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要修无情道(46)+番外
姜宓有些惊讶,这个人好敏锐啊!
虽然只看了一眼,但是姜宓也看出来了那个人的身份。他是谢氏未来的家主谢眠谢清昼。
陈郡谢氏是大启有名的世家,传承悠久,有道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说的就是陈郡谢氏这样的人家,不论朝代如何更替,谢氏等几个世家却依旧屹立不倒。
谢氏祖上更是曾出现过不少名流千古的人物,在大启朝也是有好几位名相贤臣,所以谢氏在京城的世家贵族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谢清昼,是谢氏的长房嫡子,生而灵慧,幼时就聪颖豁达,长到少年时,就有谢家芝兰玉树之称,是众望所归的谢家下一任家主。甚至有人曾说过,谢清昼会是将来谢氏出来的又一位名相。
整个京城没有人不知道谢清昼的美名,这样的人物,五识灵敏倒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姜宓在心中想到。
谢清昼之前明明感觉到有人看了自己一眼,可是看过去的时候,却只看到乔家三娘子在那里坐着。谢清昼收回视线,微微皱了皱眉,难道是自己的错觉,乔三娘他也是见过的,不像是会有那样的穿透力的目光的人。
含元殿中气氛随意,而宁寿宫被催婚的逍遥王心情却不那么美妙。
宁寿宫中一早就有妃嫔来为太后祝寿,等到妃嫔们退下以后,宫中就只剩下皇帝皇后和太后娘娘说话。等到逍遥王进宫了,太后就开始提及他的婚事。
逍遥王生性不羁,他又是当今陛下的亲弟弟,少年时当今就登基了,然后他就被封为逍遥王。
太后想让小儿子随性一点,对他也疏于管教,陛下忙于朝政,对于幼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竟然把他养成了如今这个花花公子,纨绔不羁的样子。
如今都二十多岁了,在这大启朝简直快成大龄剩男了,他还每天得过且过,优哉游哉,让太后恨不得马上给他找个妻子,让他安下心来。
可是面对自己母后的催婚,逍遥王却不想答应,王妃有什么好的?娶个王妃回家只会管着自己,就算不管他,他也要顾忌着她,束手束脚,还是不娶来的快活!
此时的逍遥王还不明白,任何人都逃不过“真香定律”,等到他想娶的时候,人家说不定还不愿意嫁。
不过此时逍遥王还是义正辞严的拒绝太后娘娘的催婚:“母后,儿臣真的不想娶妻。”
太后都快被这个儿子气死了:“你不想娶也得娶,你看看整个京城,有几个像你一样,这么大了还不娶妻,母后之前纵着你,现在不能再由着你了。”
“今天宴会上有各家的贵女,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没有的话母后就亲自帮你选。”
听着太后坚定的话,逍遥王就知道太后这是一定要给他娶妻了,只能看向一旁作壁上观的皇帝皇后。
还没来得及开口,皇帝陛下就十分没有兄弟爱的转头对太后道:“母后,时辰差不多了,咱们该去含元殿了。”母后铁了心要给逍遥王娶妻,他也没办法啊。
逍遥王见皇兄也不帮自己了,有些垂头丧气的跟在皇帝皇后太后身后,往含元殿而去,心里不知道在打什么小九九。
宫里地位最高的三位和逍遥王来了以后,一阵行礼,才又重新坐好。
姜宓看了一眼上首的几个人,逍遥王倒是不愧是男主,一双风流的桃花眼,即使不笑也面带半分笑意,一看就是个花花公子,但是长相俊美,却绝对是男主级别的,陈秉之那样的温润书生绝对比不过他。
不过这殿上倒还有一位芝兰玉树,能和逍遥王相提并论。
姜宓不想引人注意,略看了一眼就收回了视线,乖乖的在一旁坐着,低垂眉眼,绝对不做什么与旁人不同的动作。
只是即使姜宓的存在感再低,因为她的身份,她也注定会被人注意到。
上首的太后一边和贺寿的宗亲女眷们说着话,一边观察着在场坐着的女眷们。
她对乔夙华和王家的五娘子,谢家的六娘子都有所耳闻,也有几分想法。这几位都是出身世家,不论身份家教容貌都是一等的。
虽然有惯例,世家女子不入宫门,但是嫁给逍遥王也不算入宫,这三家自然没有推拒的借口。只是也正因为这三位娘子出身世家,又让太后有些迟疑。
这三位在家中都是极为受宠的,若是嫁给她那纨绔的儿子,将来夫妻之间有了矛盾,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太后虽然想让儿子定心,但是也没想过给他娶一个祖宗回家。
相比之下,户部尚书曹家的大娘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家世出身比不起那三位,但是曹大娘子性情温顺,倒也是个好人选。
各有得失,让人难以抉择。
太后在心中权衡利弊,为大龄剩男逍遥王操碎了心,逍遥王却不知道他母后的苦心,在心里计划着怎么样离家出走,逃避太后的催婚。
第36章 千金错付4
千秋宴上,太后并没有确定最后的人选, 只是在心里权衡了几个娘子的家世性格, 准备再派人打听一下。
虽然她嘴上说着要逍遥王在这次千秋宴上确定王妃,但是毕竟是亲儿子, 太后也不会看好了谁, 真就直接赐婚,将来要陪着儿子的王妃, 她还是要慎重。
只是太后没想到她费尽心思为他着想的儿子,过几天竟然因为要娶妻之事, 自己偷偷跑出了京城, 简直是要气死她了。
不过那尚且是未来发生的事情,如今千秋宴上,可是没有人敢触太后的霉头。就算是大胆如逍遥王,也因为今日是他母后的寿宴,而难得的安分了一天。
不过太后让他娶妻的事情, 他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对于逍遥王来说, 不论是世家贵女, 还是官宦千金, 都是千篇一律的。他性子爱玩,确实娶妻,定然是两个人最后都不会开心的。
所以虽然开宴前太后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好好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人, 逍遥王却没打算听太后的, 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懒散随意的喝着酒。
太后虽然恨铁不成钢,但是也不能硬拉着他看人家女眷,只能随他去了。
……
千秋宴结束以后,很快就到了中秋。等到陪着皇帝太后过完了中秋,逍遥王就自己留书出走了。看到他留下的信,皇帝都被他气笑了,但是人都已经跑了,他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把他抓回来啊。
太后那里也是同样,险些被这个儿子气出个好歹来,但是又对他没有办法,气的也不想管他的事情了。
逍遥王还不知道他的离家出走快把他皇兄和母后气死了,大龄熊孩子逍遥王从小就有一个江湖梦,虽然身边的人都告诉他是假的,但是熊孩子如果那么听话就不是熊孩子了。
所以一离开京城,逍遥王就像鱼儿入了水一样,放肆的撒欢,想去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实现他的江湖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