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小仙妻(149)

作者: 韭菜饼子 阅读记录

真□□肯定是不能给东东玩的,刘耀武就给东东削了把木头□□,过过手瘾。

丁苗问余敬平,“爷爷你带东东去看打靶了?”

余敬平笑呵呵道,“去了,这孩子胆儿可真大,一点儿都不害怕,还缠着我问我要枪,自己也要打。”

余敬平也带程福生去过靶场,结果程福生给吓着了,听到枪响,掉头就跑,弄的余敬平很没面子。

他的老竞争对手,军区的赵司令看见了,嘲笑了他好几天。

主要是余庆墨就怕打枪,来了一个程福生,也怕,他堂堂一个军区司令,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子孙后代竟然都怕打枪。

忒让他没面子了。

不过今儿个东东却给他长了脸面,小娃娃一个,一见枪就满脸兴奋,还跟着那些训练战士一块儿训练,竟然学的有模有样,练了一上午都没喊一声苦。

赵司令都夸他这个重孙孙是个好苗子。

他可太得意了。

东东地丁苗说,“娘,我长大了也当兵,保卫国家。”

丁苗就想起了书上写的,东东是被判了死刑,而他儿时的好朋友顾德杰,后来却是当了一兵,一路高升,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少将,是部队中响当当的一个人物。

看现在的发展,东东跟顾德杰倒象是反过来了。

作者有话说:

第84章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 余敬平家就来了客人。

说客人倒也不太准确,说对手倒更合适。

来的是赵司令,赵司令跟余敬平年龄差不多大, 两人是朋友, 一个部队里出来的, 从年轻的时候就爱争个高下,老了也一样。

赵司令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跟着个小男孩,看着跟东东差不多大小, 长的虎头虎脑的,见人就呲牙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孩子是赵司令的重孙子, 跟东东同岁, 长的虎头虎脑, 小名就叫小虎。

性格也活泼, 进门先喊了声“余爷爷”,看到丁苗, 都不用赵司令催他喊人,就喊丁苗“姐姐”,然后就好奇地看着东东,看到了东东手里的那把木头□□, 眼馋, 自来熟的跑过去问东东, “我能摸摸吗?”

木头□□是刘耀武做的, 东东特别宝贝, 睡觉的时候都搂着, 可这会儿却大大方方的把□□递给小虎, “摸吧。”

小虎兴奋地接过□□,还跟东东下保证,“我不会摸坏的。”

两个娃头抵着头一块儿玩□□。

东东虽然看着严肃,不过并不是古板的性子,再加上小虎是个自来熟,所以俩孩子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余敬平,“把小虎带过来了?咋着,想叫俩娃比试比试?”

赵司令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嘿嘿笑,“不是比试,是友好切磋,友好切磋。”

昨天余敬平把东东带到训练场,顶点大的小娃娃,第一次看到真枪实炮,竟然一点儿都不胆怯,瞧着还挺兴奋。

跟在训练的战士后面,动作也做的有模有样。

瞧着比他家小虎还象个兵苗子,他心里就不服气了,就想把俩娃拉到一块儿遛遛。

他跟余敬平岁数都大了,比试不动了,那就换小的比。

余敬平,“切磋就切磋,走着。”

要换了是程福生,余敬平可没这个底气,程福生胆子小,点个炮仗还行,可一遇到真刀实枪,吓得调头就跑。

余庆墨也一样,有一次余庆墨有急事来找他,他不在家,在靶场,余庆墨去靶场找他,枪一响,竟然吓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事后他辩解说是没防备,可一个爷们儿竟然被枪声吓得坐地上,也着实丢人。

因为这个,赵司令笑话他好长时间,气得他一个月没让余庆墨登门。

可今儿个因为有东东在,余敬平就底气十足,喊上东东,赵司令带着小虎,两老两小都雄赳赳气昂昂的去训练场了。

兴许是怕丁苗担心,保姆对她说,“赵司令跟余司令是多年老友,他俩不会真让俩娃比试。”

丁苗心说那可不一定,看两人的较真劲儿,今儿个不让俩娃比个高低上下出来,不会罢休。

不过两人是多年老友,就算是让俩娃比试,心里也有分寸,所以丁苗不担心东东,去开会去了。

还是刘耀武送她过去的。

丁苗本来是不让送的,她坐公交车就可以了。

余敬平说军区门口没有公交车站,走过去至少要5,6分钟,浪费时间。

执意让刘漏武送她过去,丁苗也就没坚持。

刘耀武送她到会场门口的时候,参加研讨会的人正在陆陆续续的进会场,丁苗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又引来一阵侧目。

车接车送,再一次证实了丁苗的背景不简单,也象是证实了丁苗就是开后门过来,纯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就连来参加研讨会的各级领导也注意到了,对李局长很是不满,“这次研讨会,可是正经的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的人选有严格规定,组委会也一再重申,无关人员不得出席,你给我解释解释,那个年轻的女同志怎么会出现这里?”

李局长,“……”

人是杨院长推荐过来的,杨院长还给他讲了丁苗治好的一些病症,包括他娘的颤动症,也是丁苗扎针扎好的。

杨院长虽然为人圆滑,不过在学术方面是不会开玩笑的,他也是出于对杨院长的信任,才让丁苗来参加研讨会。

他原以为丁苗是个隐藏于民间的名医,一把年纪才被杨院长发掘出来,哪里会想到丁苗会是个这么年轻的小姑娘。

还打扮的花枝招展,跟其他来与会人员一比,显得是格格不入。

别说是领导了,就是他现在也对杨院长的人品产生了怀疑,心想难道杨院长也为五斗米折腰了?

想着今天散了会,给杨院长打个电话,问问杨院长,丁苗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研讨的主题是关于针炙的。

来参加研讨会的有好几个都是针炙方面的专家,对针炙造诣很深,李秋田就是其中一个,这算是他的强项,所以今天他发言格外活跃,侃侃而谈,讲了许多针法,其中就谈到了早就失传的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相传是张天师所创,祛病除邪,愈后永不复发,当然,我认为这是不可信的,世上本就没鬼神,哪来除妖邪一说,我个人认为,鬼门十三针跟祝由术一样,都是医术中的糟粕,所以我们做医生的,对古籍中的医术要加以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的发言获得了一阵掌声,看来跟他持相同观点的医生还不少。

李秋田又补了一句,“幸好是已经失传了,不然好好的医术,就要发展成邪术了,医生成了袪邪捉鬼的巫医,成何体统。”

会场里一片笑声。

丁苗皱眉道,“十三针不是糟粕,他只是稍微复杂一点的针法,专治癫狂症,而且也没有失传。”

癫狂症就是现代医学中的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病症,都是典型的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