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1544)

只要想到张大佬的太太在国外工作,张大佬本人出过国,张大佬出色的英文表现一点都不叫人感到奇怪。

在医生办公室里吃饭吃半截听到动静跑出来看热闹的张德胜同学他们几位,侧耳想窃听大佬的英文,听半天感觉完全听不懂。

应说在医学院读书的人属学霸级,自中学起英文成绩绝对不差。只是国内英文教学多流于课堂考试形式化,很少与外国人实际沟通,导致实际应用时听外国人说话费力。再有,医学院的英文考试与普通大学考试无差别考的一样是四六级,不单独考医学专业英文。

张大佬现在和人家外国技术专家交谈谈工作不谈闲话,内容全是医学专业英文,咬文嚼字时堪比外星语。

没办法,国际上普遍施行的现代医学是人家外国人定的标准,医疗器械发明研究很多是人家外国人做的,许多专业名词属于音译是外国词汇,等于说只能用外国人的语言了。

想要人家用你的语言,你自己的科学研究和产品至少需要超越人家做到首创。

谢婉莹回想起了上次国内大佬们的闭门会议,不能说国内没人努力。

张大佬一边买人家国外的产品,一边一样在帮着做国内医疗产品的科研。

大佬的格局是,国际交流永不停息,我买你的用你的学习你的,我自己会做我自己的用我自己的等哪一天你也得用我的。

产品优胜说了算,未来鹿死谁手说不好呢。

(本章完)

第3529章 老练菜鸟

“他们在说什么,莹莹?”由于实在听不懂,几个同学发现人群里头的谢同学以后,偷偷摸到她身边求问。

“说的手术床operating table。”谢婉莹道。

手术床?不是说ecmo吗?怎么谈起手术床了?

莫怪他们一帮算聪明的同学在那里猜半天,想既然来了个贵客必定谈的是近来这里热点关注的课题膜肺,结果听半天没有听见膜肺的英文词,完全没想到人家谈的是手术床。

其实膜肺运用到第一个病人没有用完,不清楚最后的使用状况。无论是张大佬或是M公司的领导均为聪明人,不会轻易碰及这个尚未有定论的问题。

谈来做什么?

国陟想买吗?买来能用吗?在第一个病人身上没用完。M公司不能确定国陟的医生能不能掌握膜肺的使用。

如果膜肺人家真想买,要不要提价是不是?

M公司的人来是谈商业合作商业贸易买卖合同,跟医生谈机器只会谈使用范畴,不可能跟医生讨论如何拯救具体单个病例的治疗方案,后者是医生的课题不是M公司的责任义务。

谈手术床是为什么。国陟说了要打造个更新的复合手术室。

复合手术室的手术床和一般手术室用的手术床不太一样的,有特殊要求的,要能换床板,要能和dsa做联动。

M公司在做手术床这方面特别厉害,复合手术室的手术床M公司的产品算是第一品牌。

国陟想买手术床,M公司于是来给经常合作的单位推销自己公司最好的产品服务医务人员服务病人。

几个同学听完谢同学这翻解释恍然大悟。

说来她谢婉莹英文不是一级棒,只是重生过人生历练比其他同学多,多了解些医学器械上的事,猜能比较能猜的出来。

比如听得懂手术床的英文单词,但如果不了解M公司,想猜出个所以然比较难。医学专业如其它专业圈,需要在懂海量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学好英文的,否则学了白搭。

在她说话的时候,对面的张大佬以及其他的前辈们有在偷听他们同学对话,听完后眉毛扬的,眼里笑的都有。

都叶青摸下鼻梁上的无框眼镜,双眸仿佛在精准扫视她的脸,不由地想点点头了:嗯,这谢同学越看越如只老练的菜鸟,叫人吃不透究竟她背后藏了多少知识库。

张大佬嘴里轻嗽了声,眼瞧身边的麦辉眼睛烁亮。

外国人来国内谈生意大多数是这样的,只要听见有人能听懂他们的语言,双眼即刻发亮起来。要说,最头疼自己语言沟通问题的真不是国内的人而是外国人。

人家要卖产品要赚钱的,做推销靠的是一把嘴,最巴不得能找到沟通顺畅的人叽里呱啦讲一通。

现在听见有人知道M公司,麦辉先生兴奋的表情仿佛只激动的小麻雀,跃跃欲试想问对方:你知道我们公司多少多少,快说来听听。

望着眼前这一幕的曹勇,眼底的神色沉了沉。

(本章完)

第3530章 关键技术

你说这张大佬完全可以把人带自己办公室里谈商业对话,非要带对方来这里,明摆着想在他师弟师妹们面前炫耀一把:瞧瞧国陟有的是机会和钱与国际顶级医疗器械公司合作。

当医生,谁会不想用最好的医疗器械。

一行人边说边移步往办公室内。

“来,谢婉莹。”

被张大佬招呼声,谢婉莹走上前去。

这次张华耀更加正式把她引荐给对方:“我母校医学院的高材生。”

其他同学眼中哇一下,张大佬的话意味着当着外人的面在认认真真认可谢同学是他师妹。

麦辉伸出手,用蹩脚的中文说:“你好,谢医生。”

来国内谈生意,外国人多少是要懂几句中文最好,现学现卖都行。

张华耀有意无意再给对方道句:“她过两天要去方泽帮忙。”

方泽,这个国家国内顶级三甲医院之一,麦辉知道,而且方泽一样要打造复合手术室需要复合手术床。

这里要再说到国协了,据说吴院长那个抠门货在斤斤计较买不买国外进口手术床这事上徘徊不定,等于说原先有计划新外科楼要做的复合手术室进入了搁置期。

吴院长始终怕投入巨款进去后回不了本。

麦辉先生肯定是知道国协的,早和曹勇这位神经外科大佬照面时用眼神打招呼了。

谈话到这儿,张大佬终于迸出膜肺的话题:“现在是谢医生在使用ecmo。”

听介绍说在使用他们家产品的是这位谢医生,麦辉兴致勃勃一定要问问使用者的想法:“谢医生,你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有什么看法?尽管说。”

蹩脚的中文词从这个老外口里吐出来,语气飘飘中是带着股对自家产品非凡的自信。

说来外人可能不知道,膜肺来到国陟放到临床应用这是属于第二次。

第一次可以追溯到十年前,有人第一次来推销膜肺,国陟没能如意将它成功运用到临床,总之效果一言难尽。导致现在第二次人家再来推销,张大佬的态度肯定要谨慎再谨慎之。

这些是后来谢婉莹无意中听icu王主任闲聊时提及的。王主任之所以提及,是由于她谢婉莹那天提到氧合器的问题里头涉及到了ecmo材料学的发展。

好吧那天她算是漏了点馅儿。ecmo在这年代的材料学并未发展到她未来的那个程度。等于说现有的ecmo机有局限,难以支持病人长久时间。