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小仙妻(65)

作者: 韭菜饼子 阅读记录

结果去了大队部,看到是刘婆子在烧火,丁苗在棚子底下配煮凉茶的药材。

她也不用秤,这抓一把,那抓一把,不大功夫就配好一副。

有个烧水的老婆子,姓赵,娘家跟赵兰英是一个大队的,跟赵兰英家还沾点亲戚。

赵兰英跟丁苗打赌,赌的年底分的猪肉,结果打输了,成了笑话,她这个亲戚,也连带着被人笑话了几句,经常有人问她,“过年分猪肉,彩玲她娘真把猪肉拿给丁苗?”

赵婆子心里就有点不愤,成心挑丁苗的刺,“我听说抓药都有讲究,说几钱就几钱,多了少了都不成,要不卖药的都拿戥子称,你也不用戥子,就这么随手抓,抓的也不准,再给ꀭꌗꁅ人喝出毛病咋整。”

丁苗扫了她一眼,“我抓的一钱都不会差。”

赵婆子拍着腿笑,“当你手是戥子?”

丁苗,“要不你拿戥子称称。”

赵婆子成心想看丁苗笑话,还以为丁苗是仗着大队找不出戥子才闭眼吹。

“你当咱大队没戥子是吧,咱大队还真有,是程秀才孙子缴上来的,就在大队部放着呢。”

程秀才是清水大队有名的财主,不过解放前就差不多被儿子败光了家产,解放后,孙子为了立功,又主动上缴了剩下的家产,戥子就是那时候缴上来的。

据说程秀才家最富的时候,家里金银堆成山,戥子就是用来称金银的。

不过缴上来也没啥用,一直在大队部放着。

大伙儿都穷,谁家都没金银。

赵婆子还真知道戥子在哪儿,不大功夫就拿着戥子过来了,对丁苗说,“称称,叫我老婆子也长长见识。”

花大娘她们几个也都围过来看稀罕。

一码归一码,丁苗煮的凉茶确实是好东西,可要说她的手能跟戥子一样准,谁都不信。

要是估个斤把重的东西,他们也能估出来,可估几钱,怕是没人有这个本事。

丁苗随手抓了一小把甘草放到了秤盘上,“两钱。”

赵婆子一称,不多不少,正好两钱。

丁苗又抓了把金银花,都不带一点犹豫的,“金银花,三钱。”

“白菊一钱。”

“蛋花半钱。”

……

赵婆子和花大娘她们都看傻眼了,丁苗看着就随手一抓,咋跟戥子称的一样准?

要是重吧,还能估个大概,可一钱两钱的,是咋估出来的,还估的这么准?

花大娘笑话赵婆子,“早知道叫丁苗也跟你打个赌,过年的时候人丁苗又能多吃份猪肉。”

几个老婆子都笑,赵婆子面红耳赤,“不称了不称了。”

赶紧把戥子给放了回去,再不提丁苗抓的份量准不准的事。

正好程立阳过来,丁苗一抬头看到他,问他,“你咋来了?”

程立阳,“过来看看。”

花大娘正往铁皮桶里舀烧好的凉茶,猜到程立阳是担心丁苗吃不消,毕竟丁苗是风吹就倒,身子骨还不如她们这几个老婆子,就对程立阳说,“不让她烧火,就叫她干点轻巧活。”

凉茶受欢迎,她们也与有荣焉,再加上丁苗刚才又露了一手,现在她们看丁苗就象看金疙瘩,生怕金疙瘩受不住热,再给烤化了,说啥也不叫丁苗烧火,就叫她在凉棚里配药材。

程立阳看丁苗确实没啥事才走了。

每年夏收的时候,县里都会派人下来采访,宣传三抢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

今年来的是县日报社的一个记者,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

小姑娘叫齐雪梅,圆圆脸,扎着两条小辫子,看着特别精神,性格也爽朗。

齐雪梅先去的公社,她不熟悉各大队的情况,去哪儿采访要听取公社的意见。

公社书记亲自接待她,听她说要采访先进事迹,笑了,“今年还真有一个,跟往年还不一样。”

作者有话说:

小年了,来波红包,截止到明天9点更新哦,来来大家嗨起来!

第39章

往年报纸上报道的先进事迹都是谁轻伤不下火线, 发着高烧还在地里割麦子,或是还奶着娃的妈妈不拖后腿,背着娃捡麦穗, 颗粒归仓, 或是80岁的老太太迈着小脚下地送水……

年年翻来覆去就是这几样, 齐思梅写都写烦了,她年轻嘛,思想新潮,就想写点新鲜的, 不一样的,听公社书记说有个跟往年不一样的先进事迹,眼睛就是一亮, “咋不一样?”

“清水大队有个赤脚医生叫丁苗, 上进爱钻研, 尤其喜欢研究古方, 今年她根据古方做出了一道凉茶,生津解暑气。”

齐雪梅, “效果咋样?”

“效果好啊,社员都反映说喝了两肋生风,还浑身都是力气,干活都不费劲, 今年清水大队粮食大丰收, 三抢中没一个中暑的, 这道凉茶可是功不可没。”

这可是从来没有的新鲜事, 报道出来, 保准能引起不小的反响。

齐雪梅一下来了兴趣。

不过对公社书记的话, 齐雪梅还是持谨慎态度, 先进事迹嘛,领导都喜欢夸张,芝麻能说成个大西瓜,所以她还是要眼见为实。

不过能想起来做凉茶给社员解暑,说明这个赤脚医生思想觉悟高,能想社员之所想,急社员之所急,这本身就是件值得提倡的先进事迹。

齐雪梅就去了清水大队。

三抢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社员们干劲冲天,虽然身上脸上都是汗,可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齐雪梅拿出挎包里的相机就拍,这都是写报道的好素材。

齐雪梅拦住一个正往打麦场上送麦子的小伙,“同志,我找丁苗丁大夫,你知不知道她在哪儿?”

程胜利看齐思梅挎着个绿挎包,人白白净净,一看就是城里下来的,拿脖子上挂的毛巾擦了擦汗,问齐雪梅,“你哪儿来的,找她干啥?”

齐雪梅,“我是吕平县日报社的记者,听说丁大夫研制出一种凉茶,生津止渴还解暑,我想采访她。”

程胜利一听是来采访丁苗的,立马热情起来,“她在大队部,你去找她吧,大队部你知道吧,沿着这条路一直往西,走到第二个路口再往南拐,一直走,啥时候看到一棵大槐树就到了,大槐树有两搂粗,你过去一眼就看见了。”

齐雪梅见他爽朗热情,说话也清楚,从挎包里拿出笔和本子,“同志你叫啥名字?”

“我叫程胜利。”

“你喝过凉茶没?”

“那肯定喝过,好喝,喝了凉快劲头足,我现在都不喝别的水,就喝凉茶,我们大伙儿都喝,你看看都多精神,往年还有中暑的,今年一个都没有,都干劲特别足。”

中暑的倒是也有一个,姚彩玲,她中暑是因为她看不上凉茶,不喝,所以才中暑,程胜利觉得没必要提她。

程胜利拉着车,后面推车的小伙又一直催他,他不好一直跟齐雪梅说话,说了几句就走了。

齐雪梅按着程胜利指的路去大队部。

路上又拦住几个人,都一口声的夸丁苗煮的凉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