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1307)

黄志磊差点儿大笑,学术一根筋的小师妹果然对其它方面不太行。由于曹师兄在场不会让任何人欺负到小师妹,改口说:“你猜猜曹师兄喜欢听什么。”

说到猜曹师兄是不难的。她坐了好多次曹师兄的车,曹师兄把自己磁带都借给她听了。可她难以启口,因为突然察觉到曹师兄“装有心计”,早把他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她面前给她分享,告诉她他喜欢的是什么。

第2987章 不轻松

一行人见她对如此普通的问题表现沉默显然少见,心胸外的人都感觉到有蹊跷了,望了望神经外的人。

曹勇故作若无其事,对师弟说:“行了,别逗人家了。”

黄志磊内心呼喊冤枉:谁逗小师妹,绝不是他而是曹师兄你自己。

走到手术间,麻醉做好了。

这回主刀换成了宋医生,助手由潘同学顶上。

以前讲过头皮的问题了,头皮结构分四层。

第一层皮肤层比起人体其它地方的皮肤血运丰富因此一旦失血容易大失血休克。

二层皮下组织又叫做浅筋膜层这里有比较大的血管和神经。当时谢同学指压止血按的是这个地方的血管网了。

三层帽状腱膜层,这是头皮的特殊结构,韧性强弹性大,富有张力,到连接肌肉的作用,前连接颞肌后连接枕肌。

我们之前讲的脑积水引流管放置的位置是隐藏到这层下方,即第四层的腱膜下层。这层结构疏松,好分离出皮囊放置分流管,加上那上层结构有足够厚度掩盖防止分流管暴露。

腱膜下层下有腱膜下间隙,这层的范围可以达到眶上缘后面到上项线,结构很薄容易被撕裂,因此头皮撕脱伤患者大多数是沿着这层被撕开,而且我们可以看见不少伤者撕裂到眼睛上方耳朵上是这个原因。

最后的骨膜层不用多讲是覆盖颅骨薄薄的那层膜。

从上面的结构可以看出来,头皮撕脱伤患者脱离出来的头皮是包含浅筋膜层。这层里头涵盖了滋养头皮的重要动静脉血管网以及神经,这些动静脉血管网和神经是要和人体大动静脉和神经干连接回一起的,否则头皮得死掉。

可以说,头皮撕脱伤患者头皮要移植回去的话,把这些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干吻合起来是整个头皮撕脱伤患者头皮移植手术的重点所在了。

现场的医学生立马绞尽脑汁细致回忆解剖课堂上教的头皮解剖。

说来头皮不算是解剖课上的重中之重,若不是见到真实的临床手术病例,真叫人难以回想解剖课上的内容。这是一大原因。

其次解剖课上解剖死亡标本是比较干净的画面感,不像现在的患者当揭开保护伤口的纱布后,创口面必然因是活着的鲜活生命充满了鲜血淋漓感,充斥在医生视野里如团团血肉模糊,看起来是几乎一塌糊涂极了。

不要说医学生望着想一时找准各血管和神经位置会一头雾水。老师要找准吻合点,同样是在那里费尽心机的对准,一条条做标记,只怕是弄错了。一旦弄错后果不堪设想的。

再一次验证了外科学解剖是基础中的基础了。解剖玩的溜的医生,至少在这前期对准的工作阶段不会满头大汗。解剖玩的不好的,光找准位置估计需要费钟头以上的时间。

头皮撕脱伤移植头皮手术做通宵很正常的。没想到吧,一个头皮手术而已,居然完全没有比颅内手术让人觉得轻松。

第2988章 串门儿

人体是大自然组装起来的精密仪器,真就是哪个部位的手术都不可掉以轻心。

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按其位置可分为前侧外侧和后组。

前组包括距正中线2厘米处的滑车动静脉和滑车神经,距正中线2.5厘米处是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是眼动脉分支如果接回去的话要去接眼动脉了,位置是额部。

外侧组的话包括耳前耳后两组。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及耳颞神经,耳后组有耳后动静脉及面神经耳后支颈丛神经的耳大神经后支以及枕小神经。

以上这些内容,是认真学习的耿同学拿出口袋里简单笔录的神经外科笔记翻开查看,进行现场复习时所见。为此,他担忧地看看被指派为一助的潘同学。

要知道,宋猫早瞄着他们几个尤其是针对潘同学随时准备下手虐虐的。

这头皮的神经血管实在是太丰富了,要一一记住实属不容易。

再看后组神经血管。后组有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枕大神经是第二颈神经的后支,它穿过项深部肌群后来到大上项线平面,在距正中线两厘米处穿过斜方肌腱膜走到颅顶区。伴行的有枕动静脉。

颅顶的动静脉如广撒网吻合点多,保证头皮在大块断裂时不轻易坏死。颅顶的神经同样是互相重叠密密麻麻,所以做比较大范围的头皮局麻时经常为一支药是不够的,要多支广泛下针。

“你先对对看。”宋学霖对助手说。

果然如此。耿同学一脸焦灼地望向潘同学。

接到指示的潘同学专注地找解剖位。

身边一大群老师围观着,不止有神经外科,无形中是一大压力。

不知道是不是谢同学在有意帮他减压,和心胸外的人对着监护仪议论患者的心电图线。

“我觉得比较像是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谢婉莹分析说,“PR间期长,中间有QRS波掉落的迹象。”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为心房传至心室过程中有部分传导因为某些病因中断了,导致心房传导不下去到心室,代表心室电活动的QRS波就此延迟或掉落,而p波在心电图曲线上相对表现正常。

由于这样的情况,这患者固然濒临休克期但心率不快反而慢,引起了地方医院医生的注意,特别通知国协这边心脏科医生参与急诊接诊是正确的。

临床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I型和II型,前者比较常见,两者均可见是心肌梗塞患者。考虑到这位女患者年纪并不轻,有四十几岁了,长时间工作难免疲劳,不排除是心脏因素突发的晕厥导致意外悲剧发生。神经外科手术完成后接下来势必是要再仔细给患者做下心脏方面的检查。

“嗯——”傅昕恒听完她的诊断分析没有大异见,再问她下一步诊疗方案,“你认为现在需要怎么处理吗?”

“我认为可以预防性地抽血验下血钾和心梗三项看看检查结果。”谢婉莹答道。

第2989章 转变太快

I型本身不需要怎么处理的,观察为主。然而这患者大失血的,电解质估计紊乱的,血钾很要命的,也是影响传导阻滞的一大因素。

走来的周俊鹏听到这话,可以看到傅昕恒颇为满意的表情。

不满意的绝对属那群神经外科的人。

“莹莹。”

曹师兄在喊她了。

谢婉莹猛地记起姜师姐说的话,乖乖走回到曹师兄那边。

对面的黄师兄对着她瞪眼睛:小师妹你在神经外科手术室里和心胸外说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