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技术是最值钱的而不是仪器。
张德胜同学回答完毕。
国都的人憋着股气了,貌似国协这家伙还行,不像那一开始磕巴的。
现场的学生们回答到这个地步,俨然是到了老师评价总结的时机。
临床时间给的不多,不可能让医生讨论上一天。该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之所以要进行这场讨论,一方面,医院有教学任务。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条件下要组织学生积极讨论病例,这同样有利于给临床老师们提出些更积极的策略和意见帮助患者治疗。
另一方面,给病人做处理前,像儿科这种基本全是未成年病人,除非病人命在旦夕需要紧急抢救,否则,医生需要等到家属到场签名。因为这患者估计要做手术。现在这名患者在等家属到来,抓住这个机会再仔细讨论病例是应该的。
讨论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接下来要进行的治疗方案做准备。所以,从某方面来说,前面几位同学没答到点子上。
程昱辰医生悄悄望了眼身边上司的脸。
早在第一名同学开始发言的时候,大家是否记得,曹昭老师夸了魏同学答的不错。紧接下来不说那個说肺结核的离谱,其他两位同学可圈可点的发言并未得到曹老师的赞赏。
说明,其他同学答案是错了?
错?肯定说不上错。若是错,早就被众人指出了,好比那位说肺结节的同学。
是临床思路偏差了。
这是医学生经常会犯的“错误”了。来到临床初次看见病例,学生们好比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处处惊叹,医学热情热血沸腾了,想的可多了,巴不得把课本上的知识全搬过来,吧啦吧啦讲一堆。
老师们不一样,干活拿工资的,不是免费发爱心的,满脑子想着把临床手头的活儿先干完再说。
在急诊第一要素是什么,处理患者目前症状为第一。怀疑这怀疑那的,和患者目前最紧急症状无关的,等患者入院后再去慢慢搞吧。这患者,很可能处理后转去胸外科了,查出有心脏病再转心外科。暂且和心外科无关。
如果是自己底下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像医学生这么说,曹昭必定是一巴掌扫过去小朋友的脑袋瓜上了:像你们这样浪费时间,我们不用干完活下班了。
是医学生的话,要容忍。
神仙哥哥的面上高深莫测,笑容越显模糊。
谢婉莹猜想,估计那位段同学的回答是有意的半藏。因为段同学的学霸名从现场的情况来判断,应该是国都的人公认的,不可能说答的太偏差。
具体这个人实力到哪个地步,可以参考宋医生。宋医生一开始到个陌生场合不愿意说的,要陶师兄硬逼着开口。这位段同学大概一样了。
段同学说这话的目的是抛砖引玉,想引的人说话是她。
第2305章 要这样讨论才对
没想到的是,结果引导到她同学的思路往偏走了,接着她同学和一大帮人全“上当”了。
神仙哥哥的不满可能在于这了:这不知不觉跑哪儿去了的偏差该谁来背锅呢?
段三宝的笔杆在纸上敲打,头耷拉着,前辈的目光他可以收到。
在神仙哥哥眼中,面前这群人个个为小朋友。小朋友什么性格都有,自作聪明调皮捣蛋的,没把老师放在眼里。
这小朋友是非要看看老师禁言的人能说些什么,没记着要听从老师的安排。
充分说明现阶段医学生的内卷程度,无论如何学霸要拉另一个学霸下水的心思。或许这個锅他曹昭自己是需要背一些的。曹昭的眼底笑了笑,道:“谢婉莹,你可以说了。有什么想法说,当然你可以选择不说。”
神仙哥哥是知道她是个聪明的孩子能猜到这些,若赌气可以不说。从另一方面来讲,是不是如曹师兄说的,曹二哥还是挺好人的,会体贴她的心情。
不,别以为神仙哥哥真是什么都没料到。神仙哥哥早预计到她这个一根筋的肯定选择会说。
病例讨论是为了病人着想,大家各抒己见全是一心为了病人。哪怕张同学的思路有点儿跑偏,哪怕段同学说话只说了开头没料到后果,但是好歹是引出些思路出来了。
“莹莹,你别说。”赵兆伟对她说道,不希望她上那人的当。
“没关系的。”谢婉莹道。
见她真要开口了,国都的人一双双眼睛全钉在她脸上,全和段同学一样很记得她是被曹老师禁言的,她真比他们国都的学霸王炸吗?
“老师,我的个人意见是,要做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话不要选择用套针直接穿刺,最好切开皮肤查明情再做定夺。”谢婉莹一字一字道。
她这个答案出来后,在场医学生们先是恍然了一下,紧接着大悟:对了。刚他们听着听着哪儿不对劲,原因是这个了。
之前的同学讨论来讨论去,没说到治疗方案上。真正的临床床边讨论方式应该是如这位谢同学。所有的医学推测怀疑要为治疗策略做服务的。你可以先说结论再来说证据,千万不要刚之前那样说了一堆可有可无的论据没得出任何结论。那样的话等于没答案白说了,拖延时间,打算怎么给病人治没有个所以然。
临床讨论是尽快要得出处理结论的。
其它什么可疑心脏病因素不提,至少这个患者目前自发性气胸的诊断绝对没错了,九成九要做胸腔闭式引流术。
谢同学点出了目前急诊接诊医生最需要做的事儿,让大家的思路回到干活的正轨上。
哎。国都那批同学一片叹息,大家深有同感:这同学答案说出来是有点惊艳四方的味道儿了。
不说曹昭的反应怎样,程昱辰医生这些执业医生忽然感受到了一股迎面而来的压力。
刚段同学和张德胜同学的回答再如何优秀,前辈们不会有危机感的。
第2306章 细分的重要性
只有这种实干派的医学生答案,能让前辈感受到后浪滚滚而来的凶险。有时候,被后辈超越是那么几年的事情而已了。
程昱辰医生的面色严肃,问她:“你做过胸腔闭式引流术吗?”
胸腔闭式引流是个二级手术,日常住院医师可以完成的小手术,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在临床上,这个手术通常有两种做法。
一种方法属于很传统的做法,需要打局麻药,拿手术刀切开肋骨间的皮肤和肌肉。最终在患者的胸腔用弯钳拨开个口子再把引流管插进去做缝合固定。
另一种方法是用套针经皮直接穿刺引导穿入引流管而无需开刀。
去年见习参与车祸急救护送病人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做过胸腔穿刺急救术帮张力性气胸患者减压。到了呼吸内科,协助过辛老师做过胸腔积液穿刺。实际上,她做过的穿刺术再接個引流瓶差不多是刚说的胸腔穿刺引流术的第二种方法。
除这个以外,她谢婉莹做过不少其它临床穿刺术包括锁骨下静脉穿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