珈弥(14)
直到花姨声音远了,珈弥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惹来黑龙好不解的目光。
主持
“现在去哪?入宫?”肆渊问道。
“不,唔…我们去明华寺上柱香吧。”
循级而上,半山处停驻,这个时候前往明华寺的人当少许多,却仍有数十与珈弥二人同行,有人往山下看去,隔着云雾看着底下影影绰绰的景色,一时都噤了声,再没了方才的谈笑,仿佛一开口便错失了美景。
偶有胆小的,紧贴山壁,胆怯下望,心中惧怕敬畏异常。
时间于沉默中仿佛凝固了。
人们缓慢往上爬着,天边耀眼的火烧云艳丽绮美,整片天地仿佛都被染上了那灼灼的美。
珈弥凝视着远方的山峦,不知怎地,生出些许感触来。
几百年了,山与山内里未改,景致却是几番变幻,原本自己曾孤独居住过几十年的荒凉之地,现已是举国最为繁华的国都,而所谓“神寺”却香火旺盛一如当年。
寺庙还是那座寺庙,造访的人却已不是当年人。
不过这么说也不对,人还是原来的人,身份却是大大不同了。
珈弥拾级而上,还未至山顶,便已能看见那缭绕的雾白香火。
一对母子擦肩而过,小小的孩子搂着母亲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道:“阿母,你为什么刚才拜青佛的时候喊‘仪元师太呀’?你是不是喊错了?”
孩子的母亲把孩子向上搂了搂,笑道:“青佛就是仪元师太呀,青佛未成佛时是静慈庵的主持,法号‘仪元’,后来救了昭乾皇帝……”
“昭乾皇帝是当今圣上的爷爷吗?”孩子仰头天真道。
“是的。”母亲点了点小孩子的鼻尖,向山下走去。
“呦!这寺还供你呢!”黑龙抱胸斜睨着珈弥。
珈弥感受着身上因为男子的话而投来的目光,似是而非道:“勿要玩笑。”
其他人一听,以为是男子戏言,也不再看了。
也是,青佛怎会无故下凡呢。
珈弥嘴角带着一丝笑意,踏进了明华寺。
那映在绿树丛中的寺院,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晚霞之中。
珈弥没有去殿上,而是转去了后院,院内几株菩提,灰色的树皮平滑,冠幅广展。
四处皆可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安宁的气息。
珈弥踱步在后院漫步着,而黑龙早已不知去哪了。
恰巧碰见了同在后院散步的主持,珈弥索性上去交谈。
这个主持佛法的确深厚,却远不如珈弥,珈弥见他诚心,打算提点几句,两人一时交谈甚欢。
天色渐晚,珈弥为女客,不便多待,明华寺主持虽不舍,但还是准备劝珈弥下山。
珈弥也知,于是打算告辞。
主持又恐女施主孤身一人下山不妥,想要寻几个武僧保护,不料刚到武僧院,便听到一阵打斗声。
“发生何事!”
“肆渊!”
喝声几乎是同时发出的,打斗的双方不情不愿地停下。
一边是一个容貌昳丽,体态修长的男子,一边一群身姿魁梧,浓眉怒目的和尚。——只是,一边完好无损,一边却尽是鼻青脸肿。
广怀感到一阵头痛道:“这是怎么回事?”
武僧受气许久,闻言一人站出,气汹汹地解释经过。
珈弥听完,难得有些心塞,这黑龙本就是个坐不住的,整天想着比斗,也是她疏忽,竟未曾警告过肆渊。
“主持,是在下疏于管教随从,在下代他赔罪,望诸位莫怪。”
“原是你的随从!真是……”一个武僧气道。
“善安!”广怀有些冷意,“不得无礼,你们十余人对一人竟仍落于下风,明日训练量加倍!”
在一片哀嚎声中,珈弥越发愧疚道:“主持,不必如此……”
主持用只两人可闻的声音道:“早就想这么做了,刚好遇到这件事可以一用……”
总之就是主持早就看不惯他们平时懒散的模样,借此机会光明正大地增加他们的训练量。
“……”
珈弥无话可说,领着肆渊下山了。
至于之前说要找武僧保护施主下山的事……呵呵。
肆渊先前还沉默着,不料一出寺庙就立马抱怨起来了。
“之前还有人说明华寺的武僧武功最好,结果还是不堪一击……”
珈弥听着抱怨,冷了他一眼:“这么多牢骚,怎么刚才不见你说一句话?”
“你以为我不想?我怕你又念咒。”男子语气竟有几分委屈。
“……”
珈弥忍不住笑了出来。
好吧,这下彻底惹怒某人了。
珈弥看着黑龙负气离开的背影,忍俊不禁。
她回头看了一眼。
古老的寺庙在朦胧夜雾的笼罩下,像一幅飘在浮云上面的剪影一般,显得分外沉寂肃穆。
转头抬眸看向墨蓝色的星天夜空,安宁静谧。
勺子一样的北斗七星,夜光环绕的密密繁星,及半弦月的皎洁无暇。
安静的风,安静的溪,安静的叶与树,天地在夜的怀抱中缓缓入梦。
淡定
清晨。
花草的露水沾湿女子的裙摆,空气中透着凉意。
珈弥悠哉悠哉地往上走着,身后的男子抿着唇,气呼呼地坐在一颗在树底下的石头。
“喂!你就不能好好想一下怎么进宫吗?”
肆渊有种憋闷的感觉,本来还以为是个负责任的,没想到她简直散漫得不行。
这么下去还要多久才能收集完碎片啊!
难不成她想等到那个女人出宫再问?
肆渊看了看前面人的背影,心中默念不会的吧……
珈弥昨日和主持谈论佛法有些意犹未尽,其中偶尔产生的争辩也是十分有意思,今日一早便忍不住往山上跑了。
寺庙的沙弥和尚起床都很早,伴随着悠远浑厚的钟声,寺庙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珈弥一进寺,即看到了等候在门口的主持。
主持呵呵一笑,道:“我便知你今日会来。”
珈弥嘴角扬起一个微笑,随主持去后院论法。
当然,临别不忘提点肆渊切勿惹事。
广怀倒了一杯茶,推至珈弥面前。
圆日跃出山峦,清透而微金的光光芒透过菩提的枝叶遮挡,散落在石桌上。
茶水里摇晃着点点碎光,珈弥接过,饮了一口。
两人继续昨日的话题,兴之所至也忍不住用手比划,竟不知时间流逝。
待两人反应过来时,才发现周围站了好几个人。
主持定睛一看,瞧见了被众星拱月之势包围的圣上。
他也自觉怠慢,却不慌张,沉静表了歉意。
这康昌皇帝是个敬佛的,不论宫里如何威风霸气,来明华寺仍是相当有礼的,自然也不会见怪于他。
广怀一见圣上,结合最近的事,便知其来意,再一听其阐述,果然。
自昭乾皇帝以来,大昌便有了尚佛的传统,而当今太后是个十分诚心的信徒,而今大寿,圣上希望主持能当面予母后一赠言,再与其探讨几日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