独属于他的良辰。
他也定定凝望着她。
秦朝楚一双黑眸好比山巅远峰,其上终年寒雾缭绕冰凌刺骨, 也只有在见了云清澜时才会柔柔地化出一汪水。春水涓涓,自山间奔流而下, 然后再从那漆黑眼眸中流转出来。
烛光下隐隐映出云清澜的半张脸,秦朝楚看来看去,只觉得几日不见,清冷出尘的云小姐竟又多了几分娇憨可爱。
那皓月似的眼眸里宿着一个黝黑人影, 秦朝楚隔着眼眸与那人影对视,心中就缓缓生出几分叫人难以自持的欢快。小巧鼻头上隐隐透出一点灰黑, 看着像是一颗小痣, 他靠近些再看,原来是烛光下一点薄汗的影子。
离得近了, 秦朝楚甚至能清楚地听到云清澜的呼吸声。
那声音听着有些急促, 是被方才一番缠斗累着了, 还是为他的出现感到欣喜?
漆黑的夜总能让人不自觉地生出几分大胆旖旎的心思,秦朝楚那一颗在凄冷质子府里苦捱多年的心,如今竟也生出几分渴望和激动的兴奋来。他垂首悬在云清澜面前缓缓阂上眼,就那般一动不动地听着云清澜小鹿似的心跳声。
“什么人!”外面猛然响起的一声厉呵拉回了云清澜的神志。
云清澜看着近在咫尺的男人的脸,温热的呼吸喷洒在面上,就在脸颊耳垂处接连烧出几朵红云。
“无、无事。”秦朝楚周身的气息疏冷如沉木,却又无端醉人,它们从四面八方涌入云清澜鼻腔,二月凉夜如水,云清澜却莫名觉出几分燥热,她别过脸,略有些结巴地应了一声,“阁中太黑,我一不小心。”
“好,那将军小心。”巡逻的衙役闻言应了一声。
云清澜来架阁库一事徐景流是知会过寺中衙役的,那衙役头子听着阁中除方才那几声闷响后再无动静,随也放下心来,便又引着一众衙役向别处巡逻去了。
这一声喊彻底驱散了阁中二人意乱神迷的旖旎气氛。
秦朝楚睁开眼,幽沉的眸中重现清明,可却还是一动不动地落在云清澜身上。
迷乱消散,情意不减,他惯是清醒的。
“五皇子。”
直到云清澜受不住似地低低唤了一声。
那一声细若蚊呐,没了平日提嗓扩胸刻意仿着云青风端出来的将军气质,全然是一派女子的无措娇羞。
这一声直扰得秦朝楚方才沉静下的黑眸又荡起涟漪,他陡然低笑一声,声音沉稳欢愉,如餍足的鸟儿发出吟唱。
末了才缓缓直起身。
感受到那迫人的逼压渐渐远离,云清澜才终于逃过一劫似地长舒出一口气,狂乱的心跳趋于和缓,云清澜又不动声色地贴着书格后退一步。
自云清澜出现后,秦朝楚一颗心就都扑在了云清澜身上,眼下这般细微的小动作自然也逃不过他的视线。但秦朝楚却也只低笑一声,任由云清澜与自己拉开一段距离。
云小姐虽在北境领千军万马,可在儿女私事上却还如稚子懵懂纯真,他如今费尽心思地靠近她,可莫要吓跑了才是。
“云小姐为何深夜来访大理寺,可是要查什么要紧的事?”秦朝楚开口岔开话题,终于肯将眼前这头局促慌张的小鹿放了出去。
他总是如此大胆,四下无人时就唤她云小姐。
不过也幸好有他时不时地这般叫着,不然云清澜都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不过一些陈年旧事,这几日军中事务不多,便抽空前来看看。”云清澜收拢思绪,季家一事毕竟是朝中秘事,再加上牵扯到稷元,云清澜一番思索后还是决定避而不谈,只不答反问道:“五皇子又为何会在此处?”
身为稷元太子夜探武朝架阁库必有所谋,可秦朝楚却没有半分想要隐藏的意思:“麾下新收个才子深不可测,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其毕竟身为武朝旧部,自是想要多了解几分。”
云清澜了然,心知他说的是季知方。
“云小姐会将此事告知武帝吗?”秦朝楚又柔声问道,一双水眸凝在云清澜身上,静静等着她的答案。
云清澜摇摇头:“人各有志,季知方既已叛出武朝另投他处,那此事即便上奏陛下也于事无补,又何必多此一举。”
云清澜不熟架阁库布局,如今此事被徐景流知道已是不得已而为之,她夜访大理寺查季家旧事,此事牵扯到平圣公主疑点重重,云杉讳莫如深,在朝中各处也不见蛛丝马迹,想来武帝也并不愿再被人提起。云家如今境况不容乐观,若贸然提起,只怕更是会引来麻烦。
利弊权衡下不愿告知,那心中呢?
秦朝楚心里这般想着,却没有出声。
“那五皇子查出些什么来了吗?”云清澜又抬头问道。
他们既都是来查季家旧事,那或许能从秦朝楚这边得到一些线索。
秦朝楚闻言又是一笑,抬手取下他方才放到书格上的卷宗,递给云清澜道:“在下在这阁中搜寻良久,也只找到这一卷。”
云清澜定睛一看,是武朝历代官册。
她接过卷宗徐徐展开,季鸿儒身为两朝宰辅,卷宗里关于他的记录竟只有寥寥几句:“武昭一十五年秋,季鸿儒勾结外朝意图谋逆,不防被平圣公主撞破,谋逆之罪当诛,然武昭帝慈悲宽宏,怜季鸿儒二十余年鞠躬尽瘁,死罪可免,着令其十族流放豫州,史称黍米之变。”
黍米之变?
历来朝中大事的命名大多会与其年份或事件相关,此事变后武昭伐稷,稷为黍也,想来指的是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