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血管明星材料真的一点缺点都没有吗?世上没有安全完美无缺的东西。医疗器械想做到人体自身长的组织器官一样是不可能的。
eptfe的缺点,国际上早有研究论文总结出来了,始终是是比不上人体自身血管的弹性,柔软度有但较人体差,导致血液在里头流动久了,久而久之比较容易在吻合口处形成血栓造成堵塞。
这样的器械材料是非常考验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了。
如果一个外科医生技术高超,或许能帮患者把这个人工血管吻合处处理的好些,它产生堵塞的机率低,即使发生会推迟时间点。如果手术医生技术一般般,后果不用说。
是不是能要求手术医生均达到技术高超呢?
不可能的。特别优秀的外科医生供需向来是失衡的。
好比发明一个智能手机,必须让它拥有足够傻瓜的操作方式让大多数人上手即能使用,如果把它做成复杂化操作只有码农会用,那将是变成不是给大众用的东西,卖也卖不出去的。
放在医疗材料市场上,变成是:创造出来的医疗手术材料必须符合大多数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而不是符合大牛的技术水平。
如果只是简单以大牛的技术水平来做医疗器材注定是推广不下去的,连临床试验都没法过关,因为做出来的临床试验结果会糟糕到一塌糊涂。譬如这个人工血管的临床试验指标有一个,叫做远期血管通畅率。大牛做的手术或许能让这个材料的这项指标表现优异,达到到半年后的百分之八九十,一般技术水平的外科医生只能达到百分之四五十不合格。
试验结果要以一般技术水平外科医生为准的,见到这个临床试验数值,所有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一个头变两个大。
总结起来是,eptfe缺点有归有,但是,它既然在国际上人工血管制作上获得肯定了。还是那句话,不良比例应该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不该超出来。
接下来只能变成二选一的问题了。要么是这个材料不行?要么这个外科技术和新产品有不可描述的矛盾在?
会议桌上的老师们表情凝重,互相询问起来。先确定下这些有问题出现的病例是不是广泛存在各家医院里头。
第2649章 气氛微妙
这也是这次照面会的目的之一。大家碰个面总比打电话好。
打电话时间太短且一对一信息碎片化,很容易漏掉某些重要信息。
余昌礼老师回头,自己毕竟离开一线了,没参与到手术室里头,只好再次问问后面坐着的自家年轻医生:究竟是不是?
旭光的医生们点着头,回答自己家的老前辈:是的。
中外友好医院做的这批器材的手术案例是更少些的,王怀德不好开声表态。
其它医院情况如何?
北都系的老师来的同样是位大大牛,是北都一以前的心胸外科主任现在退居二线,成为北都医学院和北都一联合心血管实验室领导的辛鸿斌主任。这样的大大牛在北都系,话语权是远超目前的临床一线医生的。
其他同行的问询,让辛鸿斌主任说:“我来之前向临床同事了解情况,我们医院大概做了十例左右,出现问题有,比例数没有张主任和余老师的高。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是,我们做的例数少,手术日期均是比较近,数据上可能暂未具备参考价值。可以问问国协傅医生他们科的情况是怎样的。”
总算提到他们国协了。几位国协同学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之前没有接到国协老师对会议内容的提前告知,菜鸟不可能轻易接触到大佬们的科研,他们只能跟着在座其他老师一样听听了。
突然被问到自己脑袋上的傅昕恒,以沉着的语气说:“我们做的案例数,相比国陟和平怀少很多的。”
在座各位想了想,好一会儿好像醒悟到他话里的意思。几位其它医院的大佬面面相觑感:以前是想也没想到过,国协这样的老字号会被后起的国陟吊打。说明国协人才近些年如传言中流失太严重。
尤其辛鸿斌,望着傅昕恒的脸总算记起这家伙是原出自他们北都系的。这个国协是人才缺失到只能是上他们北都去挖人了。
毕副院长叹口气。
其他人再想到这人是国陟调往国协的人。场内气氛不觉间变得奇妙了。王怀德科长早到一步,不免记起张华耀会议前在走廊里挑衅味十足的话语,再转个头,貌似找找谁去了。
“平怀医院的人没到吗?”余昌礼老师镇场子,为缓和气氛以及不浪费时间,问道。
现场的人群中鸦雀无声,没人呼应,估计平怀医院的医生真是未到场。
“我听说曹育东老师要来是不是?”王怀德科长转回头问。
曹育东老师是大师宗了。谢婉莹想起了自己之前对段同学的回答:想见耶。
余昌礼老师与曹育东老师熟,联络过电话了说:“他说得看时间。他很忙的。”
“曹老师一直在一线忙,直到现在没有退下一线,我听说他手术照上,门诊照常开。”辛鸿斌带了几分实实在在的佩服说。
外科医生一到年纪,和很多行业一样体力各方面跟不上,只能退出前线,能持续干活干到老的,是很少的。
第2650章 有人在听
只能说这样的老前辈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他心里只有病人。”余昌礼是十分了解这个老朋友的职业风格的,笑笑说。
可能在曹育东老师心里,开个会不如看个病号。确实如此,曹师宗很不喜欢开会的。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必须参与的会议他一样会参加。
“可能他会派他的弟子过来帮他听听我们讲些什么。”余昌礼说。
这个会议规格蛮高了,但是在曹老师心里头,照常比不上病号。弟子能当传声筒,他不来也罢了。究竟来不来,现在说不好。因为电话里头,曹老师也没有百分之百说自己不来了。
不来的话,平怀医院会让谁来。这个来的人肯定不能太差,否则当不了曹育东老师接听的传声筒。
确定完各医院的情况,各位老师就现场获得的信息进行下一步探讨:
“材料没错,莫非是手术方式有问题?”余昌礼老师还是认为需要从自身先检查起来。
“缝合方式应该探讨过的。或许该让年轻的多练练手?”辛鸿斌心思,这个心胸外医生培养时间长,有的医生三十几岁了到这种上人工血管的大手术,照样困难重重的不太熟悉。
“这不是练手能练出来的。”
最后那句吐槽话,不外乎是毒舌张大佬发出来的。
大家掉过头,猛然记起这位外科天才大佬刚一直坐着没说话。
要他张华耀怎么说。首先,这个什么所有外科医生只要多练手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说法简直是太乱弹琴了。有些手活儿你再怎么练,练不出来的。好比谢同学有那双厉害的外科眼知道在哪个针点下不渗血,其他人学得了她吗?依样画葫芦不成,根本学不到的。因为这种事情具体到每个病人身体上是不同的,没法用统一教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