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掠夺(42)
相当不错的主旋律奋斗小说。
【颜琅是非常独立的小孩,这个世界应该会很轻松!好好休息吧主仁】
许归没有回应,只是将剧情节点仔细的看过几次,确认他现在的身份只需要照顾颜琅几年就好。
甚至不需要系统生成,这个世界很友善地给许归提供适合帮助颜琅的身份,并且详细给予相关背景,他现在是一名独自来N市打拼的年轻人,年幼的时候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瘫痪,父母非常愧疚,因此不敢面对他,家庭关系淡薄。
年仅17岁的他因不想待在家里啃老和承受附近邻居亲戚的白眼,独自一人来到外地,在这过程中,受到许多颜琅父母的帮助。
于是在两个老人葬礼上,面对众多不想承担抚养责任的亲戚,这个身份主动表示愿意无偿照顾颜琅,直到他能独立生活为止。
那帮不负责任的人就这么将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丢给陌生人,倒是有几个想要收养颜琅的,只可惜要求改姓搬家等等,被颜琅拒绝。
一个半大小孩牵着另外一个小孩,就这么在颜琅父母留下的老旧的廉房里住下。
在许归正式接下帮助任务之前,这个主世界捏造的身份已经与颜琅相处大约10天,还不甚相熟。
因为是急匆匆捏造的,在行为处事上有点木讷,所幸有超脱者愿意帮助,世界意志不再干涉剧情。
“哥,气球还没充完气吗?”许归正看着手机,一个目测12岁左右的小孩从旁边走出,巴掌大的脸上五官十分端正,浓眉大眼,身上穿着短手短脚的幼稚服装也不显得天真,反倒像早当家的孩子,一眼就看上去懂事。
“嗯,你把厨房里的面条吃完。”许归拿起旁边的简易充气筒就开始呼哧呼哧,地面上除开没来得及充气的气球,还有许多需要收置的小玩意儿。
“那我先吃。”颜琅小心翼翼地避开要贩卖的各种玩意儿去到厨房,眼中没有丝毫同龄孩子对这些东西的向往。
小客厅只有一张简陋的餐桌,颜琅将瓷碗端过来,一边吃一边看许归忙碌。
很快他就扒拉完一碗素净的清汤面,很有自觉地端回厨房洗干净。看看摆在客厅里的时钟,坐到许归旁边帮他收拾起那些零碎的小物件。
随着另外一个人的加入,东西很快收拾完成,许归把它们放到小推车上,颜琅主动帮忙推起小推车,两人向着颜琅就读的中学走去。
这是一段不算远的道路,不少家长都已经开车把小孩送来学校,在两人艰难推行的身旁是不少的初中学生,他们有的认识颜琅,抬抬手打招呼,有的只是急匆匆地跑向学校。
“这个黄色的气球怎么卖?”半路上,有一个牵着小孩的老奶奶询问起价格,她尚且年幼的小孙女在旁边,满含期待的看向气球。
“黄色这个10块钱。”颜琅用一种比许归更加熟稔的语气回答。
“能便宜点吗?”
“看您是今天早上第一个照顾我们生意的,就便宜点八块钱吧。”
“成。”老奶奶也没有再讲价,从兜里掏出一张十块钱递过去,颜琅随手把许归出门时给他的两块零花钱当成找零。
许归没说什么,取出一只黄色气球,小女孩主动的从他手中接过。
“乖乖,喜欢吗?”
“喜欢,谢谢奶奶。”
就这样两个人走开,他们的背后是颜琅和许归努力推车的背影,清晨的光线透过云层和雾气向他们射来,将两人的影子融化在温暖的曦光里。
到学校附近颜琅主动跟许归挥手告别,围墙旁有几个孩子显然是在等待他的模样,一看他踏过校门就笑着跟他并排走进教学楼。
年纪尚幼的颜琅就已经显露不卑不亢的气场。他熟练的掌握和不同人群的相处方式,不会为身份看低自己,也不会为成绩洋洋得意。
送走他后,许归就独自在学校附近的小广场里贩卖起棉花糖,车边铺设一块防水布,兼职贩卖气球、毛绒娃娃等时下最受孩子欢迎的物品。
生意很火爆,附近还没有去上学的孩子一见许归将小车放置完好就围过来,不过也不是总能这么好,人流热潮期过去,就只有零星几个人会选择尝尝味道。
这时在广场上做生意的小贩们就都闲聊起来,许归右手边是一位贩卖新鲜鱼类的赵姓大妈,嗓门很大常常宰生客,不过对熟人倒是很实诚。
每次卖鱼剩下一些鱼头之类卖不出去,她就会转赠给周围的小贩们,这让她很受大家的欢迎,也不会去揭露她做生意手段。
“许归啊,听奶奶我一句劝,趁着还年轻多接触同龄人,说不准就看对眼好上了。”她跟许归交流,手上还不忘处理着鱼鳞。
“嗯嗯。”许归点头应和。
冲着他这个老实劲儿,赵大妈就喜欢跟他聊天,天南地北的讲着一些来自长辈的人生经验,她嗓门又大,周围的小贩都忍不住挖挖耳朵,但许归就只是不时的点头应和,好脾气到令人称奇。
颜琅放学时看到棉花糖车旁边又挂有两三颗鱼头,用麻绳串好包裹着塑料袋。
“怎么又买鱼头?”颜琅抬手帮他扶起小推车的另外一边,语气不咸不淡。
“是人家好心送的。”
许归帮颜琅把垫布放好,避免带着些许脏污的小推车蹭脏他的校服,动作间把他肩膀上的书包也取下来,丢到小推车上。
“天天都是鱼头。”他有些小情绪,但又不想被许归发现,偏过头低声说。
偏生被他称为哥哥的人在生活中一贯沉默,却很擅长于倾听,敏锐地捕捉到了颜琅的这句话。
“明天买肉回来吃。”
许归比颜琅年长,肩膀自然更为宽阔有力一些。即使颜琅已经尽可能的承担,许归依旧无声的推举着棉花糖车大部分重量。
面对这些微指责自己不够称职的话语他没有任何情绪表达,只是默默的提出解决方法,不像有些家长熟练地掌握指责孩子的技能。
他太过内敛,像一座足够沉稳可靠的山,总是温柔回应索取者的要求。
两人之间的关系别扭,第一次见面时颜琅只把他当做一个愿意抚养自己的报恩之人,随后意识到两人的年龄相距不大,就主动试探着喊他哥哥以示亲热,许归也没有拒绝,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就此定下。
颜琅很感谢他无亲无故却依旧愿意帮助自己,而且目前看来不索取任何回报。于是有时会将这个还不甚成熟的人误当成父亲的角色,不自觉地,或者说下意识地试探着相处的分寸。
你愿意照顾我,是像哥哥那样以一种牵扯性不强的方式,成年后就会独自生活。还是像父亲那样,可以包容小孩子的撒娇、无理取闹,甚至无法无天?
颜琅本性中那种对人际交往边界敏锐的天赋展露无遗,他总知道该怎样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以最小的代价。
但想到许归,有时连他自己都会惊讶,在这几天的交流中,他进一步,许归就退一步,像个无底线包容孩子的溺爱家长,而两人明明才相识不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