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要修无情道(58)+番外
即使是在室内安置冰块, 却依旧燥热难耐, 当今陛下便下令带着太后皇后宫妃还有文武百官去京郊避暑山庄避暑。
京郊避暑山庄原是前朝所建,后来各地爆发战乱, 因着避暑山庄是在京郊山上, 才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大启建国以后,便继续沿用了下去, 只是每年会派人前来修缮。
乔丞相身为百官之首,自然是要随圣驾前往的。当今准许百官带着家眷前往, 乔丞相和徐氏商议过以后便只带上了姜宓和六郎两人。
倒不是乔丞相和徐氏偏疼幼子幼女,只是长子和长媳在外任职,不在家中,而次子如今在太学读书, 此时又没有什么寒暑假期, 等闲是不能离开太学的,所以自然也是去不了的。
这样一来, 家中就只剩下三房, 二娘子的婚期订在了九月份, 如今正在家中备嫁。
徐氏便将家中的庶务暂时交给了韦氏,她和韦氏做了多年的妯娌, 自然明白她的性格, 韦氏最是不耐这个事情, 若非没有办法, 恐怕她也不想接。
还有一个原因是二娘子即将出嫁, 虽说不是长媳,但是也要懂得如何打理这些庶务,这段时间让二娘子和韦氏一起管家,也能让她多学一点。
韦氏也是知道长嫂的意思,就算是为了她女儿,她也会在徐氏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好好打理家中。
…………………………
姜宓知道要去避暑山庄的时候,正在房中看着《百草图志》,这是姜宓让666帮她找来的书里边不仅有各种药物药性药效的记载,还配有插图,里边的药物种类齐全,看着只有薄薄的一本,实则有上万种草药,她最近一直在看。
听到徐氏身边的婢女来传话,让她先准备准备,姜宓才放下手中的书。
姜宓如今寒暑不侵,对于她来说,去不去避暑山庄都没什么差别,不过既然徐氏安排好了,姜宓也就开始吩咐碧波碧萝她们收拾东西。
姜宓透过窗户看着外边的艳阳,微微眯了眯眼睛,想起前几天她出门遇到了何秀云。
那天她陪着徐氏一起去城外的菩提寺上香,她一个身修道法的人,自然是不信佛的,不过碍于徐氏,她还是一起过来了,上完香以后,徐氏在厢房歇息,姜宓便带着人出去走走。
没想到会在寺庙里遇到同样来菩提寺上香的何秀云。
相比不信佛的姜宓,重生一世的何秀云倒是对这些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何秀云在主殿上了一炷香,祈求自己能达成所愿。
上完香以后,何秀云也没有急着走,她最近一直忙着绣东西,此时有时间,又是她一个人,不必太过拘束,正好能散散心。
自从她重生以后,她一直提着心思,殚精竭虑,此时在袅袅檀香,阵阵梵音的菩提寺,她的心才得以片刻安宁。
何秀云在后山走了一会儿,见不远处有个亭子,便准备去歇歇脚,等到她走近了,才发现里边已经有人了,一站一坐的两个娘子正背对着她。
姜宓之前就注意到了何秀云在不远处散步,没想到她也到了这个凉亭里来,这可真是巧了!
听到身后的声音,姜宓转过身来,果然是何秀云。
何秀云没想到这个凉亭里的人竟然是乔夙华,她一时间竟然有些后悔来这里了。何秀云心里情绪复杂,面上也带出了一两分。
今日跟着姜宓出来的是更加沉稳一些的碧萝,她看着面前这个陌生的娘子看着她们娘子,面上露出莫名的神色,看了看姜宓,见她面色平静,便没有开口。
姜宓只做不认识何秀云,轻轻开口道:“娘子认识我?为何这样看着我?”
何秀云回过神来,看着姜宓眼中的陌生,面容恢复了平常的神色,开口道:“不曾认识,我本来打算来这里歇歇脚,没想到打扰了这位娘子。”
“这位娘子客气了,我们也只是在这里稍作休息,算不得打扰。”姜宓轻轻笑了笑,开口道:“我们也该回去了,娘子请自便。”
何秀云看着姜宓带着身边的婢女离开,有些出神。没想到她和乔夙华前世今生第一次面对面的见面,竟然是在这菩提寺的凉亭里。
她不认识自己,自然也不会知道,曾经有一个女子,仰望过她的背影,就像如今这样。
想到这里,何秀云嘴角勾了勾,不,这一次,不会一样了。
………………………………………………
姜宓回想起当日见到的何秀云,即使没有乔夙华的记忆,也知道何秀云一定不会放过陈秉之的。不过没想到她这么沉得住气,来京城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露出一点消息。
想来陈秉之如今也还不知道他的母亲和妻子已经来了京城,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吧。
还有那位逍遥王,也不知出于什么心态,竟然隐瞒了何秀云的信息,以救命之恩为由,让何秀云和陈母住进了梧桐街的别院里。
这次的避暑之行,逍遥王和陈秉之都在随行之列,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五日以后,圣驾起行,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占地面积极大,里边还有先帝亲自提笔书写的三十六景,因为是在山上,又遍植草木,绿水环绕,确实比在京中要凉爽的多。
因为身份的原因,姜宓的住处是一处十分漂亮的小院,虽然比不得家中的葳蕤轩大,但是胜在精致清幽,只住她一个主子和几位伺候的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日夜里山庄便举行了宴会,因是早早就安排好的,如今倒也不显忙乱,安排的井井有条。
姜宓跟着徐氏坐着,看似是在看着席间的歌舞,实则却是观察到了上首的逍遥王看了好几眼陈秉之。
宴会是在澄碧湖中央的蓬莱岛上举行的,澄碧湖里种满的莲花,此时晚风轻拂,身姿摇曳,香远益清。陛下龙心大悦,便让在座的郎君们作诗。
陈秉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在御前亮相的好机会,当即挥毫做出了一首诗。
陈秉之的才学确实不俗,要不然如今也不能做到侍讲的位置,虽然做出来的诗不算最好,倒也入了陛下的眼,得了夸奖。
一旁一直在喝酒,如今已经有了些醉意的逍遥王一手撑着额头,随口问道:“说起来,陈侍讲年纪也不小了,家中可有父母妻儿?”
逍遥王这话一出,周围倒是安静了片刻,姜宓在心底笑了笑,果然是有好戏。
在场之人都知道逍遥王向来随性,连陛下和太后都管不了他,如今恐怕是被太后逼着娶妻,酒后胡言,才问的这个问题。总不能是想要给陈侍讲做媒吧?众人心里暗暗想着。
陈秉之虽然不知贺霄为什么会有此问,不过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微臣父母已经去世,又因一心读书,还未娶妻,如今尚是孤身一人。”说道父母去世,陈秉之的面上还带着几分伤心。
果然是做戏的好手,若非姜宓知道事实,说不定也会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