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1201)

高主任的手搭下车医生的肩膀,表示自己也会请他吃饭的。

车医生不与领导们客气:“我要吃大餐。”

老师们之间说说笑笑。

听见要被曹老师请吃饭时,谢婉莹的手心儿摸到胸口上能感受自己的心跳扑通扑通了的。

车医生走到外面向家属报告手术情况。

见到医生从手术室出来现身的一刻,魏妈妈他们冲上来询问。

听到医生说手术效果很好时,魏妈妈的眼泪哗哗哗再要掉了。术前,没有医生敢对她打包票手术能成功的。

“他现在需要好好休息,后期定期复查。”车医生再给家属说清楚后面的基本治疗措施。

手术成功不代表万事大吉,更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消融手术有一定的术后复发率。常规来讲,术后病人至少要休息一两个月,进行病情观察和复查,谨防复发。一旦复发怕是前功尽弃。

神仙哥哥并没有说错,病人全面暂停学业是必须的。

魏妈妈这会儿记起曹昭老师说的冷话。现在看来老师并不是特意给她泼冷水。

医生的头等素质是要冷静。小儿子的导师很冷静,不能说人家老师错,相反,人家老师很优秀的。

“谢谢医生们老师们。”魏妈妈表达万分感激,自己儿子很幸运遇到了好医生好老师,再有一帮好同学。儿子那么多同学和朋友一路陪她儿子到这里。

病人从手术室里推出来时,一众同学阵仗轰轰烈烈护送魏同学到平怀住院部的心内科病房。

像平怀这样心脏科有名的三甲心内科病房里设有ccu专区。魏同学今晚要在ccu病床里进行术后监测,无需家属和他人看护。

第2745章 句句到点

老师和同学们在床边守望了会儿,见仪器上各种显示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不打扰病人术后休息,大家静悄悄撤出病房。

走在科室走廊里头,张德胜贴在辅导员耳朵边告密:“任老师,莹莹被人家请吃饭了。”

任崇达第一反应是老同学曹勇请她吃的饭,太正常。

“任老师,是曹育东老师请莹莹吃饭。”赵兆伟补充上这句重磅级信息。

瞬间,任崇达的表情如其他人哗然而变。再三确定自己没听错后,他拳头砸掌心上:赞死了。

被曹大大佬请吃饭,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个福气。国都的同届学生估计都没有过这种荣誉,居然被他班上学生实现了。他这个辅导员可以就这事儿在外面大大地吹一水。

辅导员得意忘形,几位同学跟着得意得意骄傲骄傲,蹭蹭谢同学的喜气。

“莹莹现在是去吃饭了吗?”任崇达意识到荣誉学生谢同学不在,问。

“莹莹和世华随老师们去了办公室。”岳文同班长冷静的声音回答老师说。

术后要开医嘱。患者的康复计划马上摆放在医生们的会议桌上讨论了。

药物治疗,向来是内科医生们擅长的业务范围。

戴荣红在会上给出许多非常有用的建议,道:“在他住院期间要谨防感染。我看他有这个突发情况,按照我们既往年轻人心脏病突发的临床经验,大多离不开感冒这样一类感染所致。”

神仙哥哥之前担心学生感冒,是医生的经验直觉存在的。

“保护心肌的药要上去,肝肾功能要保证好。血栓方面需要提防。最好术后两小时开始检验下血液。”

医生们在会议上凑着脑袋议论。

车医生亲自拿着钢笔,根据会上大家讨论出来的结果,指点身边的小年轻住院医师开一排一排的术后医嘱。

张德胜和赵兆伟坐在会议室里跟着听,以他们内科生的目光来看,戴师姐是厉害,句句到点上的。不愧和人家平怀内科大佬会是好朋友。实际上戴师姐本来作为国协icu的头,人家实打实有实力的,真就是内科圈里很有名的大佬。

突然有电话来了,戴荣红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手机看了下来电显示,是儿子打来的。仅需一个念头闪过,她把电话挂了,把救人的事儿先完成。这是她能为儿子做的最好的事情了。

会议讨论完,墙上的钟指到了夜晚十一点。

没吃饭的早就饿到肚子咕噜噜喊话了。众人散会后,急忙吃饭去。

曹育东让大儿子帮订个餐馆吃夜宵。

真要随大大佬去吃饭,谢婉莹的心头忍不住高兴,心想等会儿在饭局上如何同崇拜的老师说几句话。揣了丝小兔子般的忐忑,她走出办公室门口。前面申师兄向她招招手,她几步路走过去:“申师兄?”

申友焕带她走到没人的地方,再把一张纸条递给她。

什么东西?

“电邮。张主任说了,你和他很熟悉的,有事儿可以直接发邮件去问他的。”

第2746章 不可以混日子

申友焕道。这是他把情况向张华耀汇报后,张华耀认为时机到了让他转交电邮。

是张大佬的私人电邮地址啊。

电子邮箱是个门,门槛的门。很多人想接触学术大佬需要的并不是大佬的私人电话。学术在电话里是讲不清楚的。发电邮最好,可以把整套学术观点整理好逻辑清晰的文章,写成信件向大佬表达清楚。

大佬的私人电邮地址不可能对所有人开放的,难保会变成垃圾成山。大佬给学生电邮是打开了自己那扇学术门,等于是大佬认为你这人的才华可以与他本人做学术接触了。

说来,远不只张大佬一个人给她私人电邮。最早给她私人电邮的是仲山医学院老乡前辈叶传广医生。傅老师和毕副院长在上次学术会议碰面中有把私人电邮给了她和另外几位外科同学。谭老师和陶师兄辛老师杜老师他们曾经当过她的带教,早就把这个东西给过她了。

老师们抛来电邮的橄榄枝,学生们非常珍惜也非常谨慎。

尤其像张大佬毕副院长这样地位非凡的领导,肯定不能得罪了。要不要投电邮,投完电邮如何处理与老师们的关系,这些全是同学们很纠结的点。

据她所知,身边的潘同学林昊他们均未考虑清楚向哪位老师邮箱里投稿。

看出小师妹面上的困难,申友焕传授点经验说:“有什么问题,你问哪个老师都可以的。不需要把事情想到太复杂。以后大家全是一个圈子的。医院内部医院之间有学术交流的会经常碰面,用不着犯尴尬。现在有个机会,能提前接触老师是非常好的事情。彼此多了解,以后若有工作科研需要,与老师们沟通协助会方便很多,不会说搞学术误解。”

科研圈论资排辈的,后辈方方面面均需要大佬的撑腰。大佬地位硬着的,根本不会怕被人拒绝没面子。年轻人不要自己想多了把自己想到太重要。大佬不过是凑个热闹,有的话多个徒儿玩玩而已。

反而是年轻人,要珍惜和每个大佬保持学术关系的机会。现在个人学生阶段做的课题方向或许与人家老师的研究不大相同,难保未来工作和其它课题会涉及到这些老师的学术领域,提早打点好学术个人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